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 2011年第3期 ID: 151216

[ 喻越 文选 ]   

以春晚小品类节目为例研究春晚性别领域节目

◇ 喻越

  内容摘要:一年一度的春晚已经隆重地走过了数十载,其节目的内容和性质也在不断发生改变。在近十年的春晚小品类节目中,其中涉及到“性别领域”的诸多问题。本文旨在通过这一小范围的研究,透视当今春晚“走势”渐低的某些原因,同时分析一下春晚小品类节目大众化、世俗化的趋势,也希望能够为今后春晚的改革提供一定意义上的参考。
  关键词:春晚 性别领域 小品 大众化 娱乐性
  
  随着中国经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春晚也不断进行着深化改革,以适合不断提高的人民大众口味。近十年以来,中国传统的春节晚会伴随着众多的呼声有了很多变化,当然其中有赞扬也有批评。特别是近几年来,春晚被人们越来越贬低,甚至怀疑起春晚存在的价值。而春晚作为一个世界洞悉中国传统文化的窗口,必然有诸多讲究之处。而这种讲究在随着满足大众口味的同时也逐渐消失,沦为了许多人口中所说的“粗俗”。此时,对于春晚节目内容的改革,似乎已成为一段不可遏止的势头。
  在历年春晚中,我们都可以或多或少地看到有关性别领域的某些节目,特别是小品类。春晚小品类节目涉及面较广,这些节目大都涉及两性关系,由其中的一些矛盾而引起纠纷,从而促使情节发展,达到高潮,引起观众的掌声和共鸣。而这些我们似乎早已习以为常的节目中,也包含着春晚节目内容的一种发展和走向,那就是大众化和民俗化。这些都是本文将要分析和探讨的内容。
  
  一.春晚小品类节目涉及性别领域的范畴
  
  1.语言
  这类小品基本上都是一些比较通俗化的有着一定亲和力的语言,比较符合普通人群的语言接受心理,也有助于语言的理解,从而获得更好的反响。
  如2002年春晚中,由黄宏、巩汉林主演的小品《花盆》有一句经典的台词:“红玫瑰都是向自己爱人表白的,野玫瑰是为了外面胡来的。”
  又如2003年春晚中赵本山、范伟和高秀敏主演的小品《心病》:
  高:“你这病啊……真的从前在感情上我对不起你,我动不动就让你受气,隔三差五还使用点家庭暴力。真的从今往后剩这点日子我好好对待你,老头子我好好对待你啊!”
  范:“媳妇儿,媳妇儿你别说了!你在感情这方面没必要向我道歉,因为在感情上,我曾经做过对不起你的事儿啊!”
  赵:“我的妈还有意外收获!”
  高:“别说,走咱回家说去。”
  范:“不,我必须要说!”
  赵:“说,说破无毒,这是排毒阶段。”
  高:“那你说吧。”
  范:“就在我们俩刚结婚的时候,有一次你回娘家,完了我处的第一个对象就上我们家去了。她进去一把就把我的手攥住了!当时,我是控制、控制、再控制……媳妇对不起我没控制住!”
  这里语言简洁明了,字句间反复押韵,部分词句重复使用,通俗而幽默,使听众一听就懂,一听就能心领神会,从中透析出两性问题的纠葛。
  2.话题
  这类小品的话题当然是从两性别领域出发,以矛盾和纠纷引得观众的目光,同时因其琐事贴近于大众生活,也可以引起一定的共鸣。如2004年春晚中蔡明小品《婚礼》,直接演绎男女婚姻纠纷,直接就性别领域说事。又如2003年春晚小品《足疗》中讲述的夫妻之间的裂缝与矛盾,其中有一段精彩对话:
  黄宏:“现在这老婆真够呛,是吃喝玩乐讲高档,一上街她买东西我买单,我这丈夫不叫丈夫,我叫付账……乐呵啥呀,所有男人都一样!”
  王宏:“老公,我今天真是太高兴了!”
  黄宏:“我也高兴啊。”
  王宏:“大过年的,咱俩应该好好休闲休闲。”
  黄宏:“别人休闲,咱得挣钱啊,我这出租车一天光拉你了,就没拉个正经人。”
  这里的话题由过年之乐很快转移到了男女家庭纠纷问题上,一句“别人休闲,咱得挣钱啊,我这出租车一天光拉你了,就没拉个正经人”立刻将话题过渡到了两性领域。
  3.年龄段
  这类小品讲述的大体是一些有关三四十岁左右的两性纠纷,如2010年春晚郭冬临小品《一句话的事儿》,又如2009年春晚小品《暖冬》中冯巩和前女友之间明争暗斗的精彩演绎。
  4.功能
  即这类节目能够带给观众的特别的感受和特别的影响。如今小品已经成为春晚甚至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大主题节目,这类小品节目能够给人一种兴奋感和精神上的刺激和愉悦,从而达到它取乐于大众的目的和功能。
  
  二.春晚小品类节目中涉及性别领域的归因
  
  1.大众化与民俗化
  春晚每年都有所变化,但其变化根究还是朝着一个固定的方向,那就是满足人民大众的需求。因而许多省市推荐上来的具有地域特色的节目都被列入了春晚候选名单里面。当然,最后只会有较少部分可以入选,彩排期间还要接受进一步审查。这样一来,百姓大众就会对春晚和其中的节目更具亲切感和更有吸引力。如“小品王”赵本山自2001年推出大红小品《卖拐》之后,随后几年又连续推出小品《卖车》、《功夫》等小品续集,致力于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
  2.雅致养眼为宗
  春节贵为中国最大的传统节日,春晚也贵为中国最隆重的晚会。因而春晚的节目仍旧以高雅别致为主旋律,不管是小品类节目还是其他,都以此为基础和原则,其中逐渐渗透着平俗的美。而有关性别领域的小品类节目,亦是遵循着此原则。如2006春晚小品《说事儿》,采取的是以采访的形式展现。剧中,赵本山、宋丹丹和崔永元以节目对话的方式为观众呈现了精彩的对白。当然其中也有涉及性别领域的痕迹,如:
  崔永元:“其实啊,我都听说了,大叔大妈感情上出了些问题。”
  白云:“绯闻,绝对的绯闻,没有新闻的领导不叫领导,没有绯闻的名人那算不得名人,做人难,做女人难……”
  黑土:“做一个名老女人……难!”
  3.世俗性与娱乐性
  尽管春晚以“雅致”为宗,但倘若全都只顾雅致而忽视了观众的感受,这样的晚会也是不会有很大吸引力的,也就丧失了它的世俗性和娱乐性价值。春晚本来就是供人们来观赏的,所以就得具有一定的世俗性和娱乐性,否则就不再是“以人为本”了。
  如2007年春晚黄宏小品《考验》中牛莉说:“什么也不凭,我就看我的话听不听,今天不弹脑瓜,就证明将来我的话你不听,你不弹我也不谈了,你不弹,那就别想去登记。”
  于是黄宏就真的去弹了人家脑瓜子,而且还是几次得手。这种设计很新鲜,但又仅仅是起到娱乐大众的功能罢了,给观众一个短暂的快感和不同的享受。
  又如2008年春晚冯巩小品《公交协奏曲》:
  冯:“谁是你哥们儿?离远点!怎么称呼的?初恋情儿!记得第一次见面吗?”
  阎:“嗯?”
  冯:“你为了追逃票,把脚崴了,骨折!是我把你背到医院又背回家!后来每次到医院你都让我背着!朋友们,她们家住六楼啊!我送她二十多回,她也没反应!二楼有一哥们儿,长得跟李咏似的,送她一回就归她了!为什么?我傻呀!我送她我是背着,这李咏是抱着!我犯了方向性的错误!”
  4.性别领域繁杂冗余
  从历年来的春晚可以看到,那些很受观众喜欢和欢迎的节目,为数不少的是那些涉及两性关系等性别领域的节目。其中,特别是小品类。这些节目可以换来大众的欢呼,可以换来无数的眼球,但一旦太多又会显得繁杂而冗余、杂乱而无章,也会破坏整个晚会的风气。如2001年春晚同时出现了由郭达、蔡明主演的《红娘》,和由郭冬临、冯巩主演的《得寸进尺》等多部涉及性别领域的小品。
  5.大众品味与审美观
  一般而言,春晚的节目都具有很高的收视率和影响力。因而也代表了一种大众品味取舍的倾向。性别领域节目一旦过多,就会导致大众品味渐趋低俗,人们的审美观就会受到误导,从而引领整个社会走向一种不良好的审美风范。如2010年春晚小品《不能让他走》中冯巩的一段直白的陈述:
  “第二天,网上全是说,那火是我放的!从那以后就没人拿我当过好人啊!那回我们办公室啊,老张丢了五百块钱,他不敢回家,我心一软就给了他五百,您猜他说什么?你能主动把钱交出来,说明你还是有道德底线的!这事儿传到……传到我老婆他们单位去了,轮流劝她赶紧跟他离!先下手为强,他今儿敢偷钱明儿就敢偷人,这都是一条龙作业的事儿!从那以后我再回家,我老婆就没让我上过床,我天天睡地毯,从那以后我儿子就不管我叫爸爸了!见面就管我叫爱因斯坦!老爷子!”
  不管怎样,春晚为我们带来了新年的开始,也为我们带来了欢声笑语和一些难忘的片段。而春晚每年的节目是如何安排和择取的,有什么标准,以达到怎样的目的等等,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而其中关于性别领域的节目,也是值得我们认真剖析的一个方面,相信今后一定还将会有更多关于春晚这方面的更加深刻和系统性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郑向荣:《艺术的晚会和民俗的晚会——2004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读解》,《新闻战线》,2004年3月第3期。
  [2]程东海:《春节联欢晚会的主体定义与情感定位》,《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9年 第1期。
  [3]邹媛媛:《盛世中国和谐社会——央视“春晚”主题内容浅论》,《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8月第4期。
  
  喻越,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生。

以春晚小品类节目为例研究春晚性别领域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