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0975

[ 李 丽 文选 ]   

嗜书成癖的文人

◇ 李 丽

  古代有不少文人学者博览群书,嗜书成癖,因而获得了种种美称。
  “天下文词,无所不知,时人号为绣囊”(《武陵记》),后汉马融博学多识,饱读诗书,时人说他肚里装满天下锦绣文章,因而获得了“绣囊”的雅称。
  晋代皇甫谧终日沉湎在典籍中,废寝忘食,“时人谓之书淫”。南北朝人刘孝标,设法找书来读,无论路程多远,都去求借,然后便沉浸在借回的书中。也被称作“书淫”。
  “少好学,博涉经史”(《隋书·公孙景茂传》),公孙景茂自幼潜心学习,一生所读之书不可胜数,“时人称为书库”。唐代虞世南饱览群书,知识渊博,像活动的书柜,人称“行书橱”。唐代李泌不仅看书极多,家里藏书也极丰富,因此被称为“书城”。李泌又因被封为邺侯,故又称“邺架”。“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韩愈的诗中就记录了这样的说法。
  五代人孟景翌,一生勤奋读书,出门则藏书跟随,终日手不释卷,书籍卷轴盈满书房,被称作“书窟”。“韦编屡绝铁砚穿,口诵手钞那计年,不是爱书即欲死,任从人笑作书癫”(《寒夜读书》),南宋陆游读书入迷,忘形似癫,自称“书癫”。宋代赵元考博览强记,“无书不记,世称‘著脚书楼”’。宋代吴时擅长写文章。不用打稿,落笔成章,被誉为“立地成橱”。宋代李纲以博览群书、博学强记闻名,人号“书橱”。
  元代宋濂,因家贫无力购书。只好到处借阅,然后把书抄下来,冬天砚台结冰,手指僵硬,也抄书不止,人称“书迷”。明代丘琼山勤奋好学,才思敏捷,有着“书柜”的美称。

嗜书成癖的文人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