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0950

[ 薛德银 文选 ]   

浅谈学生作文能力的提升

◇ 薛德银

  恢复高考已经30年了,但是在作文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作文能力仍然是每个高中语文教师要思考的问题。在多年教学中我总结出了如下几种做法,以为引玉之砖。
  一、重视记。让学生多做读书笔记是一个不错的办法,但怎样记是个问题。我认为教师可以做适当指导,比如,可以就文体、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分类汇编,平时经常拿出看看,看得多了就有潜移默化作用,就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品位,就可以把别人的东西化为自己所有。具体可以从这几方面入手:
  1 提供丰富、健康的阅读材料。材料越多,学生可以汲取的知识就越丰富。而积极健康的阅读内容则能陶冶其性情,净化其心灵,充实其精神世界,对其良好的个性、积极的人生态度的形成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2 培养学生“四到”的阅读习惯。“四到”即为:眼到、脑到、口到、手到。教师要强调阅读不只是用眼睛看,还要动脑筋思考,动手动笔摘录。在反复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还要大声朗读,才能做到心神意行的合一。
  3 教给正确科学的记录方法。记录是有选择性的,不加以区别,不加以筛选地摘抄,就不能突出知识的重点,难以快速、准确、高效地掌握知识。读一本书,有价值的内容应细研细读,需先记录下来,收集起来。对自己用处不大的东西只需了解,不必花费太多的精力和时间记。
  二、引导评。在阅读中批注,自古以来便有,谓之评点。像张竹坡评《金瓶梅》、金圣叹评《水浒》、毛宗岗父子评《三国演义》、脂砚斋评《红楼梦》,这些批注的先驱们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千古妙语,可谓珠玑灿烂,魅力四射。在现代,毛主席看书也有批注习惯。一部二十四史,他从头到尾都读过,书本之上遍布勾画圈点和批注文字。他还酷爱文学作品,唐诗、宋词、元曲以及李白、白居易、李贺、李商隐等著名诗人的作品中,都留下他在不同时期、反复多次圈阅过的笔迹。毛主席读的书可谓难以计数,但他能活读活用,这与他一贯喜爱的批注的阅读方式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什么是批注呢?批注是对文章的语言、内容、思想感情、表现手法等的感受和分析,并用符号或文字加以标记。它的好处在于能随读随写,不受约束,往往能迸发出思想的火花;能够把读者的观点、知识、能力、悟性表现出来,把文本信息与读者信息结合起来,有效地激发读者个性思维。传统教学强调接受学习、机械切练、死记硬背,这抹杀了学生的个性,使得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得不到充分的释放。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充分体现了对学生个体的关注。学生在阅读时写批注,有意识地去结合自身的实际进行阅读,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就能使个性得以张扬。
  在对学生进行批注训练时,需要注意:
  1 创设宽松、自由的环境。批注式阅读是一种自由的阅读,如果一味强调教师的传授,就相当于用绳子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学生在先人为主的境况下,会把本应该属于自我的一块小小园地替换成教师思想的跑马场,把个性思维变成单纯的记笔记。因此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宽松的空间,多引导、少灌输,多启发、少钳制,把学生当成具有独立思想的活生生的人,而非圈养的动物。
  2 引导学生从哪些方面进行批注。批注可以是针对文章的只言片语的感想,也可以是就文章整个内容提出自我的质疑,也可以以课文为中心生发联想,也可以从思想内容、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等各个方面进行评价,还可以在文本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告诉学生所谓批注的角度,就是把自己当时的想法用简略的符号文字标记下来。
  3 对学生的批注行为进行反复强化。要养成一个习惯,需要持续一段时间的训练,并以一定时间为间隔进行强化。这要求教师一方面强调批注的重要性,使学生在意识上重视这方面的工作;另一方面通过检查,监督学生,对优秀的批注进行公布表扬,对不做批注的学生提出批评,使之成为学生自觉、自动、自主的要求。
  三、经常练。写作是一个发散思维的过程。即从写作目标出发,在生活和头脑中联系各种知识、事物等写作内容,连续不断地对已有材料与观点进行整理,要求学生认真考虑哪些内容写与不写、详写与略写、先写与后写,对内容进行归类,强调一气呵成。学生写好后还要读作文,使学生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
  如何练?具体做法是:
  1 要求学生每天剪报一篇,旁边加上对文章的点评、心得、联想,可从文章的主题与内容、思想与情感出发,亦可从文章写作方式方法人手。这项训练既使学生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也为学生自主选择读写材料、自主写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并有助于培养强化“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习惯。这与写作读后感有着本质区别,后者重在“感”,而点评则重视学生的“评”。
  2 坚持周记训练,让语言积累、语感培养与思维发展直接源于生活。要求学生用500字左右的篇幅记录当天发生在身边的,或当天听过、读过、看过的新闻,做到语言精炼、流畅。不求长,不求多,唯求精,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写”方面。
  笔者认为,作文训练应当经历“积累作文素材一掌握写作方法一不断练习中提高作文能力”三阶段,着重让学生掌握作文特点和写作方法,而想象、思维、语言优化、研究性作文训练让学生在不断练习中提高作文能力。作文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帮助学生牢固地把握作文语言简明精炼等特点。并从此成为习惯。
  郭沫若曾说:“于无法之中求得法,有法之后求其化。”语言是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积累起来的,包括老师在内,别人都帮不上忙,所以重视积累、想象与思维能力的训练是有效的作文教学内容,待到学生有了一定语言积累后再训练语言优化当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浅谈学生作文能力的提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