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是人们交流信息和情感最重要的方法和手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口语交际的能力已不仅仅是一个人是否能说会道的问题,还关系到他是否能很好地与人沟通、进行社会交往。为此,我就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途径和策略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转变观念,营造良好氛围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要建立一个宽松的人文环境,营造民主和谐、尊重个性的教育环境,让每一个学生在融洽的、有利于交往的心理氛围中开始学习。”因此,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要转变传统观念,主动构建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赏识孩子,保护他们自我肯定的心理需要;同时帮助学生构建一个互敬互爱、团结和谐的班集体,营造良好的氛围,使学生在课堂上保持自然宽松的心理状态,为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二、立足课堂,掌握交际本领
口语交际课堂是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主阵地。立足课堂,用好教材,才能使学生的口语能力在训练中得到有效的提高。因此,必须始终抓住课堂教学不放松,在务实上狠下工夫。
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因此,应努力把口语交际的训练置于一个情境中,使口语交际变得生动直观,既具实用性,又具趣味性。
有时我们可以直接呈现生活情境。如话题“请你帮个忙”,课堂上,教师在挂流动红旗时踮着脚还是够不着,请同学帮忙拿个凳子,再请几个同学看看是否挂歪了,教师故意把话说得不够妥当,让学生说说听后的感受,就此展开话题。有时我们也可以创设虚拟的生活情境,激发交际的欲望。在教学《小苹果树请医生》时,教师可以事先将教室布置成果园:在窗户与墙壁上贴上各种各样的果树和花草,在黑板上画上苹果树,并给孩子们戴上大苹果树、小苹果树等头饰。此时,孩子们仿佛真的变成了小苹果树和啄木鸟,他们思维活跃,欣喜地用自己的有声语言与肢体语言展示着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再如《七嘴八舌话环保》一课教学中,我们可以模仿电视节目的谈话栏目形式,虚拟一个淡话节目的情境,通过出示学生课前收集的图片、新闻等素材,让学生以嘉宾、观众等角色参与,变成一个互动的、争论的、对话的交际语场,使原本不可能在课堂上出现的场景变成现实,具有了“现场性”。在这样的情境中,我们既可以安排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又可以安排学生与特定的对象——邀请的当地环保部门的领导与专家进行对话,使训练内容呈现多样性,让学生在与不同对象的交往中提高交际的能力。
2 目标集中,授之以渔
听得专心,说得清楚,品出味道是口语交际教学的终极目标,然而,在课堂上,真正能倾听别人讲话(尤其是倾听同学发言)的孩子并不多。倾听是一种尊重,是一种学习,是一种美。只有听清楚、听明白,才能架起通往“理解”的桥梁,才能提高“说”的质量。因此,口语交际教学首先要教会学生善做“倾听者”。
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激发倾听兴趣。这样既可以采用语言激励,及时表扬正在倾听的学生;也可以采用荣誉激励,“小小评论家”“最佳听众”等荣誉要毫不吝啬地送给他们。
我们还应注意引导学生提高倾听能力。首先,引导学生能够听清楚;其次,引导学生听懂,能抓住要点,主动思考,听出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再次,引导学生从别人的讲话中受到启发,尝试对对方的话作出自己的判断,思考如何应对别人的讲话。学生掌握了倾听这把金钥匙,就能为口语交际打开更为广阔的交流空间。
在倾听的基础上,我们还应指导学生学会表达。每次教学中,我们都要围绕一个特定的话题进行训练,自始至终,避免教学时天马行空。如教学《指路》一课时,教师应始终围绕“指路”这个内容进行指导,通过说一说、演一演、评一评等形式,不仅引导学生注意语言表达是否准确、流畅、贴切,还引导学生注意说话时的体态与表情。只有目标明确、集中,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在口语交际的教学中,我们应注意尽量不向学生灌输抽象的口语知识,而是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自然地掌握表达方法。我们可以为学生展示一些生动的口语交际实例,和他们一起收看访谈、辩论等节目,学习一些著名的演说辞,欣赏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的风采等等,以增强对口语交际的感性认识。
三、结合课文,发展交际能力
从社会学角度说,课堂教学就是师生交往的双向互动过程,每一堂课都为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提供了用武之地,语文课尤其如此。
1 积累语言,打好交际基础
在阅读课上,学生通过朗读、背诵,积累了大量的词汇和句式,为口语交际活动储备了大量的语言材料,这些都是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重要基础。因此在课堂上,我们要十分重视朗读、背诵,重视引导学生组词造句,引导学生用一定的句式练习说话,为口语交际的训练做好准备。
2 渗透训练,丰富交际内容
口语交际训练中的不少内容,都可以同阅读教学联系起来。如教学四年级课文《特殊的葬礼》时,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写一写菲格雷特总统的演说辞,并让学生到台上来讲一讲;在学习《莫高窟》一文后,请学生做一做小导游;在学习《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后,让学生评一评故事中的人物;学习了《船长》一课,我们可以让学生围绕“船长和轮船一起沉入了大海,这样做究竟值不值得”这个话题展开讨论。通过这样的训练,既可以深化课文内容,又会促进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四、走向生活,提高交际水平
口语交际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所以我们应经常创设多姿多彩的活动,为学生创设广阔的舞台,使他们的口语交际水平得以有效提高。
1 读书,拓宽交际渠道
读书,是学生学习知识、陶冶情操的良好途径。我们可以组织孩子和老师同读一本书,并经常组织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读书交流活动,演一演书中的角色,讲一讲书中的情节,评一评书中的人物等,这样,既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又能提高交际能力。
2 表演,创新交际形式
表演这种形式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表演时不仅是口头语言的训练,而且要加进恰当的动作表情,丰富口语交际的内容。我们可以利用一些教材适宜表演的特点,将它改编成课本剧,让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进行表演,这样,不仅能促进学生语言的发展,对信心的增强和个性的培养也会起到良好的作用。
3 辩论,促进交际思维
辩论是一种很好的锻炼口才的方法。我们可以先组织学生观看电视中的辩论赛,再让学生分组比赛。辩论双方围绕某一辩题展开激烈的辩论,或引经据典,或结合生活中的真实事例,唇枪舌剑,互不相让。在活动中,学生的口语的交际能力会得到全面的提高。
4 实践,锻炼交际能力
语文课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口语交际的训练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和校内,必须向课外延伸,在实践中积累、发展。因此,我们应引导学生面向社会、面向生活,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在“六一”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可以举办义卖活动,让孩子向素不相识的同学推销自己心爱的物品,使学生既得到品德的升华,又得到口语交际的锻炼。在参观活动中,我们可以指导一些学生先学习,然后为其他班级的同学当“小小讲解员”。在推普月活动中,我们可以带领学生到社区推广普通话,到街头查找不规范用字,让学生在与市民的接触交流中体会到要根据说话的情境和对象讲究说话的方式。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提高学生的能力,我们还可以成立了学校电视台,让小主持人、小记者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为学生展示口语能力提供广阔的舞台。
口语交际不同于一般的听说训练,而是一种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机智的听说和待人处事的能力,它具有及时性、灵活性、应变性和独创性等特点,因此,口语交际的训练必须是立体的、综合的与实践的。在教学中,我们必须不断拓宽教学途径,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