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左传》记载吴公子季札评价《诗经·卫风》的艺术特色曰“美哉渊乎”,以今人的理解,其含义主要是思想和情感的充实深厚,本文拟从旨志深隐和情味深长两个方面对此问题进行论述,并进一步探讨这种特色形成的原因。
关键词:诗经 卫风 艺术特色
《诗·国风》中《邶风》、《鄘风》、《卫风》共存诗三十九首,也可合称《卫风》。《左传》载季札观乐,季子评《邶》《鄘》《卫》曰:“美哉渊乎!忧而不困者也。吾闻卫康叔、武公之德如是,是其卫风乎!” [1] (P1162)此语可谓现存传世文献中对《卫风》的最早评价,其中“忧而不困”更多体现其精神面貌,“美”是季札对《邶》、《鄘》、《卫》与《周南》、《召南》、《王》、《郑》、《齐》、《豳》、《魏》等共同的评价,然则《卫风》艺术特征最显著的表现便是“渊”。
“渊”可形容人心志深远、深笃,由此义移用作一个描述文艺风貌的词,指深沉、深远,即内容、情感充实深厚,但不肤浅地表达,不狂烈地宣泄。它基本上等同于深,但“渊”带有更多的典雅之类的褒义,比如“深”也可以指深晦、深涩,“渊”则不然。另外,“渊”外延更大,而“深”则多是就一个方面而言,如思深、志深、意深、怨深等等,“渊”则可以包括各个方面的“深”,并容纳一些其他艺术特色,形成一个整体的艺术风貌。故本文即用两方面的“深”来概括《卫风》整体艺术特色之“渊”。 《卫风》之“渊”,主要表现在旨志深隐、情味深长两个方面,以下就此分别论述:
一、旨志深隐
旨即诗旨,乃一诗之主旨;志即志意,为所欲表达之意图。《卫风》一些诗篇,并不直露其志意,诗旨比较深隐,最显著之例如《君子偕老》:
君子偕老,副笄六珈。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子之不淑,云如之何? 玼兮玼兮,其之翟也。鬒发如云,不屑髢也。玉之瑱也,象之揥也,扬且之晳也。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 瑳兮瑳兮,其之展也。蒙彼绉絺,是绁袢也。子之清扬,扬且之颜也。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
该诗本为刺宣姜之作,宣姜本是卫宣公从齐国聘与太子的,宣公爱其美貌而夺娶之,此事过在宣公,但宣姜毕竟难免受到微词。而后来宣姜与其子公子朔合谋谗害太子,以致太子与公子寿横死,则是无法遮蔽的恶行。其后宣公死,公子朔即位,宣姜又与自己的子辈公子顽成婚,这又违反伦常。宣姜其人,两度婚姻都不合礼,又干过谗害善人的勾当,国人对她自然十分憎恨,但观《君子偕老》一诗,讽刺之意却很深婉。
诗首章“副笄六珈,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四句交叉铺叙服饰的鲜艳绚丽、仪容的雍容华贵,词藻工美。次章与末章则全用赋法,反复咏叹宣姜容貌服饰之美盛。“玼兮玼兮”、“瑳兮瑳兮”几句说服饰,“扬且之晳也”、“扬且之颜也”几句说容貌。“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二句直赞叹其美若天仙。以上处处都是赞美,而讽刺之意却深寓在第一章,“子之不淑,云如之何”露出了刺意,言庄姜纵服饰容仪无匹,但德不能称其服,故诗中的铺叙赞美,反形其内心的险恶和行为的污秽。古人对此已有论述,沈德潜云:“讽刺之词,直诘易尽,婉道无穷。卫宣姜无复人理,而《君子偕老》一诗,止道其容饰衣服之盛,而首章末以‘子之不淑,云如之何’二语逗露之。” [3] (P190)
诗首句“君子偕老”,寓意更深,毛《传》:“能与君子偕老,乃宜居尊位,服盛服也。” [2] (P313)此注简略而精当,没有增加诗所未言之字,却又道出诗所欲言之意,即不能与君子偕老,则不宜居尊位、服盛服。而庄姜正是后者,她本应为太子妻,却改成翁妇,后宣公死,又为子妇,何来“偕老”?故此四字寓意深婉,褒贬自明。它与“子之不淑,云如之何”相呼应,暗自缀合,藏而不露。再者,刺宣姜而以夫妻偕老之义开头,也暗示该诗追溯到其自齐国初嫁卫国时,意指宣姜从初到卫国那一刻便在卫国埋下灾难的种子,含意可谓深矣。该诗只在首章微露作意,全诗都从反面衬托,讽刺之意深蕴其中。
另外,《匏有苦叶》和《硕人》也具有旨志深隐的特点。沈德潜《说诗晬语》云:“《匏有苦叶》,刺淫乱也,中惟‘济盈不濡轨’二句,隐跃其词以讽之,其余皆说正理,使人得闻正言,其失自悟。” [3] (P191)田雯《古欢堂集杂著》云:“风人之旨,往往含蓄不露,意在言外,读《硕人》篇,大概可睹矣。首章言族类之贵,二章言容貌之美,三章言始来亲厚之意,皆未说出。卒章似可以露矣,‘河水洋洋’五句,只极状嫁来时所历之境,却以‘庶姜’二语终之。婉挚多风,蕴藉有味,非善读诗者不知也。”[4] (P712)
二、情味深长
《卫风》中不少诗,或忧政事如《北门》,或伤离别如《燕燕》,或陈闺怨如《伯兮》,或赋伤悼如《二子乘舟》,或哀离弃如《谷风》、《氓》,其情都忧伤而深长。兹仅以《邶风·柏舟》和《燕燕》为例。《柏舟》是卫同姓卿大夫抒发仁而不遇的忧愤之诗:
汎彼柏舟,亦汎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言往愬,逢彼之怒。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不可选也。 忧心悄悄,愠于群小。觏闵既多,受侮不少。静言思之,寤辟有摽。 日居月诸,胡迭而微?心之忧矣,如匪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2] (P296)
诗首章以“汎彼柏舟,亦汎其流”起兴,舟飘荡于水中,无所依傍,以兴己虽仁贤,但弃置不用。郑《笺》:“舟,载物者,今不用而与物汎汎然俱流水中。兴者,喻仁人之不见用而与群小并列,亦犹是也。” [2] (P296)此是其浅显者,再进一层,柏舟之飘汎不定,实是比兴诗人彷徨无依的心境,故下紧言“耿耿不寐,如有隐忧”,此句为全诗主笔。次章则转入自身,写其心可以洞识善恶,但虽有同姓宗亲,却皆不可以倚据之以行其道。“薄言往愬,逢彼之怒”之“彼”或指国君,此句可见其忠言不见入的抑郁。第三章写诗人不遇乃退而自省,贺贻孙谓:“三章自徵自诘,徵之于心,徵之于威仪,而皆非其罪。盖求其所以致此者而不可得也。石可转而我不可转,则坚贞逾于石矣,席可卷而我不可卷,则平直逾于席矣。惟其如此,故其形于威仪者亦既闲习而无待简择矣。嗟夫,彼自谓坚贞平直,可幸无罪,而不知其坚贞平直,即其戾时之因。盖终身以此不可转、不可卷、不可选者致困,而终身不自解其故也。”[5] (P504)诗人身当浊世,犹秉君子之心,反躬自问,亦据正礼以徵诘,宜其惑也,然以此更见其忧患之深。而忧心不已,却无由自明其志,故曰“悄悄”,益见其隐忧之深沉,且既已“觏闵”,复又“受侮”,何其沉痛!兄弟不可以据,国君又不纳其言,群小复交相欺侮,贞臣之心,内外受迫,无可倾诉,故唯有独处静思,拊胸嗟叹。“静言思之,寤辟有摽”一句,见其内心之孤独,微微露出忿懑之意。末章“不能奋飞”一语,尤为动人,贺贻孙言其语“尤见忠厚,盖侮闵之状既不可堪,羁縻之位又难遽去,无可奈何,安得置此身于事外乎” ,[5] (P504)贺氏洵为识彼深情者,盖诗人为同姓宗臣,虽欲奋飞,于情却不忍为。此诗精神全在一“忧”字,而其忧虽缘自身遭际而发,却系于国政,其情深厚沉郁。
《燕燕》是卫庄姜送别戴妫之作,毛《序》:“《燕燕》,卫庄姜送归妾也。” [2](P298)归妾即戴妫。隐三年《左传》云:“卫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曰庄姜,美而无子,卫人所为赋《硕人》也。又娶于陈,曰厉妫,生孝伯,早死。其娣戴妫,生桓公,庄姜以为己子。公子州吁,嬖人之子也。有宠而好兵,公弗禁。庄姜恶之。”[1](P30-31)其后州吁弑桓公,自立为卫君,戴妫以此大归于陈,庄姜送别,作此诗: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终温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以勖寡人。[2](P298)
此诗中,庄姜因州吁母子而产生的压抑忧苦之情为时已久,多年的郁郁之情、其子被弑的悲痛、永诀的惆怅皆集于一诗,故文情凄惨。诗前三章都以“燕燕于飞”起兴,描摹出送别场景,衬托和深化了别情。而“瞻望弗及,伫立以泣”更是道尽悲凉,陆化熙云:“诗中黯然销魂,全于瞻望弗及处想见,举两人心事所不忍言所不敢言者,俱发付在此四字,故归者苦而送者尤苦也。”千言万语,都以“瞻望弗及”尽之,而又恰见此情非言语所能尽。而诗末章言“仲氏任只,其心塞渊。终温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以勖寡人”,在述别情之后,归于修德立身的道理,赞许戴妫持心诚实深厚,离乱之际言此,绝非泛泛嘉许,而是暗示这是全身远害之道,是互勉之语。末句归结到“先君之思”,是感于州吁之乱的痛苦而追忆往昔,且又牵系到庄姜戴妫共事庄公、同抚一子的情义,立言深厚。
三、结语
以上大致分析了《卫风》艺术特征,现略对其特征成因略作探讨,以当总结。《卫风》体现出这样的艺术特征,与这些诗篇产生的地域特殊的文化积淀是分不开的。卫国处于黄河中下游间,大致相当于今河南北部、河北南部、山东西部地区。这里是中国文明发源地之一。而且,卫国的疆域在以前的殷商主要势力范围之内,卫居殷旧都,境内复有多处商古都,而其卫国部分百姓与殷商有种族上的承继关系,其承继殷商文化之深,自不待言。而当西周卫国分封之后,周室贵族掌握政权,对卫地原有的殷商文化加以继承、改进,又大大促进当地的制度和精神文明。于是卫地形成了一种有悠久历史渊源的独特地域文化。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诗经·卫风》才拥有一种和《国风》中其它地域产生的诗篇不同的风格。
注释:
[1]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
[2]孔颖达等:《毛诗正义》,阮元:《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3]沈德潜:《说诗晬语》,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4]郭绍虞:《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5]贺贻孙:《诗触》(续修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6]陆化熙:《诗通》(续修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邱奎 南充 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 637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