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 2011年第3期 ID: 151181

[ 王菲 文选 ]   

发现式学习在教学中的作用

◇ 王菲

  内容摘要:美育,在素质教育中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与素质教育中的其它形式的教育有着同进退、共发展的关系,加强对学生的审美教育能够让他们由被动接受教育转化为主动地产生美学灵感的境界,通过发现式教育学习,能够强化学生的审美能力,达到提升学生创造力的目的。
  关键词:美育 发现式 学习
  
  所谓发现式学习,它是以问题为导向、学生有高度智力投入且内容和形式的都十分丰富学习活动。它通过引导学生在特定的生活情感体验中激发学习兴趣,以和研究类似的方法去试验,通过各种方式累积信息,运用特定的资料,经整理分析后解决问题,以此来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让学生能够初步形成自身的科学观和价值观。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创造的原动力。只有培养出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我们应当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独有的魅力,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做到愿意学、主动学。
  1.充分利用教材,挖掘新颖与变化。
  情景教学的道理告诉我们,教师要充分研究所教内容,力求找出某些关键点,从那里揭示出某种新的、意外的、超出学生主观预期的东西。教师在授课时,必须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材料、活动场地,创造一种适合学生自由设计、自由学习的课堂气氛,引导学生进行一些有趣的设计、有游戏性质的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他们可以自由思考、自主想象、自由接触各种色彩、形体、材料,进而培养他们对美术活动的灵感。
  2.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自主参与。
  美源自生活,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老师可提供各种条件,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以学生所熟悉的景与物、人与事、学习与生活为载体,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场所,使得学生们在生活中感知美的表象,从而体会到美术在现实生活中的独特价值,激发学生积极自主发现的学习动机。
  
  二.挖掘学生探索和发现问题的潜能
  
  在学生的思维活动、认知活动和创造活动中,发现问题的能力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组成发现式学习主要的两部分是问题的提出和问题的解决。
  1.创造问题情境。
  敏锐的视觉感知力和正确的观察方法是美术创作所不可或缺的关键部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并非易事,这需要美术老师为学生形成问题意识到逐步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供相应的引导和帮助。(1)可以由教师直接设定一些问题点,然后由学生自主去发现这些问题,教师给予充分的引导。(2)集中筛选和引导优化学生从问题情境中生发的问题,由此明确后续发现的目标和内容。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消除学生依赖性,教会学生学习方法。
  在现代教学中,为人师者,教给学生的不仅仅只是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去学的学习方法,以此来培养学生主动、独立获取知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这正如古人所云:“授之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例如:在教学的重点内容处设问、在饱含丰富智力处设问、在美术技巧的应用上设问、在认识的争议点处设问等等。
  
  三.加强发现式学习过程管理与评价,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加强学习过程管理与评价,这在引导学生发现式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提供引导、鼓励和帮助的教师应处理好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创设自由平等的学习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注意营造教学氛围、提供教学空间、加强学生实践,时常把学生完成的作品贴出以供其他同学来分析、比较、点评,以让学生之间可以互相交流、互相指正,这样可以增长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绘画水平,使美术课堂里充满着宽松、和谐、愉悦的气氛,让学生能够更多的融入到课堂氛围中。
  2.把美带进生活。
  着力改善美术课堂教学,转封闭为开放,加强课内与课外、与生活的联通,把丰富多彩的生活之美带入美术课堂中去。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探讨最多的是绘图的思路、取材的途径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使得每个学生真正参与到发现学习、构建自由思路的广阔创作空间中去。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总结出:让学生在自主发现、自主完成的学习过程中学习,会取得出其不意的效果,学生在思维和行动上常常会迸发出令教师意想不到的充满灵感的火花。
  
  王菲,河南工程学院艺术设计系助教。

发现式学习在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