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59746

[ 张军亮 文选 ]   

探索孔子的“心灵之春”

◇ 张军亮

  《孔子游春》一文描述了孔子带领弟子们到泗水河畔赏春,巧借河水教导弟子的故事。全篇以“游春”为线索,先从泗水河畔自然之春的无限风光写起,再由“孔子论水”“师生谈志”写到“心灵之春”的其乐融融,可谓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教学时笔者紧扣“很不平静”“意味深长”“愿意、希望、盼望”等表现人物心理的词语展开品评,引导学生体悟翩翩君子的风度,初步感受儒家的核心思想——“仁”。
  一、 “很不平静”为哪般
  《孔子游春》第一、二自然段所描绘的泗水河畔的春景美丽迷人。“阳光普照着大地,泗水河边桃红柳绿,草色青青,习习的春风像优美的琴声,在给翩翩到来的春天伴奏”。好一幅阳光普照、春风习习、桃红柳绿、草色青青的明丽春景。接着作者围绕“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这一中心句浓墨重彩地描绘了泗水河畔的迷人春色:广袤的大地、茂密的森林、温暖的太阳、和煦的轻风……
  弟子们徜徉于自然之中,流连于草木之间,阳光明媚,微风轻拂,万物吐翠,千花竞艳,可谓其乐也融融,其情也洽洽。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此时此刻的孔子心情却“很不平静”。面对如许撩人的春色,孔子的心情为什么“很不平静”?此处的笔锋陡转与下文的孔子论水之间到底有何关联?
  细读文本后不难发现,第一、二自然段的景物描写看似与文本主旨关系不大,实质上包含着丰富的信息。该部分的内容在《论语·先进篇第十一》中是有迹可循的。“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到自然中去,敞开心灵,拥抱自然,孔子与弟子们不正是在践行儒家所推崇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吗?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第二自然段写景部分并非单纯的景色描写,该部分内容的处理应在儒家思想的烛照下与后文“论水”“谈志”部分的内容联系起来。教学时我们不妨从“很不平静”这一表现人物心理的词语切入,引导学生展开品读感悟,让学生在虚心涵泳、切己体察中走进孔子的心灵世界。
  二、 “意味深长” 说的仅仅是水吗
  “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孔子面对司空见惯的流水所发表的一番宏论是教学的难点。该部分的教学老师们关注的重点往往是孔子说的是什么,教学侧重指向的是对“水是真君子”的讨论,而对孔子是怎样说的、孔子为什么这样说则关注甚少,甚至视而不见。通过对“意味深长”一词的品评,不但可以引导学生将对文本言语内容的感悟和言语形式的品读有机结合在一起,还可以使得文本情境逐渐被激活、被唤醒,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同学们是怎样理解‘意味深长’一词的?”“孔子说的仅仅是水吗?”“从司空见惯的流水中孔子看出了怎样的人生道理?”“弟子们认为自己应该做一个怎样的人呢?”贯穿于以上问题的讨论、思辨中的正是对“意味深长”一词的玩味与追问。“君子还应具有怎样的品质呢?”在优美的古琴声中,教师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高声诵读《论语》中有关君子的语录:“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已矣”……
  诚如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言:“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学生在感同身受中,一颗颗真、善、美的种子在心底悄然萌生。
  三、 “愿意、希望、盼望”,人物心理细品析
  子路、颜回、孔子分别有着怎样的志向呢?子路的志向可以概括为与朋友有福同享。“子路是个急性子,老师的话音未落就开了腔:‘我愿意把车马、衣服拿出来跟朋友们一块儿享用,就是用坏了、穿破了我也不会在意。朋友之间就应该有福同享嘛!’”颜回的志向是“我希望成为一个不为自己表功的人”。而孔子的志向则是胸怀天下,心系众生:“我就盼望着有那么一天,所有人在晚年的时候都能够安享幸福,朋友之间都能够相互信任,年轻的子弟们都能够怀有远大的理想。”
  该部分文本的处理应在研读人物所说内容的基础上,重点关注文本中表现人物心理的词语,在揣摩人物心理的过程中使得人物的志向逐渐明晰起来。子路、颜回、孔子三位人物的话中分别有一个词最能表现他们的心理的过程状态,细读后不难发现这三个词分别是“愿意”“希望”“盼望”。而这三个词语所表现的人物志向一个比一个强烈。子路的志向是从朋友的角度来谈的,子路在表达自己的志向时用的是“愿意”。颜回的志向是从自身的角度来说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追求内心的充实与丰盈,这正是儒家所大力主张和极力提倡的。连孔子都曾这样称赞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因此作者在表述温文尔雅的颜回的志向时用的是“希望”一词。孔子的志向又是从什么角度来说的?孔子的志向用《论语》中的话说就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这就是孔子的远大抱负。而从“盼望”一词中我们分明感受到了儒家的核心思想——“仁”。
  
  【作者单位:江苏省灌云县南岗中心小学】

探索孔子的“心灵之春”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