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59728

  

借助假设,增强效果

◇ 唐苏萍 唐有泉

  假设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法,在阅读教学中,科学而合理地运用假设,可以提升阅读教学效果。
  
  一、 运用假设,理解词语
  
  词语的理解和运用、积累和内化,是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性工程。由于年龄小,小学生理解词语常常望文生义,运用词语常常就事论事。而合理运用假设,在学生出现错误时,巧妙点拨,能有助于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词义,正确灵活地运用词语。如:《埃及的金字塔》第一自然段中的“巍然屹立”“傲对碧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金字塔的宏伟。为使学生能准确理解,合理运用,一位教师这样引导:
  师:同学们,课文第一自然段中哪些词语写出了金字塔的宏伟呢?请大家认真朗读,圈画出有关的词语。
  (生朗读、圈画)
   师:请大家说说你所圈画的词语。
   生:我觉得“巍然屹立”这个词语写出了金字塔的“宏伟”。
   师:你能说说这个词语的意思吗?
  生:“巍然屹立”是高高耸立的意思。高高的金字塔当然宏伟啦!
  师:有道理。还有吗?
  生:我觉得“傲对碧空”这个词语也能说明金字塔宏伟。武林高手笑傲江湖,埃及的金字塔傲对碧空,多么宏伟呀!
  师:我们学校就有这样的事物,你能用这两个词语来描述吗?
  生:我们学校的善知楼巍然屹立,傲对碧空,很有气势。
  师:(故意夸奖)不错!
  生:巍然屹立、傲对碧空的陶情楼掩映在绿树丛中。
  师:(又是故意夸奖)好!(很快转折)能这样描述吗?同学们,请你们读读第三自然段,画出能具体说明埃及金字塔“巍然屹立”“傲对碧空”的句子。
  生:“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1千米的路程。”
  师:高146米多,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1千米的路程。真是“巍然屹立”“傲对碧空”啊!同学们,我们学校的善知楼、陶情楼几层?大约多高?绕它一周,大约要走多少米的路程?
  生:我们学校的教学楼4层,大约10多米高,绕它一周,大约要走200米的路程吧。
  师:那你们觉得用“巍然屹立”“傲对碧空”来描写我们的教学楼恰当吗?
  生:(摇摇头)不恰当,相比之下,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师:是的,那你们见到的哪些景物可以用这两个词语来描写呢?
  生:上海东方明珠塔。
  生:四川的乐山大佛。
  ……
  学生对“巍然屹立”“傲对碧空”容易片面理解,简单迁移。为此,在学生初步理解后,教者便借助假设,引导学生细读课文,让课文情境与迁移情境相比较,使学生具体而真切地感受到 “巍然屹立”“傲对碧空”的真实内涵,感受到 “金字塔”与“教学楼”之间的明显差异,从而懂得了“巍然屹立”“傲对碧空”的用法。
  
  二、 运用假设,感受人物
  
  小语教材中,描写人物的课文不少,此类课文的阅读教学,可运用假设,让学生暴露理解的偏差,进而予以针对性调控,帮助学生正确而真切地理解人物。如:《祁黄羊》一文写祁黄羊为了国家的利益,向晋悼公推荐中军尉的合适人选时,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表现了他大公无私的品质。如何引导学生走进祁黄羊的内心世界去体会他的崇高品质呢?一位教师在阅读中这样引导:
  师:祁黄羊想了想,他想了些什么呢?请联系上文回答。
  生:他可能会想,中军尉职责重大,关系到国家的安危,我一定不辜负悼公对我的信任,我要举荐一个能人。
  师:想了一会儿,祁黄羊想到了解狐。据资料说,(加重语气)解狐是祁黄羊的杀父仇人。此时,祁黄羊转念又一想。同学们,假如你就是祁黄羊,你会怎么想?
  生:解狐很有能力,可他是我的仇人,我举荐了他,家里人会反对的,别的人也会笑话我的。我要不要推荐他呢?
  师:祁黄羊的母亲要是知道他举荐仇人担任中军尉,一定会很生气,假如你是祁黄羊,此时你的耳畔会响起母亲斥责的声音吗?
  生:你不但不报仇,反而举荐解狐去做中军尉,你愧对你父亲的在天之灵!你太不孝了!
  师:朝廷中的官员和祁黄羊的左右邻居听说他举荐解狐,肯定会议论纷纷。假如你就是祁黄羊,你能想到朝廷中的官员或是邻居嘲笑的话语吗?
   生:祁黄羊真是太软弱、太可笑了!
   师:是的,在古代,杀父之仇不报是最大的不孝。(假装赞许)你们说得真好!那祁黄羊究竟有没有想刚才的这些问题呢?请从文中找依据。
  生:祁黄羊没有想到这些问题,因为第11自然段说“我压根儿就没去想他是不是我的仇人或亲人”。
  师:(点点头)是的,他压根儿就没有想解狐是他的仇人,那他想的是什么呢?
   生:他脑子里想的是哪个人有军事才能,可以担当中军尉这个重任,别的什么也没有想,一切私心杂念全抛在脑后。
  (其他学生发言略)
  为了引导学生感受解狐“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的可贵品质,教者特别强调了“解狐是祁黄羊的杀父仇人”,进而运用假设,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揣摩祁黄羊的心理,带学生进入“歧途”:想到解狐是自己的杀父仇人,想到母亲会斥责他是不孝之子,会想到朝廷官员或邻居嘲笑的话语。让学生认识到一个平常的祁黄羊。在此基础上,教者又故作赞许。当要学生从课文中找出自己说话的依据时,学生才恍然大悟,推翻了先前的猜想,这就使他们真正认识到一个不平常的祁黄羊,一个高尚的祁黄羊,一个伟大的祁黄羊!这样的引导,有深度,也有厚度。
  
  三、 运用假设,领悟技巧
  
  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感受语文学习的快乐,形成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这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而对小学生而言,感受语言魅力,领悟写作技巧,是阅读教学的难点,他们在说写活动中,遣词造句、构段谋篇往往简单化、程式化。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而阅读教学中教者忽视写作方法的感悟是重要原因之一。为让学生真正形成运用语言的能力,需重视文本写作方法的把握和迁移。小学生理解能力有限,写作方法需在具体的言语实践中,才能真正被理解并内化。为此,可运用假设,促学生感悟。如:《“番茄太阳”》一文向我们展示了明明的天使形象。明明虽然双目失明,却懂得关爱和帮助别人。她美好的爱心感动了“我”。文中有这么一段感人的话:“她的小嘴呼出的温热气息拂过我的面颊,我的泪哗地一下子流了下来。”这句话凝练而丰富,但学生往往难以理解,一位教师这样引导:
  师:“她的小嘴呼出的温热气息拂过我的面颊,我的泪哗地一下子流了下来。”这句话写得真好,你想用哪些词语来描写作者那时的样子?
  生:泪流满面、泪如雨下、泪如泉涌。
  师:多么善良的孩子,这是多么令人感动的悄悄话呀!虽然有些幼稚,可这是一颗可贵的童心!作者怎能不感动呢?明明天真善良、充满爱心的话语真让作者感动!作者会怎么说、怎么做呢?文中没有写出来,我们来写一写吧!
  (生动笔写后交流)
  生:明明,我不要你的双腿,但我等着有一天,你的眼睛好了,好好学习,将来当个医生,治好我的腿病。
  生:“明明啊,你太天真了。有你这份爱心,阿姨我知足了。我为有你这个朋友而感到高兴。是你给了我生活的勇气,是你给了我生活的力量!我真的要谢谢你!”说着,我情不自禁地捧起明明的头,用我热乎乎的脸紧贴着她的脸。
  师:这段文字描述了一幅多么感人的画面啊!真是奇怪,作者为什么不这么写呢?请你们把这段话放进去读读,比较一下哪个表达的效果更好。
  (指名朗读后引导发表看法)
  生:我觉得还是不要写的好,这样可让读者去想象。
  生:我也觉得,如果写出来,那么就有点太老套了,没有新意。
  生:事实上,里面包含的画面还有很多,并不是我们所能全部想象出来的。作者这样写,就能让人去自由想象画面。
  师:是啊,作者这么写给读者一个想象的空间,让人回味无穷,正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一切尽在不言中”啊!这一点,我们今后在写作文时值得借鉴。
  这样运用假设,为学生提供了练习说写的机会,而且与原文比较后,课文语言的魅力便一目了然。这样的语言训练、这样的语言品味、这样的语言迁移,比起简单的讲述、抽象的概括,不知要强多少。长此以往,学生就能真正感受到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感受到语文学习的无限乐趣。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兴市襟江小学】

借助假设,增强效果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