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言表达能力是人最基本、最重要的技能,对高职学生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语言表达能力教育是高职院校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但是高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现状却不容乐观,高职教育在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需要加以改进。作为我院七项技能之一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模式改革迫在眉睫。
[关键词]语言表达能力;高职学生;工作过程系统化
在现代社会,人们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也日益增强,好口才越来越被认为是现代人所应具有的必备能力。 美国人在20世纪40年代把“会说话、金钱、原子弹”看作是在世界上生存和发展的三大法宝;60年代以后,把“会说话、金钱、电脑”看成是最有力的三大法宝。“会说话”一直独冠三大法宝之首,足以看出会说话的作用和价值。
教高[2006]16号文件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这是与21世纪职业环境下的人力资源需求相适应的。同普通高校相比,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更注重于技能的培养,而语言表达能力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技能。
教育部周济部长说过:“高职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因而直接决定学生就业竞争力的语言表达能力是高职学生必须强化的能力,高职学生的语言能力教育不是可有可无的问题,应引起高职教育工作者的足够关注和支持。
一、语言表达能力的构成
语言表达能力由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语言能力组成。
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也就是口才,就是将自己的思想、观点、意见、建议用最生动、最有效的表达方式传递给听者,对听者产生最理想的影响效果的一种能力。口头语言能力根据其使用场合或环境的不同,一般有生活口语能力、学习口语能力、职业口语能力和艺术口语能力等多种。其中,职业口语能力又可分为一般工作交际交流口语能力和特定的规范职业口语能力两类。
书面语言能力,主要包括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书面语言的再创作能力 (即编辑、修改、加工能力)等。
二、高职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现状分析
目前,高职学生的语言能力存在普遍低下的状况(以我校学生为样本进行分析),主要表现为如下两种情况:
1.口头表达能力差
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首先需要展示的才能就是“说话”,用人单位首先向你提出的可能就是“为什么要到我们单位应聘说说你的想法和情况”等问题。即使遇到再有才华但不善于口头表达的毕业生,用人单位也会认为这是一个缺陷。
我系曾经举办过一次“模拟招聘会”,期间我问一名应聘的学生“你觉得自己有什么优点可以胜任这个职位。”这位学生支支吾吾,断断续续的说“我……会电脑”。通过了解,有相当多的学生在此次模拟求职过程中不能将自己的观点、意见或建议,通过清晰、有力的传递方式告诉主考官,不能展示出自己的风采。
2.书面表达能力差
我担任过应用文写作的教学任务,这门课讲的很吃力,学生看似什么都听懂了,但是一旦动手写作,错误五花八门,有的学生不会写请假条,不会写公文,不会写求职信,写文章“一逗到底”。中文程度最好的文秘专业、新闻专业的学生不会写公文的现象也比较常见。浏览学校内张贴的海报,错误也不在少数,比如错别字、语病、词不达意、不符合文体规范等等。
学生毕业之后动手写东西的机会是非常多的,比如求职书、启事、申请等等,书面表达能力差这一缺陷对大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三、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方法
1.运用“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理念进行项目课程开发,教学做一体化,完善培养体系
教高[2006]16号文件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高职院校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课程要进行“工作过程系统化”改革,进行项目课程开发,一方面提供给学生更多的选择,一方面科学地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培养。
这一课程应包括基础语音和实用口语。基础语音的课程以普通话教学为主,主要纠正学生发音;实用口语可根据学生的专业及社会需求开设专题课程,进行任务驱动的项目化教学,设置工作情境,比如面试求职、竞选演说、日常交际、商务谈判等。让学生走出校门,参加一些企业招聘会、毕业生就业洽谈会等,或指定一部分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企业招聘会;也可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演讲比赛、朗诵比赛、辩论会、知识竞赛、选拔校园节目主持人、播音员比赛等。通过这种教学做一体化的方式使学生练有所得,得有所用。
2.加强相关课程的设置
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与大学语文、写作、演讲与口才等语言类、人文类课程关系密切。目前,我院关于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是这样的:把普通话课程作为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方法,但是普通话标准与否并不意味着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只有文秘专业开设有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课程,其他专业基本上把它们封杀了。一方面我们希望学生具备较强的语言能力,但另一方面却忽视了相关课程的设置,这对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
3.改革教学方法
目前我院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即普通话教学主要采取 “注入式”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讨论、习题、实验、实习等,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一言堂,照本宣科,把教学大纲规定的知识内容单向地灌输给学生,而不问学生接受如何,如同“填鸭”。高职教育应突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变成了学习的主人,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或答疑解惑者。
第一.技能实践教学法
任何技能都是靠实践锻炼出来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也不例外。在教学中把活动课程引入教学中,比如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朗诵比赛、演讲活动、读书心得交流会、公益宣传活动、专题讨论会、主持人选拔比赛、竞聘答辩等等。这些活动的开展,把高职学生的语言学习由单纯接受式转变为自觉探究式,学习活动由课堂延伸到课外,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觉主动性,激起学生对口才表达的重视及参与兴趣,提高他们的说话能力、思维能力、联想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感到学习既有压力又有动力,使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第二.加强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
利用课件进行多媒体教学,改变黑板加粉笔的教学状况,不再以照本宣科的方式进行教学。运用多媒体,可以创设说的情景,激发学生说的兴趣,拓宽说的内容。比如安排学生赏析古今中外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哲学家、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等精彩的口才资料,观看国际大专辩论赛的录像、CCTV主持人大赛的录像等等。
第三.任务驱动团队学习
任务驱动团队学习模式是将任务教学法与团队学习法有机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开展任务驱动团队学习活动,能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根据课程教学的计划安排,将学生分成若干行政小组,安排“团队学习”任务,如小组辩论赛、演讲比赛、角色扮演等。
第四.每节课给学生自我展示的五分钟
将每节课开始的五分钟作为学生展示自我风采的舞台,可以按照学生座次安排1-2名学生即兴演讲,可以朗诵一首诗、一篇散文,可以读一则新闻,可以讲一个小故事、小笑话,借此锻炼学生的口才和勇气。90后的学生个性十足、不甘人后,在这个小任务的驱动下,他们会非常积极的准备。我正在10级新闻班中施行这个办法,学生非常踊跃,表现令人满意。
高职教学改革如火如荼,语言表达能力作为我院的七项技能之一,只有遵循“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理念设置课程,才能适应社会需求,受学生欢迎,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黄国文.交际能力与交际语言教学.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浅谈加强高职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中国知网 www.cnki.net
[3]陈静.职业院校普通话教学方法改革与实施[J].职业教育研究.
[4]杨世会.学生书面表达之我见[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作者简介:毛艳青(1982—)女,商丘科技学院文化传播综合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文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