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59751

[ 许漪 文选 ]   

谁让“跳蚤”变成了“爬蚤”?

◇ 许漪

  有这样一个实验:科学家把跳蚤放在桌子上,跳蚤迅速跳起,跳的高度均在其身高的100倍以上,它堪称世界上最善跳的动物。后来,科学家在跳蚤的头上放了一个玻璃罩,跳蚤每次起跳后都能触到玻璃罩。连续多次后,跳蚤终于改变了起跳高度以适应环境,而且每次跳跃总保持在罩顶以下的高度。接下来,科学家逐渐降低玻璃罩的高度,跳蚤都在碰罩后主动改变自己的起跳高度,最后玻璃罩接近桌面,此时跳蚤已无法再跳了。于是科学家将玻璃罩打开,再拍桌子,跳蚤已经不会跳,变成名副其实的“爬蚤”了。
  跳蚤可悲乎?我脑海不禁茫然一片。继而又心生疑窦:我们整齐划一的教育,是否会培养出一只只“爬蚤”呢?
  不由地,我的思绪又回到了三年前的一天。那天是武鸣同学休学离校的日子。为此,我在办公室里着实难过了一天。不是因为我的不舍,而是因为他休学原因的别样。
  武鸣刚来我们班级的时候,她母亲就恳求我多帮帮武鸣这孩子,说他语文成绩很差,希望我多提问他,有时间多辅导他。
  责任重大,老师责无旁贷。我对武鸣的母亲说:“帮助孩子提高成绩,是我的职责啊,你放心。”武鸣的母亲走了。
  武鸣真的是个不错的孩子,守纪律,团结同学、尊敬老师,学习习惯很好;还会画一幅幅色彩优美的风景画,他母亲在孩子开学时还给老师出示了武鸣同学绘画获得的奖状呢!
  令人遗憾的是他语文学科比较薄弱,写不出一篇像样的习作来。
  按照家长的要求,我答应课余时间给孩子辅导。中午休息时间,我把武鸣叫到办公室辅导;傍晚放学,其他老师把武鸣带到我办公室辅导;双休日,我把武鸣叫到家中辅导。
  为了兑现承诺,我放弃了休息,课余时间全身心地扑在孩子身上。半学期下来,武鸣的语文成绩终于有了点小进步, 让人难过的是,这段时间里,武鸣和我一样,没有好好地休息过一天,没有度好一个双休日。原本应该是个轻松快乐的童年,却变得异常沉重。令人更加遗憾的是,几个月下来,武鸣的绘画荒废了,找不到以前的艺术感觉。
  我找到武鸣的母亲,问是否可以不要再给武鸣补下去,给他空间,让他慢慢成长?他母亲没有采纳我的建议。 发展到后来,武鸣对学习产生了恐惧感,厌学了,医生建议休学疗养。
  这时他母亲才后悔莫及。武鸣不但没有把语文学科学好,还偏废了其他东西。
  这不正是“跳蚤”变成“爬蚤”的可悲案例吗?跳蚤并非丧失了跳跃的能力,而是由于一次次的受挫学乖、习惯以致麻木了。最可悲的是,玻璃罩已经不存在了,它却连再试一次的勇气都没有了。玻璃罩潜意识地罩在跳蚤的心灵上,行动的欲望和潜能被扼杀。而武鸣的母亲根本就没有看到武鸣绘画的高度,逼迫孩子一次次冲刺语文成绩,强烈地损耗着孩子的自信心,导致最后武鸣连学习其他东西的信心都没有了。
  我还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一次动物世界举行比赛,主持人不管三七二十一,把鸭子和兔子划在跑步一组,把鸡和鹅分在游泳一组。这样的比赛注定是失败的。因为鸭子、鸡天生就不是跑步健将和游泳高手,这不是强人所难吗?哪里是因材施教?武鸣同学,也许他语文智力发展真的迟缓,但我们不能强迫武鸣和其他同学一样啊,这是违背教育理念的。
  这是多么可怕的现象啊!众所周知,人的不同个性是构成人类社会的元素。而社会的发展,又需要人们具有与之相适应的个性。有现代化意识的健康个性,是决定21世纪我们中华民族的活力、前途和希望的关键。
  而让人担忧的是,武鸣的故事不是纯粹的单个现象,审视我们的教育教学,这样的“武鸣”不是每天都在出现吗?不管什么样的孩子,是艺术家、科学家还是发明家等等,一概不论,都得俯身在分数的起跑线上,衡量他们的唯一标准就是考试成绩,其他的不在关注范围之内。这岂不是抹杀孩子的个性和发展?
  呜呼!究竟是谁把“跳蚤”变成了“爬蚤”?
  
  【作者单位:江苏省泗洪育才实验小学】

谁让“跳蚤”变成了“爬蚤”?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