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59717

[ 吉祖霞 文选 ]   

对高效课堂的一点探索

◇ 吉祖霞

  传统教学模式最严重的弊端就是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怎样让学生学得愉快,学得高效,是每一位教师每天都要面对的问题。下面我谈几点看法。
  
  一、 磨刀不误砍柴工
  
  高效课堂追求的第一个境界是“活”,课堂上的每一颗心灵都应该是水中的鱼、空中的鸟,自由自在,随心所欲。可是真要让学生有这样的感受,教师就必须有过硬的专业素质和高超的教学技巧,这样才能引领学生在水中畅泳,在空中翱翔。我在教学《幽径悲剧》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先认真研读了教学要求,又翻阅了有关季羡林的一些资料,充分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弄清作者的意图,然后将文章仔细阅读十几遍,从学生的角度去思索他们对于教材的理解与困惑,以便于自己在教学中能做到有的放矢。虽然这样做下来耗费了我许多时间,但我觉得“磨刀不误砍柴工”,深入钻研教材,就能把握教材的尺度,灵活处理教材,弄清教什么、怎样教,进而在教学时做到厚积薄发、游刃有余。
  
  二、 柳暗花明又一村
  
  高效课堂必然是能吸引学生关注的课堂,它充分反映了学生对学习的主观愿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让学生在学习中伴随着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要追求这样一个目标,教师必须注重课堂的预设与生成。“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与生成是水乳交融、和谐共生的。精彩的生成源于高质量的预设。怎样的课前预设才能使课堂的生成更精彩呢?我做了这样一些探讨:(1) 设计追求新颖,亮点频现。比如在教学《口技》时,我抛开文言文常规的从字词入手的教学方法,先让他们听了一段精彩的口技表演的音频,看到他们惊叹不已的表情,我趁热打铁过渡到文本教学:“同学们,在我国清代有一位口技表演者,他的表演更是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你们想了解吗?”学生的激情一下子被点燃了,他们积极主动地去阅读文章,我再抓住时机将一些难懂字词释义出示在黑板上,这样学生对文章内容印象就比较深刻了。在接下来展开的教学活动中,师生的思维和文本不断碰撞,灵感的火花不断迸发,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兴趣盎然,师生都焕发出学习的智慧和生命的活力。(2) 启迪学生思维,绽放情感火花。在教《背影》一文中,我预设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一个普通的背影竟然让作者如此难忘?”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纷纷谈了自己的看法。有的说因为父亲没什么钱还去为儿子买橘子;有的说因为父亲爬月台的动作让儿子感觉辛酸;有的说父亲舐犊情深让儿子深受感动;还有一个同学哭了,他说他想起了自己日夜操劳的父亲。他的情绪影响了其他同学,我及时让他们也来说说自己生活中所感受到的浓浓的父爱。同学们畅所欲言,背影中发掘的深深的父爱,陶冶了学生爱亲人、爱生活的高尚情感。(3) 巧用无意注意,引发亮点闪现。在教学设计中,我注意从学生生理、心理所处阶段出发,灵活多样地采取多种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一种方法集中连续实施的时间不能太长,以免使学生感觉厌烦、疲劳而分散注意力。我常常会结合课文的特点和教学目标相机穿插小型的竞赛、故事讲解、美妙音乐的播放、精美图片的展示、课件的演示等,利用无意注意的手段,吸引学生以更好的姿态投入到要学习的内容之中,绽放智慧的火花。如教学《美丽的西双版纳》“竹楼映蓝天”一节,学生们阅读文本,我用多媒体将傣家美丽的竹楼图片展示出来,文字想象和图片实景相结合,更激起了同学们对美丽的西双版纳的向往之情,大家的学习兴致很浓。45分钟的课堂,我相信有了老师精心的设计和充满智慧的策划,必定会带给学生不一样的感受,我们也会在自己辛勤的创造性的劳动中品尝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
  
  三、 春色满园关不住
  
  高效的课堂不仅讲究“活”,还应“求实”。因为老师少讲了,所以要达到“实”的目的就必须让学生知道如何学、怎样学,进而学会要学的东西。小组学习是我在课堂上常采用的一种模式。首先分组,我借鉴了杜郎口经验,采用“异质同组”的方式,每个小组兼顾高、中、低三个层次。其次指定小组长,学习组长一般由学习能力较强的同学担任。小组成员间形成一个紧密的学习利益共同体。再次,我让组内成员间,同质的两两结成对子,异质的结成帮扶对象。最后我让小组间展开学习竞争。为了调动组与组之间的对抗、质疑,我总在第一时间进行“即时性评价”,评价知识点,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状态等。总之,只要有要求,就一定有评价。每一节课,哪怕是“复习课”,我也会评选出表现卓越的小组。小组学习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他们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成了积极主动的知识探索者。我通过兵教兵、官教兵,从而达到整体提升的目的。学习好的学得更有劲了,学习能力弱的得到了提高,又反过来促进了帮助者的提升,课堂既活又实,处处呈现出一片“春色满园关不住”的景象。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西场镇初中】

对高效课堂的一点探索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