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车延高诗歌《你的眼睛捉我的眼睛》中丰富的想象、质朴的语言、蕴含的寓意、独特的构思、创作的激情等方面进行解读,从而在诗歌内容和感情上与诗人达到心灵上的共鸣,享受阅读好诗的快感。
关键词:诗歌 想象 语言 构思 激情
你的眼睛捉我的眼睛
有自来水了,再不用挑水
可我忘不了村口那眼水井。每次回来
都要去看看,像看自己的一位亲戚
还是习惯像过去那样,两手伏在井台上,
看井里的影子
不同的是井台低了,水里只有我自己
伏得久了,你就会出现,
是回忆里的你,一张缺了两颗门牙的笑脸
还有一对牛角样摆动的小辫,当时
你8岁,我9岁,我们一起伏在井台上
你喜欢用眼睛在井里捉我的眼睛
那时,你的眼睛没有井水深
但眼神是灿烂的,可以把水照亮
我看你出神了,你会丢一枚石子在井里
影子碎了,跑远的是你的笑声
我不去追你,我喜欢让眼睛跟在你身后
看你没有长大的腰肢把路跑远,再等你
采撷了牵牛花,让红扑扑的笑脸跑回来
当我牵着你的手回村时,我确实想过
等长大以后,也这样牵着你的手回家
——选自《日子就是江山》组诗[1]
这是诗人车延高组诗《日子就是江山》中的其中一首,我一边读一边在脑海里慢慢浮现出仿佛早已淡忘的无忧无虑的小时候,记起了那个经常和兄弟姐妹们趴在姨妈家门口那眼三、四个人才能围抱起来的水井旁扔石头的童年,嗅到那脸上挂着眼泪和鼻涕仍然笑得疯狂与开心的甜蜜。不知不觉我傻子般地笑了,突然觉得诗人写的就是那个两小无猜时期的我,诗歌中那份你我捉眼睛的纯真和牵着手回家的内心的悸动挠痒了我的回忆,一份莫明其妙的感动流淌在心间。于是这首诗就这样朦朦胧胧的被我藏到了心底,完整的。
但是友人说,像我这样读诗,每一首都是朦胧的,流于表面,至于深层的意蕴是什么都不理睬,不会理解诗的真正精髓在哪里。诗对于我来说真是太浪费了,因为我都不细心的咀嚼而是大口的吞下肚子,不知晓前味,中味和余香。我仔细思考友人的话,觉得的确如此。那么,为什么车延高的这首诗会让我有了温暖、感动和回忆?
往往一首诗歌的分析是偏于理性的,但诗歌的写作一般为感性的。写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意识是不断地流动变化的,捕捉到触发内心的联想与想象时的震颤只在一瞬间,即灵感的闪现,许多诗歌都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的,诞生时写作者的内心会有愉悦与满足,抑或有发泄的快感。那么我们阅读和分析一首诗歌就是通过理性与感性的结合去寻求与写作者心灵上的共鸣与契合。我在阅读《你的眼睛捉我的眼睛》时就在诗歌的内容与感情上与诗人达到了心灵上的共鸣。是如何达到的共鸣?
我想是通过想象去把握诗歌的意象,并且丰富地再现了诗人创造的形象。正如谢冕先生所说“文学中的欣赏活动,凭借任何语言这种无所不在的符号来进行,从符号再返回丰富的世界中来,这是一种再创造。诗歌的欣赏活动更是一种确切意思上的再创造,再创造的主要方式就是想象活动。”[2]通过想象把有限诗句拓展出无限的空间,以精短的形式来承载博大的内涵。在诗歌《你的眼睛捉我的眼睛》中,我正是通过“看井里的影子”与“用眼睛在井里捉我的眼睛”来想象孩子们在井台上互相看着井水中影子的眼睛的俏皮。通过“影子碎了,跑远的是你的笑声”来想象当时孩子们玩的高兴劲。通过“不同的是井台低了,水里只有我自己”想象长大以后的我在面对井水和井台时对小时候的回忆和感叹童年已经不在的心情等。中国的山水画与欧美的西洋画有个明显的区别,即中国的山水画通常是在画纸上空出大片的留白,让观赏者自己发挥想象填充色彩;西洋画则是通常用线条与几何图形把整张画纸充满,让观赏者发挥想象去证明自己的逻辑力。不管两种画风如何的不同,它们都同时要求丰富的想象,而这种想象力正是在解读诗歌时所强调的。诗歌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想象,想象愈是新颖奇特,诗就愈有艺术魅力。
上面我们提到了“文学中的欣赏活动,凭借任何语言这种无所不在的符号来进行”,那么对语言本身我们也要进行分析。有人曾主张诗到语言为止。语言是什么,语言就如同音乐的音符、绘画的色彩一样,它是材料,只有将它组合起来,以张显或凸现出意义,语言才有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诗的语言其实就是诗歌本体性质的一种颠覆。因此,语言永远只是传达诗意的中介,或者说诗之所以为诗,是因为它借助语言传达了人的某种精神状态,构成新的精神幻想。因此,诗人总是力图从生活的体验中悟出一些新颖、深刻的哲理,并以诗意来表现。车延高在诗歌《你的眼睛捉我的眼睛》中并没有采用“语言陌生化”这一理论,而是反其道而行之,运用了平易近人、朴素的语言,平易近人并不代表它普通,朴素不代表它平淡无奇。他通过质朴的字眼来传达了成年人对美好童年的怀念和对两小无猜感情的回味。爱伦·坡说:“一首诗必须刺激,才配称为一首好诗。”[3]我并不这样认为,我觉得诗歌虽然平淡毫无刺激,但它有了精巧的构思,表达了诗人的内心,引起了读者的共鸣,充满了诗人的激情就足够了。
说到了构思,一首诗的独特与精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构思的独特与精巧。诗人车延高力图发现生活中的诗意,选取典型的形象、最佳的角度来表现这些诗意,进行艺术构思。构思的目的就在于把众所周知的内容表现得鲜有特点,把习以为常的现象表现得新奇,把不易为人发现的隐秘的意念,表现得神采焕发。在诗歌《你的眼睛捉我的眼睛》中,诗人通过井水中影子中的眼睛这个角度,来看看“水里只有我自己”,来回忆“回忆里的你,一张缺了两颗门牙的笑脸”“还有一对牛角样摆动的小辫”,来回忆“采撷了牵牛花,让红扑扑的笑脸”,来抒发“当我牵着你的手回村时,我确实想过等长大以后,也这样牵着你的手回家”的年少内心的悸动和纯真。
说到激情,审美创造的内动力来自哪里?我以为来自艺术家的激情。诗人艾青说:“对生活所引起的丰富的、强烈的感情是写诗的第一个条件。”[4]诗人车延高正对生活充满着高度的激情,他自己说:“诗歌对我来说,是从政过程中观察生活的另一只眼睛。”[5]他肩负着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如果他没有一颗饱含激情的心和敏锐的观察力是不能创作出像《你的眼睛捉我的眼睛》这样感情细腻,充满生活趣味的诗歌。
注释:
[1]引自《十月》2007年第01期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
[2]引自谢冕《漫步在诗的郊野──关于诗歌欣赏的通信》《论诗》青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3]引自爱伦坡《诗的原理》 杨烈译,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选》(下卷)。
[4]引自艾青《诗论》人民文学出版社 三联书店 1980年。
[5]引自余玮《让权力在诗意的阳光下运行》《中华儿女》2009年6期 《中华儿女》2009年6期。
朱文婷,湖北大学2008级中国现代当文学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