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备的单一是制约小学生写作能力提高的一个因素。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整合资源,跨越时空,显现多彩画面,播放各种声音,再现生活场景。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笔者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刺激学生感官,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效果不错,提高了小学生的作文能力。
一、 现代信息技术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小学生对写作产生了兴趣,才能激起其主动参与写作的欲望。怎样激起兴趣和欲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突破时空的限制,将人、事、物等通过图画、文字、声音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给学生提供了鲜活、生动的形象和丰富的素材,更能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欲望,也解决了写作素材缺乏的问题。
小学语文第八册习作5要求描写一种奇妙的植物,教者从网上查找到许多奇妙植物的图片和文字简介,还下载了许多奇妙植物的视频,在作文课上播放给小学生看。让学生依据这些画面、文字简介以及视频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种植物来细细观察,学生在下笔写作时再也不觉得无话可说,作文的内容也充实了。
二、 现代信息技术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观察对于写作非常重要,没有观察就没有素材,没有素材就没有文章。
平时,大多数小学生对周围的世界熟视无睹,不留心观察,对同一事物更不会长期、连续地观察,一到写作时,就闭门造车,想当然,有时还会犯常识性错误。此时如果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学生平时没有观察到的内容呈现在眼前,以生动的图、文、声、像拨动他们的心弦,然后指导他们有意识地抓住特点,观察事物,他们就能如实记录,生动描述。
小学语文第十册习作1要求学生观察一种自然现象,把它的变化特点写出来。教者通过多媒体播放视频《雾的形成》,将雾形成的原因以及雾前、雾后的情景清楚地展示给学生。学生写得很具体,还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有的把雾比作绸带,有的说自己好像来到仙境……
写物、写景的顺序,源于观察的顺序。运用多媒体进行作文教学时,要指导学生随着图像的播放,按由远及近,从整体到部分,细致地观察。学生观察有序了,抓住了事物特点,就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 现代信息技术能有效地创设作文情境。现代信息技术能为小学生真实地再现与作文教学内容相应的情境,让他们得到深刻的印象、真切的感受,从而为写好作文准备了条件。
小学语文第十册习作4要求学生写一篇参观记或游记。为了让小学生写好作文,教者播放视频《新四军纪念馆》。小学生跟随摄像机的镜头走进新四军纪念馆,他们边看边听解说。清晰的画面、深情的话语仿佛把孩子们带回了那战火纷飞的年代。教者及时引导学生体验、感悟、倾吐、抒发。孩子们文如泉涌,一气呵成,不仅能把新四军纪念馆的位置、陈设等写具体,还能写出自己的感受。他们表示一定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将来把祖国建设得更好!
四、信息技术能有效地提高学生作文评价能力。以往的作文评改,教师往往采取一个人读,其他人听的方法。这样做效果并不理想。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作文的评改环节后,事半功倍,不仅方便、快捷,而且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上课时,教师将有代表性的学生作文投影到大屏幕上,引导学生围绕作文要求逐字逐句逐段地进行评改,增添、删除、调序、变换等修改活动都可以通过大屏幕反映出来,学生一目了然。精彩之处和欠缺之处可变换字体颜色或加上下划线,这样既使学生直观地感知了修改过程,又逐步掌握了修改作文的方法。这种集体修改,还可以集思广益,加强学生与学生、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有效地提高学生作文评价和修改的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响水县小尖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