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0962

[ 沈中尧 文选 ]   

话用并非无规则

◇ 沈中尧

  苏教版《(史记)选读》共分为八个专题,其中,除最后两个专题为《史记》的影响及研究外,前六个专题的最后都配有与本专题有关的“阅读与探讨”和“积累与应用”。其中的“积累与应用”又都配有专门的文言知识,依序为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类活用(二)、被动词、宾语前置(一)、宾语前置(二)。
  阅读,语言是基础。读好《(史记)选读》,文言知识当然必须到位。
  鉴于此,刚进入《(史记>选读》的教学,我就要求同学们结合已学的语文必修一到必修五的文言文,将《(史记)选读》中的六个文言知识点先行挑出来看一看,提出的要求是“三知道”:知道文言文知识的名目(说法),知道有关说法的所指(内涵),知道典型词句的范例(式样)。令人惊讶的是,在第二专题文本后的“积累与应用”中,我们看到的是一片混乱的文言知识解说。
  “文言知识·词类活用(一)”(见苏教版《(史记>选读》第36、37页——直到2008年6月第3版依旧)介绍的是名词的活用,包括:名词活用作一般动词;名词活用作状语;名词活用作使动用法;名词活用作意动用法。
  首先,将名词的活用并列为上述四种,在层次关系的表述上欠妥。一是按语言语法的层次表述,应当先介绍名词活用作状语;二是名词活用作一般动词与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应当同属于名词活用作动词。其次,名词活用作使动用法与名词话用作意动用法的提法,也不够简洁,称之为名词的使动用法与名词的意动用法为好。
  更为严重的问题出现在具体的例句解说中,尤其是在作为重点介绍的名词活用作一般动词的10条说明及列举中,竟然有7条经不住推敲甚至有明显的错误。(以下序号为原例句序号)
  ①两个名词相连,前面的一个常活用。“襟三江而带五湖。”(《滕王阁序》)
  ’析:“襟三江”中的“襟”应为名词的意动用法。此处将“襟”作为名词活用作一般动词来例说,与苏教版必修四《语文》教材《滕王阁序》下的注释“三江为领,五湖为带”也不一致。
  ③名词后直接跟“者”,活用。“赵王之子孙侯者。”(《触龙说赵太后》)
  析:提法不严谨,名词后直接跟“者”的并非皆活用作动词,如“北山愚公者”。应当是:名词与其后面的“者”已形成一个不可分离的结构,该名词活用作动词。因为名词不能与“者”粘在一起组成名词性结构。
  ④连词“而”(以、且)前后的名词活用。“饮且食兮寿而康。”(《送李愿归盘谷序》)“火尚足以明。”(《游褒禅山记》)
  析:④中两个例句,三个加点的词,其中的“康、明”应属于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再则,“而”(以、且)前后的名词并非一概要活用作动词,如“蟹六跪而二螫”,现在的解说很容易误导学生。
  ⑤代词前面的名词活用。“辱而逐之,折而族之”。(《原谤》)
  析:“代词前面的名词活用”,该说法经不住推敲。实际上应当表述为:代词成了前面名词的宾语,名词活用作动词。不如更直接一些:名词带了代词宾语即活用作动词了。至于是使动或意动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⑧介宾补语前面的名词活用。“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召公谏厉王弭谤》)
  析:根椐文章,“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中的“道路”应当是名词活用作状语,“目”才是名词活用作动词。句意为:国人没有哪一个敢说活,(只能)在道路上来使眼色。
  ⑨被结构助词“之”取消独立性的谓语位置的名词活用。“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察今》)
  析:“寒”本为形容词。
  ⑩根据语境判定独立的名词活用。“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待坐》)
  析:“根据语境判定独立的名词活用”该表述很不到位。实际上,独立的名词活用作动词是由于该名词在语境中扮演了谓语的角色。
  就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围绕文言实词活用的解读,有两个最基本的概念必须搞清楚:一是“活用是我们以今人的标准来析文言”;二是“活用是临时性的、有条件的”。基于此,某词是否活用应以现代汉语的语法为起点,即按我们的标准来认定“该词本为哪一类词”,再依照文言文的标准来判定句中活用作哪一类词。
  遗憾的是,苏教版《(史记)选读》专题之后的“积累与应用”的编者没能把握住关键,结果造成相关的文言实词词类活用的介绍频有“断章取义”的味道。或许是想让阅读选修本的师生能少一点麻烦(降低一点难度),抑或是把有关知识看得过于复杂或过于简单,但,“乱”总是问题。
  类似的情况在第六专题后的“积累与应用”中也同样存在。其中,“文言知识·宾语前置(二)”把“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和“介语宾语前置”并列为宾语前置的另两种类型,显然混淆了属种关系。按层次分析,“介词宾语前置”与“动词宾语前置”应同为宾语前置(第五专题后的“积累与应用”亦如此解说),然后才是“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等种种宾语前置的说法。而“介词宾语前置”中所作的“特别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的解说,延续的是第五专题的说法,也否定了本专题的分列。

话用并非无规则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