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59709

[ 顾洁 文选 ]   

从生活中来,回生活中去

◇ 顾洁

  半个多世纪前,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提出了“生活即教育” “教学做合一” “用生活来教育”等理念;半个世纪后的今天,我们在一次次实践中不断地诠释着陶先生的这些教育理念。
  一、 在生活化的识字教学中挖掘丰富的课程资源
  识字、写字是低年段教学的重点:“第一学段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这一识字量约占小学阶段总识字量的一半,识字量大,识字速度快。但识字教学是否只能局限于课本、课堂呢?这值得我们思考,我们应该看到课堂之外的另一个大课堂,那就是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在这个大课堂中,学生的学习变成了一种主动的行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变成了快乐的行动。
  
  【课堂实录一】
  师:(指第3页右下角)这幅图上画的是什么?
  生:图上画的是两个小孩放学路过一家商店,小女孩问店旁写的是什么字。小男孩告诉她是“紫金—”(生插嘴:gé)“紫金阁”,小女孩很高兴,说小男孩真聪明。
  师:说得真清楚,这个“阁”字你是怎么认识的?
  生:我以前跟爸爸去游览过“滕王阁”,“滕王阁”的“阁”就是这个“阁”。
  生:这个“阁”我也认识,是在电视里看到的。
  生:我上次查过字典,所以也认识这个字。
  师:你们真是会主动识字的孩子。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可以借助熟字、查字典、看电视来识字,也可以像图上的孩子一样,从生活中识字。只要我们在生活中处处留心,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一定会成为博学的孩子。谁来介绍自己在生活中是怎样识字的?
  生:我每天看半小时课外书,有的字不认识就问妈妈或者查字典,后来看多了就记住了。
  师:难怪你认识那么多的字,能成为学校“读书小能手”呢!小朋友们可要向刚才几位同学学习呀!
  识字的生活化,不仅仅表现在在日常生活中主动识字,还表现在结合日常生活经验来理解生字生词。
  
  【课堂实录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识字7》)
  师:“祝福”是什么意思呢?
  生:“祝福”就是希望别人怎样怎样好,就是祝愿别人。(一时说不清)
  师:我明白你的意思了,就是表达自己对别人的美好祝愿。那你祝福过别人吗?
  生:在妹妹生日时,我祝福过妹妹“生日快乐”。
  师:这是对妹妹的祝愿,那对老年人我们一般会祝福些什么呢?
  生:我会祝爷爷奶奶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生:上次爷爷七十大寿,我就祝他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师:那对爸爸妈妈、叔叔阿姨们我们该怎样祝福他们呢?
  生:祝爸爸妈妈工作顺利、事业有成。
  生:祝叔叔阿姨生活幸福、心想事成。
  师:那对小朋友们我们应该说什么祝福的话呢?
  生:祝小朋友们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生:祝小朋友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师:是呀,刚才大家对不同的人说了不同的美好愿望,这些就是“祝福”。
  这种生活化的识字活动,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更轻松,学习起来更快乐,也更容易接受,更容易激发他们探究的愿望。因此,教师应努力挖掘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生活化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有效地进行识字学习,使课程资源更丰富。
  二、 在生活化的阅读教学中展现课堂的生命活力
  阅读教学的生活化是一种立足文本,调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使学生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置身文本而进一步体验生活、感悟生活的行为。有理由相信:与生活紧密相联的课堂一定会是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
  (一)导入密切联系生活,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生活化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学习状态。一个学生愿意聊的话题,一首学生读过的小诗,或者一个有趣的谜语,这样生活化的导入,对学生来说是充满吸引力的。
  
  【课堂实录三】(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雨后》)
  师:夏天已悄悄来临,大家有没有发现天气有什么特点?
  生:夏天天气很热。
  生:夏天爱下雷阵雨。
  师:那大雨过后,你最喜欢干什么?
  生:出来呼吸新鲜空气。
  生:下过雨后,会有彩虹,能看看美丽的彩虹。
  生:下过雨后河里水涨上来了,我会和哥哥们去捉鱼。
  生:下过雨后,地上会有水,玩玩水也很有趣。
  师:雨后有清新的空气、美丽的彩虹和凉凉的清风,小朋友们赤着脚来到水塘里捉鱼游泳,这是多么快乐的事啊!著名作家冰心奶奶把孩子们玩水的欢快情景写成了一首诗,题目就叫:雨后。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有趣而可爱的小诗吧!
  (二) 体验从生活实践中来,引导感悟
  当教学活动与生活相沟通时,当学生置身于有着生活体验的教学情境时,文本在学生心中就会具有生命力,学生对文本就会有更深入的感悟。
  
  【课堂实录四】(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青蛙看海》)
  师:(出示:“青蛙跟着松鼠一级一级地往上跳,最后终于跳上了山顶”)这句话谁来读一读。
  (生读)
  师:在昨天的体育课上,体育老师与小朋友一起进行了跳台阶练习,你能谈谈当时跳台阶的感觉吗?
  生:开始时很轻松,可是跳了一层楼就累得不行了。
  生:我到后来腿酸得很,实在跳不动了。
  生:我跳第一层楼时轻轻松松,可跳到第二层就气喘吁吁了。
  师:是啊,很多小朋友跳了三层楼,都累得快喘不过气来了。而青蛙跳的这座山,最起码有几十层甚至几百层楼那么高,青蛙跳上山顶,真是太——
  生(齐答):辛苦了。
  师:谁再来读读这句话?
  (生读。很有味儿了)
  师:你从句子中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从“一级一级”“往上”这些词里能感受到青蛙跳台阶真辛苦。
  生:我从“终于”这个词感受到青蛙跳到山顶是多不容易呀,我也想读。(读得充满感情)
  (三)练习回生活中去,学以致用
  学习语文不仅仅是为了习得,更是为了用好语文。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这样有助于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形成。
  在学完《台湾的蝴蝶谷》后,让学生做做小导游,来向大家介绍介绍台湾名胜。
  在学完《蚕姑娘》后,让学生也养几条蚕宝宝,写写观察日记。
  在学完《狐假虎威》后,让学生排演课本剧。
  在学完《水乡歌》后,让学生也写写水乡小诗赞水乡。
  在学完《2008,北京》后,让学生搜集资料来了解新奥运。
  在学完《这儿真好》后,让学生学习小熊植树绿化的做法,并开展环保宣传。
  ……
  无论是在课堂,还是在课后,生活化的阅读教学给了学生巨大的收获,也给教学增加了强大的生命力。
  三、 在生活化的口语交际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口语交际旨在“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而这种倾听、表达、应对等综合能力的培养不是仅凭几堂口语交际课所能完成的,而是需要在平时的生活中不断锤炼。
  在课堂上创设生活化的口语交际场景是提高口语交际水平、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
  
  【教学实录】(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学会转述》)
  师:(创设情境)今天呀,有个小朋友生病了,没来上学,可是明天下午,我们班要举行树叶贴画比赛,要求大家带齐彩笔、胶水、剪刀、白纸和采集来的树叶。请你转告他。
  (生以打电话形式转告)
  师:你刚才听话一定很认真,听清、听懂了,所以才能说得这么好。
  (生以探病形式转告)
  (生到他家转告其家长)
  师:(评价后)大家想想在生活中,还有什么时候需要我们转告呀?
  ……
  除了创设生活化情境以外,口语交际内容也要与生活贴近,因为,口语交际只有联系生活实际时,才能发挥其所蕴藏的实践功能;口语交际只有向更广阔的空间延伸与拓展时,才能真正地实现其教学目标;只有在生活化的口语交际活动中,学生的综合能力才能切实得到提高和发展。
  陶行知先生说,最好的教育是“从生活中学习”,“生活教育,是叫教育从书本的到人生的,从狭隘的到广阔的,从字面的到手脑相长的,从耳目的到身心全顾的”。建构主义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应基于自己与世界相互作用的独特经验去构建自己的知识并赋予经验以意义。因此,只有把知识的建构建立在学生现有的经验基础上,知识才可以被同化、吸收。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塘桥中心小学】

从生活中来,回生活中去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