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课程改革最基本的理念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核心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此,就要真正以人为本,营造和谐氛围;方法灵活,注重能力培养;尊重个性,激励创新精神。
[关键词]以人为本;培养能力;激励创新
新课程改革最基本的理念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核心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此,作为一名普通的高中政治教师,我深切地感受到:要想使政治教学取得突破性进展,使这次改革达到最佳的效果,就必须构建好新课改下的政治课堂。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关键环节,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舞台,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战场,对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政治课堂气氛沉闷、模式单一,严重脱离了现实生活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及能力的培养,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这样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人才缺乏个性和创造性,这样的人才既不利于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更不利于国家的繁荣富强。因此,要想改变这一现状,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合格建设人才,就必须在重视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特长、能力和创造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而所有这一切要想实现,都必须充分发挥好课堂教学的功效和作用。那么,如何才能构建好新课改下的政治课堂,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呢?笔者主要从以下几点发表个人的看法。
一、以人为本,营造和谐氛围
这次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就是以人为本,促进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作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为此,在课堂教学中就要彻底改变那种教师唱独角戏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让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活动,自主进行问题探讨和研究,在轻松、愉快、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
而要想营造这样的课堂教学氛围,创造一个师生之间互动、和谐、共同发展的园地,就要求教师要富有爱心、富有激励精神;要用微笑去感染学生,用趣味去带动学生;要富有激情,善于激发、赏识和鼓励;要置身学生之中,增强亲和力。在这样和谐美好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人格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健康成长和提高升华,学生的思想也会在潜移默化中日臻成熟和完善,学生充分享受着学习的乐趣和生命的温馨。
二、方法灵活,注重能力培养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主张两种观点,即“教有定法”和“教无定法”。所谓“教有定法”,就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遵循教育的规律性,从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认知的规律出发,采用教学方法。所谓“教无定法”就是教学方法要根据教学实际、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灵活多样,变化多端。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参观法、练习法等等;还有愉快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尝试教学法、成功教学法等。我们只有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多种教学方法交替使用,经常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热情,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在这次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中,着重强调了改变课程实现过程中被动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从该目标中我们不难看出,新课程改革不仅重视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着眼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整体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基本的政治观点和政治理论知识,同时要把传授知识作为手段和载体,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把学生真正培养成为未来社会需要的具有参与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科学创新精神和较强创新实践能力的人才。
三、尊重个性,激励创新精神
由于不同的学生,拥有的知识结构不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同,因而所具有的风格和特征也不尽相同,几乎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兴趣、爱好和与众不同的一面。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对“待优生”而言,学习上更应注重课本基础知识,课堂上尽量让他们回答比较容易的问题,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同时要多给予肯定和鼓励,让他们在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和赏识中找回自信,鼓足前进的信心和勇气;而对于“优等生”,学习上除课本基础知识之外,更应注重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课堂上尽量让他们思考、探讨有一定深度的问题,这样既能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又能防止骄傲心理和自满情绪的产生。
总之,要想真正地贯彻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呵护与众不同的独特见解,重视个性发展,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从而使学生在教学参与中经常闪现出创新的浪花和创造的涟漪。
参考文献:
[1]《教学方法概论》(河大出版社)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作者简介:靖向荣,河南新密实验高级中学,研究方向:中学政治课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