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语文课堂“读”领风骚,还语文教学的本色?这是难度很大的问题。细品名师们的课堂,也许能让我们悟出点什么。窦桂梅老师《林冲棒打洪教头》与武凤霞老师《渔歌子》的设景入情地读,虞大明老师《梦想的力量》里的速读浏览,于永正老师《番茄太阳》《高尔基和他的儿子》及孙世梅老师《凤辣子初见林黛玉》里老师的范读引领……在听课老师以及孩子们的眼前展现出无限风光。
我想以窦桂梅老师的教法为例来展示这种“读”的魅力。她每一次的课堂展示总是令我们惊喜不断,不必说那大气磅礴的教学气势,也不必说师生关系的和谐默契,单是从教学中传达出的新理念就已令我们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我印象很深的是她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教学时,她以说评书的语调,借“话说”导入新课,然后用朗读引领学生感悟课文:
众人来到堂前空地上,洪教头要与林冲打斗一番。
师:先来看洪教头是怎么做的?放声读出来,你可要看准了,洪教头先是(引说:脱了衣服,拿起一条棒掂量一番,独自耍了一阵,然后喝道:来!来!来!)这叫“摩拳擦掌”。(生:来!来!来!)再快一点,(来!来!来!)且看洪教头干嘛?(耍了一阵……)这是“炫耀”。(生:来!来!来!)这叫“挑衅”。(生:来!来!来!)还可以是?(生边做动作边说:来!来!来!)这可是“喝道”!(生:来!来!来!)前两个字连在一起,(生:来来!来!)后两个字连在一起。(生:来!来来!)可能从低到高,(生:来!来!!来!!!)从高到低,胜券在握。(生:来!!!来!!来!)朗读着落之处,你读出了洪教头怎样的性格特点?(骄横、无礼、狂妄)面对如此挑衅,林冲只说三个字(请教了),一个句号。(生:请教了。)如此谦逊,无可奈何,只好说(生:请教了。)受到如此侮辱,还不忘知礼(生:请教了。)……
一句“来!来!来”,学生在老师的引领点拨下,读出了万种风情,读出了盎然情趣,读出了无穷韵味。似风过竹林,浑然无迹;如高手过境,踏雪无痕。无需教师的讲解评论,学生已在朗朗的读书声中懂得了林冲的“谦虚”“知礼”,明白了洪教头的“狂妄”“骄横”“无礼”。窦老师以她成功的课堂实践证明了“朗读是理解,更是发现”这一阅读要领。朗读真好!于漪说过:“学语文,首先把课文读好,才能体会语文味,真正感受语文。课文读好了,说话就流畅了,写文章就有顺序了。”
当然在朗读中,如何让孩子带着思考读书更为重要,思读、品读、悟读更应成为我们阅读课堂的重要手段。找一个什么样的切入口提挈全篇?如何体会句中关键词?薛法根老师给我们做了榜样,他教学《桂花雨》时,紧扣一个“香”字品读文本,引领学生从缤纷的桂花雨中读出了淡淡的乡愁;“一路花香”读出了“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味。特级教师张伟在引领学生理解“尊严”的内在含义时,以“成功靠什么”为切入点,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在静静的思考中感悟“尊严”的丰富内涵。
书声琅琅的课堂才是真正的课堂,真实的课堂;那充盈着稚嫩的童音的课堂更是智慧的课堂、人文的课堂。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市第一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