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49429

[ 赵月琴 文选 ]   

杜十娘一怒成虚妄

◇ 赵月琴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选自《警世通言》第三十二卷,故事中的女主人公杜十娘,是一个名妓。人们通俗的观点是,杜十娘不甘做王孙公子们寻欢作乐的玩物,真诚地追求爱情;富家公子李甲虽然也曾对十娘真心爱恋,但他屈服于社会、家庭的礼教观念,再加上孙富的破坏,最终背叛了爱情,造成了杜十娘投江的悲剧。虽有此种说法,但事从两来,莫怪一方,杜十娘的“怒沉”固然有李甲、孙富的责任,十娘本人也有欠斟酌之处。
  杜十娘出身于青楼妓馆,但她“出淤泥而不染”,其身污心不污的纯洁本质化为强烈的从良意愿后,就将全部希望寄托在李甲身上。所谓物极必反,“爱之深,恨之切”,杜十娘的“全心全意”一旦稍遇不如意,就转化为一种极端,踏上决绝的不归路,一条美丽鲜活的生命淹没在滔滔江水之中。这个故事来自于虚构的小说不假,但小说来自于真实,如果生活中出现类似的事情怎么办?爱情,难道在亮起红灯时就一定要付出生命的代价吗?条条大路,感情出现危机,难道就只能奔向死路吗?杜十娘“怒沉”之举,虽属壮烈,却非明智。以下试作几点分析:
  首先,杜十娘应当清楚自己的境况。《三国演义》中刘备曾说:“妻子如衣服,兄弟如手足。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不可续。”《喻世明言》第二十七卷《金玉奴棒打薄情郎》开宗明义道:“妇人之随夫,如花之附枝,枝若无花,缝春再发;花若离枝,不可复合。”女性就处于这样可怜的地位上,传统的道德观念把女子追求幸福的权利压制到了最低的限度。
  大家闺秀、良家妇女尚且如此,更不要说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妓女了。有人说:真情在民间,谁让杜十娘找了贵公子呢?比如,《醒世恒言》第三卷中《卖油郎独占花魁》的故事,卖油郎秦重爱慕花魁娘子王美娘,真情感动天地,终获芳心,成就一段佳话。可是,有几个秦重呢?又有几个秦重能得见花魁并终成眷属呢?杜十娘遇到的毕竟是布政使的公子,而且李甲也确曾情深如许。杜十娘的遭遇毕竟与王美娘不同。深刻意识到自己妓女的身份,不是贬低十娘情感的纯洁,而是说,她如果以此为出发点,心态会平和许多,不至于太过偏激。
  第二,杜十娘应当清楚李甲的境况。换位思考,将会有别样的感受。李甲出身名门仕宦,为了杜十娘,他害怕:“老父盛怒之下,若知娶妓而归,必然加以不堪,反致相累。”“老父位居方面,拘于礼法,况素性方严,恐添嗔怒,必加黜逐。”这些想法,皆属情理之中,无可厚非。娶杜十娘回家,不仅仅是门不当户不对,名声和脸面又何在?可是,有这些想法并不等于李甲就不爱十娘了。想当初,为赎十娘,李甲厚着脸皮,四处打借,只是“说着钱,便无缘”,他“一连奔走了三日,分毫无获”。最后,李甲在好友柳遇春的帮助下,终于将十娘领出了妓院。随着情节的发展,李甲遇上了奸商孙富,由于受到孙富的蛊惑,李甲产生了动摇,但是我们仍能看到他的真情:李甲面对十娘“摇首不饮,一言不发”,“到夜半,公子醒来,又叹一口气”,“扑簌簌掉下泪来”。这些表现表明李甲乃是有情有义的人,只是有些软弱没有主见罢了。
  此时此刻,面对正在矛盾彷徨着的李甲,杜十娘不应该“放开两手,冷笑一声”,她应该做的是让爱情的力量发挥作用,使眼前这个男人由软弱变得坚强,由优柔变得果敢。聪明如杜十娘者只要去做是能够做到这些的。
  第三,杜十娘应当清楚当时的世情。明代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发展最为充分和繁荣的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金钱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提高,传统的价值观念开始发生巨大转变,对金钱的追求使得人与人之间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利益交往的关系,铜臭气息开始弥漫于人际关系中。杜十娘是妓女,属于只要有钱就可以任人欺辱的对象。金钱与真情有时候就是一对冤家,在妓院这样的场合,“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触目所及的男人们以道貌岸然的纨绔子弟居多,鲜有真情实意者。
  所以,好不容易遇上一位多情李公子,杜十娘就应该抓住机会别失去他。虽然十娘可能不愿让铜臭浸染纯情,但具体情况具体应对,孙富以小利诱人,杜十娘又何妨以重利动人。她不应当让“百宝箱”藏而不露,相反,应当先以“百宝箱”出示给李甲看,再以真情坚定其心。根据李甲的性格,杜十娘是掌握主动权,是能够控制二人的情感局面的。“世人熙熙,皆为利来;世人攘攘,皆为利往。”世情如此,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总之,如果杜十娘在关键时刻能沉住气,情感危机或许不是不能跳过的。但是,她最终还是“抱持宝箱,向江心一跳”,怒跳而没,就让所有的希望化为了绝望,让一切的可能变成了不可能!
  
  (赵月琴 河北省邢台市宁晋县第二中学 055550)

杜十娘一怒成虚妄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