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59719

[ 徐小红 文选 ]   

小学语文开放式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 徐小红

  在小学语文开放式教学中,学生是学习者,是主体,教师起辅导作用。在辅导学生的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并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此就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实现自身的转变。
  
  一、 开放的教师定位
  
  小学语文教师的定位,表明小学语文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身份、位置,以及与之相关的行为规范。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指导者。在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老师作为学生主要知识来源的角色已经发生变化,老师不再是唯一,甚至已经不是主要的知识来源,小学生也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包括互联网获取大量的知识。 “教师和学生之间要建立一种新的关系,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从此不再主要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这样的变化,要求小学语文老师将工作的重心转变为督促和指导学生从小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尤其要培养在海量信息中筛选知识的能力,授之以渔而非传统的授之以鱼,使小学生真正掌握语文学习的技能。
  (二)教材开发者。在过去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的主要工作是照本宣科。新课程理念则要求教师也要参与到教材的开发中来。小学语文教师要依据具体情况和学生的心理对教材进行适当编排,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挖掘语文教材的内涵与外延,开发各种有效的教学资源,将课本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三)教学合作者。小学语文开放式教学的要求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教学内容的开放。教学内容不再仅仅限于传统的语文课本,教师要承担起合作者的责任。具体说来:
  第一、进行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
  第二、语文教师要与家长多沟通合作。
  第三、语文教师要和社区紧密合作。
  (四)教学研究者。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的革新,要求小学语文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要随之改革,以适应其发展。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想让教师的工作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成为一种单调乏味的事情,那就应当引导教师从事教学研究。小学语文教师要应对挑战,就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教学水平,下大力气进行教学与研究,不断反思自己的实践,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实现向“专家型教师”的转变。
  
  二、 更新教育观念
  
  (一)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开放的教学观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具备开放的教育时空观和开放的教学交往观,具体说就是:
  1. 开放的教育时空观。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以及开放式教学的基本特征,对传统的教育时空观提出了挑战。学校、教师并非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教师应树立多维、开放的教育时空观,打破过去那种把课堂看做唯一授课场所,把教科书看做唯一课程资源,把教师看做唯一知识传授者的狭隘观念。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学生身边有丰富的课程资源。将视野扩大到自然、社会、家庭,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语文中体验生活。未来社会需要学习型人才,拥有学习能力,做到终身学习。教师要突破学校教育才是正规教育的观念,树立终身教育思想,不能将眼光仅限于学校,而要从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学生的未来负责。
  2. 开放的教学交往观。小学语文开放式教学需将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有机统一,其实质是交往与互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形成“学习共同体”。学生的教师和教师的学生不复存在,存在的是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教师不再仅仅教,而且也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过程中,也同时在教老师。
  (二)开放的师生关系观。我国传统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单向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教师处于主动地位,“师道尊严”导致学生在师生关系中产生被动性与消极性。小学语文开放式教学强调人人参与、师生平等,建立民主、平等、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要学会理解。小学生是发展中的个体,对其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教师要有包容的心态,要民主平等地对待学生,尤其要包容学生的缺点,对学生的不足和缺点进行正确指导。小学语文教师要学会交往,在开放式课堂上,教师要放下架子,与自己的学生同学、同玩,知学生所知,想学生所想,开启学生的内心世界,改正不利于学生发展的不良习惯,让学生主动地开展学习。教师还要学会欣赏,要发掘小学生学习的潜能,对学生的积极表现和行为,要真诚地赏识、激励,一句话、一个眼神、一朵红花,都能让学生兴奋激动,兴趣高涨。
  
  三、 提高教师素养
  
  现代信息条件下,衡量教师水平的标准日益多样化,掌握知识的多寡已经不是唯一的标准,必须在综合素质方面不断提升,以满足开放式教学的高要求。
  (一)知识素养。小学开放式语文教学的特色之一是教学内容的开放性。走进社会,走进生活,涉及许多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因此要求语文教师要树立符合时代精神的新的知识观,具备更高的知识素养。
  1. 拥有综合而开放的文化科学知识。小学各学科大都具有基础性、综合性,各科之间联系较密切。所以小学语文教师除了要具备一般的汉语文学等文字基础知识外,还需学好一两门其他学科。开放式教学要求教师具备宽泛的知识视野,拥有当代科学与人文基础知识,对当代社会文化的发展保持关注。这既能丰富教师自身的精神生活,又能开拓学生的眼界。
  2. 拥有先进而科学的教育研究知识。马卡连柯曾说:“我非常重视教育理论,离开教育理论,我是不能工作的。”语文教师要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创设教育情境,促进学生发展,需具备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研究方法、现代教育理论等方面的知识。教师在教学中要运用这些知识,把握语文教学与学生发展的基本规律,了解教育目的及其价值;掌握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和知识建构理论,了解学生语文学习的困难和特殊学习需要;对出现的问题做出科学合理的解释和处理,对经验做出理性的反思。新课程实施三级课程管理,提倡集体研究、共同开发,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实行开放式教学还要以校为本,立足校本研究,发挥群体智慧,开发课程资源,实现共同成长。
  (二)技能素养。语文教学作为专门职业,需要很强的技能素养。语文开放式教学则要求教师具备最新的技能素养。
  1. 对教材教法有独到认识。小学语文教师要学会甄别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模式。要用教学内容吸引学生,对教材精细加工。小学语文教师要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作出合理安排,对教材传达出的理念作出正确的诠释。要对教材进行正确评价,教师要学会从学生的角度认识理解教材,根据学生的要求和兴趣来选择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避免教材的不足与缺点。教师根据自身的心得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心理,结合相关教育理论,对教材进行重新构建,设计出适应学生需求的教学方案,使语文课丰富多彩,轻松有趣。在选择教学模式时,首先要对教学方式有正确的认识;其次要对现实教学情况有正确认识,根据自己的特长和个性特点以及对教学对象、教学任务的认识,精选适宜的模式,因时因地制宜,实现教学模式的具体化和教学成果的高效化。
  2. 努力具备创新素质。培养小学生创新精神,是小学素质教育的重头戏。语文开放式教学是以素质教育为基础的教学,因而它必然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具备创新素质。
  首先要具备创新教育的理念。对学生的教育重心从知识转变为能力,尤其要着重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筛选知识、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师要革新传统僵化的教学方式方法,创造情境和条件让学生进行独立创造。小学语文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指导学生联想,发展求异思维,创造性解决问题。
  其次小学语文教师自身要具备创新教育的技能。要勇于质疑,不畏惧权威,敢于挑战权威。要打破对权威的盲从、迷信,并将这种批判精神带入教学,影响学生,让课堂成为思维碰撞的场所,让大家在自由的气氛中质疑、探究与讨论。要善于提问。创新源于问题的提出,但小学生不善于提出问题或提出的问题质量不高。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教师善于创设有价值、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展创新思维和能力。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孔子曾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小学语文教师要把学习与思考并重,小学语文教学要启发学生思维,语文教师更应如此,要永葆对新事物的激情、对新知识的渴望。
  具备了上述综合素质的小学语文教师才是符合开放教学要求的教师,才能真正融会贯通小学语文的开放式教学,从而将小学语文的开放教学落到实处。
  小学语文开放式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反映了崭新的教学理念,它要求广大小学语文教师保持开放的心态,兼收并蓄。其意义在于可以把学生的学习与新鲜的生活结合起来,将书面语文知识融入到具体的学科中,使小学语文课堂变得丰富多彩,让学生在感受趣味性的同时学到知识。
  
  【参考文献】
  ①钟启泉、王荣生:《语文教学的内容与目标的达成》,《语文学习》,2004年第1期。
  ②周庆元:《21世纪中国语文教育的全方位突破》,《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6年第3期。
  ③邓方:《建构主义与语文教育》,《语文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1期。
  ④杜荣心:《素质教育呼唤作业的开放》,《语文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2期。
  ⑤周春琴:《论语文教学内容的开放性》,《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4期。
  ⑥沈寿鸿:《开放式语文教学实践刍议》,《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5期。
  ⑥黄燕鹏:《语文课堂中的开放式教学》,《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6期。
  ⑧赵振民:《谈新课标下语文教学的开放》,《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6期。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便仓小学】

小学语文开放式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