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1年第1期 ID: 152518

  

运用新兴媒体开展统战工作的新思考

◇ 高国富 罗艺

  [摘要]通过对新兴媒体的解释,分析新兴媒体对统战工作的影响,并最终就如何有效利用新兴媒体,加强统战工作提出了四项建议,以期对新时期、新环境下的统战工作有所裨益。
  [关键词]新兴媒体;统战工作;思考
  
  新兴媒体的出现导致统战对象的思想活动日趋活跃和多元化,使得统战工作过程更加复杂。同时,新兴媒体也为统战工作提供了新的的手段。因此,统一战线工作应该与时俱进,积极努力的利用新兴媒体,兴其利避其害,在塑造良好舆论、引导社会舆论使之更好地为统一战线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新兴媒体的的内涵
  1.何为“新兴媒体”
  新兴媒体(New Media)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它是指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1]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如数字电视、直播卫星、移动电视、楼宇视屏、手机电视、电子报、博客(blog)、网上即时通讯群组、对话链(Chatwords)、虚拟社区、搜索引擎、简易聚合(RSS)、电子信箱、门户网站等等。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比较热门的新兴媒体不下30多种。
  2.新兴媒体的特征和优势
  第一,传播时空的无限性网络媒体在传播时间上具有自由、快捷的特性,可以做到随时发布各类新闻。近年来,在国内外许多许多重大新闻特别是突发性新闻报道基本都是互联网站首先报道出来的。譬如,今年上海世博会等焦点事件的播报,主要是通过互联网(包括QQ)、数字电视、手机信息等新兴媒体来实现即时更新和报道的。而且网络传播本身易于检索,特别是大时间跨度的检索,可往复性的特点优于传统媒体。网络媒体传播空间不分地域、没有界弧,这是传统媒体望尘莫及的。网络媒体在新闻和信息容量上也具有无限性。他所具有的海量信息,是任何传统媒体所无可比拟的。由于信息储存空间的优势,借助于搜索和链接功能,网站做新闻,可以比任何传统媒体做的更丰富、更饱满、更精彩。
  第二,传播方式上的多样性网络媒体可以做到单项传播、双间(编者和读者之间)甚至多向(编者和编者之间、读者和读者之间)传播,信息的传播具有很强的交互性,可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于一体,进行多媒体传播。在网上,也可以依己所好,订阅自己喜欢看的新闻类别、邮件列表,定制自己喜爱的页面风格,提供了各种真正个性化的服务。[2]
  第三,传播内容上的透明性在以网络媒体为主导的新兴媒体中,一个人的意见会以及其低廉的成本迅速被其他人获知,任何人可以随意发表自己观点和想法,无论对错与否,其他人没有办法去左右和抑制其表达思想的行为,更不能完全封杀其发表的内容,事实的真相更具有透明性。因此,在新兴媒体环境下,一些民意和思想只能积极引导,而不能靠传统手段强制性的封杀,更不能靠捏造扭曲事实真相。
  第四,传播者的广泛参与性DV、手机摄像等信息采集工具的普及让公众拥有了便捷的信息采集手段。3G手机技术与博客等互联网信息发布技术的普及让公众拥有了便捷的信息发布平台。公众进入新兴媒体的门槛相比传统媒体大大降低,甚至是“零门槛进入”。这使得“自媒体”实现的可能性大增。从点对点的发布到多点对多点的传播.从媒体向公众的“披露”到公众对公众的“盛传”.一个以公民参与、公民报道、公民传播为特征的公民共享信息现象正在勃然兴起。[3]哲学家利布林曾经指出: “只有拥有媒介的人才会有言论自由。”现在以互联网和移动通信为基础和代表的新兴媒体发展几乎可让所有想拥有媒介的人拥有自己的电子新媒介。
  二、新兴媒体对统战工作的影响分析
  1.新兴媒体对统战工作的积极影响
  首先,新兴媒体使统战宣传工作形式多样化。新兴媒体传播信息与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报纸、刊物)传播信息的区别是,受众者在接受信息的时候由被动变主动。因为新兴媒体具有交互性、网络性,个人或组织可以完全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想法,“出版”自己的言论,或者匿名与人沟通、交流、发表自己的观点,这种互动关系的虚拟性,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带来了思想的多元化和复杂性,给我们统战宣传工作舆论管理、舆论监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新兴媒体所具有的吸引力、生动性和广泛性,又给我们统战宣传工作创造了新的形势,丰富了我们的宣传手段,增强宣传思想工作的辐射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其次,是新兴媒体使统战宣传工作功能多样化。新兴媒体没有国境线,打破了信息交流的空间限制,人们在任何一个地点享受信息资源的共享。新兴媒体拥有着同步交流、信息检索、现实虚拟等广泛的功能并应用到人们的生活中,无疑给统战宣传工作的发展创造了机遇。新兴媒体是现实社会各种思潮的映像窗口,它为我们掌握舆情民意打开了一扇门,可以有效提高我们宣传统战思想工作的针对性。新兴媒体的交互性可以促进我们统战宣传工作成员之间的交流,相互学习、资源共享,共同提高工作水平;新兴媒体的虚拟性可以使我们最真切地感知受众者的内心世界,为真诚交流创造了条件,统战宣传工作成员在网上可以脱去职业装,与受众者平等交流,削弱受众的逆反心理,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从而增强统战宣传工作的针对性、说服力和感染力。
  最后,新兴媒体使统战宣传工作效果有效化。新兴媒体传播新闻、信息极为便捷,即时播放、滚动播放和24小时全天播放,提高了新闻的时效性和传播速度。这为统战宣传工作创造了条件,统战新闻、信息可以在第一时间里宣传播给受众者,建成的各级统战部网站可以及时更新信息、互相传播、资源共享、形成合力,使得统战的宣传面更广、速度更快、容量更大、效果更好。
  2.新兴媒体的负面影响
  网络媒体越来越具有开放性和低门槛的特点,使任何公众和群体均能拥有使用权,可方便地在网络上发布在传统媒体上难以发的信息。目前全球已有12亿多网民,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信息的采集者和传播者。互联网在公共信息沟通、化解社会矛盾方面,具有自身独特的功能和巨大的作用。但是如果被别有用心的坏人所利用,对统战工作也会造成相当的危害。
  譬如:反对势力利用电子邮件、网上博客、网络论坛、即时通讯等发送大量含有虚假信息、反动言论的内容,以达混淆视听的目的,对统战工作是极为不利的。如 “法轮功”等敌对势力通过网络论坛,极力编造、传播与汶川地震有关的多种谣言,如宣称抗震救灾款被挪用等等,使部分群众信以为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4]
  三、有效利用新兴媒体,加强统战工作
  1.利用新媒体的宣传,强化统一战线
  新兴媒体要大力宣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基本特征、重要原则和主要任务,从而增强统一战线的力量。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构建统一战线的和谐发展,持之以恒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筑牢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宣传,努力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同时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发展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新兴媒体还要充分发挥宣传思想工作的舆论引导功能,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基本方针,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总要求,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证党的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要做好对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难点、热点的引导工作,鼓舞和激励全体人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唱响建设和谐社会的主旋律。
  2.利用新兴媒体,开展公民教育
  思想道德建设是先进文化的核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重要内容和有力保障。网络媒体应该积极弘扬和培育“开放、创新、诚信、自强”的精神,精心组织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重点工作,充分发挥学校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主阵地作用,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努力打造“诚信社会”。[5]努力发挥网络传播的社会化功能,做“和谐素质”的倡导者;努力发挥网络传播的社会协调功能,做“和谐社会”的维护者;努力发挥网络传播的议题设置功能,做“和谐民意”的沟通者;努力发挥网络传播的舆论监督功能,做“和谐秩序”的守望者;努力发挥网络传播的社会关怀功能,做“和谐人文”的实践者。
  3.利用新兴媒体,加强人们的沟通和凝聚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建设机遇期、思想文化活跃期、文化需求旺盛期、社会矛盾凸现期,许多经济关系、利益关系需要重新调整,许多新的矛盾亟须化解,这样才能进一步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因此,网络媒体要充分发挥在宣传思想工作中的沟通协调作用,通过人与人之间思想的交流与沟通来调适人们的心理状态,对人的情绪进行调控,对人际关系进行有效调整,提高人的思想觉悟,建立起新型的人际关系,保持和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此外,利用新兴媒体的传播,更能提升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爱国主义感情,使中华民族的儿女铭记惟有团结友爱、艰苦奋斗才能使得国家更强盛、民族更自豪,从而有利于扩大和巩固统一战线。
  4.利用新兴媒体,促进统一战线的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能力
  通过各级统战网站,可以开设政协提案、各界论坛、批评建议、统战理论研究等信箱,使来自社会各界的建议和要求通过网络渠道反映到党委和统战部门及政府、政协有关部门,并可及时整理、反馈;还可开设专门栏目,对一些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和重大政策问题开展民意调查,把握社会脉搏,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各级统战部门还要适应信息化发展新形势,充分利用信息网络,不断完善为社会各界民主监督服务功能,全面提升网站的反馈、上访、交流等互动性服务功能,确保监督信息畅通无阻,并确保监督意见的保密性,进一步拓展民主监督的渠道,提高民主党派等统战对象参民主监督的水平,以巩固新兴媒体条件下的统一战线的阵地建设。
  
  参考文献:
  [1]柳斌杰.新媒体现状与趋势[J].青年记者,2007(3):4.
  [2]彭兰.新媒体:大有可为的公共信力平台[J].中国记者,2006(2).
  [3]张南.浅谈社会信息化对统战工作的影响[J].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2):6-8.
  [4]农祖荣.试论信息时代统战工作所受影响及其对策[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2).
  [5]赵君香.新时期统战工作中的信息网络运用研究叮[J].中国西部科技,2008(5).
  
  作者简介:高国富(1979—),甘肃白银人,甘肃政法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传媒。

运用新兴媒体开展统战工作的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