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树立良好的组织形象即要考虑公众的价值观念和审美观念,又要体现美学的意义和宗旨。从美学角度来看良好的组织形象,主要表现在产品形象、经营形象、员工形象、环境形象、文化形象五方面。良好组织形象是真、善、美的有机组合,是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组织形象;美学 ;和谐
公共关系的首要职能是塑造组织形象,组织形象是指在一定文化背景下的公众对组织内在精神或外在特征感知后形成的总体印象,它的特质是文化现象在人们头脑中的综合印记。[1]社会组织只有在公众心目中树立良好的组织形象,协调好于公众的关系,通过各种传播手段与公众之间进行信息的交流才能得以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进而对社会组织以及某种产品的需求已经不仅仅只停留在可靠的质量和实用的功效上,而更多的是对优质服务、大品牌、以及审美的需求。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商业利润”与资本扩张为生产动机;以“休闲娱乐”与轻松享乐为消费意向;以“从众媚俗”与维护现有社会秩序为社会功能的大众审美逐渐充斥着人们的生活。[2]生活无处不与审美相连接,组织形象的树立当然也时刻体现着美学的意义。
美学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和谐,组织形象也表现为真、善、美的有机组合,是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所谓真,即要真品质,真诚服务,不虚假,不伪造。在真正好的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公关人员还要善于用真情去感染公众,用真诚贴心的服务打开公共的心扉,达到情感的交流和友好关系的建立;所谓善,即要组织在追求自己利益的同时还要符合社会伦理道德规范,有助于提高公众的生活质量,促进公众身心健康发展。组织以公众利益为出发点,不仅要顾组织经济利益,还要顾公众利益、社会利益、以及整个生态利益;所谓美,即不仅要满足公众的实用需求,也能满足审美需求,形式上使人赏心悦目,内容上使人陶冶情操,美化心灵,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享受。在美学理论的支撑下树立真善美和谐统一的良好组织形象可以从五个方面着手。
第一,产品形象。产品形象包括产品的质量、性能、包装、商标等方面的形象。是组织形象的基本要素和客观基础,是公众认识组织的最主要的中介。产品要在优质中求创新,在创新中求发展,优质是产品的根本,是使消费者产生信任感和再次购的欲望的最直接的原因。产品形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公众的关注度和接受度,强硬的质量,高效的性能,漂亮的包装,醒目的商标是赢得更多消费者最直接的形象。
第二,经营形象。通过组织的经营管理活动所展示的形象,与组织方面的行为有着直接的关系。例如:经营管理作风、管理效率、财务资信、技术开发、市场开拓的业绩、人事制度、就业条件、价格策略和售后服务等。其中的售后服务直接关系到公众的利益,优质的售后服务也是组织成功的基础。现如今,同类产品的竞争异常的激烈,产品的性能和质量也都没有很大的区别,在这种情况下,哪个组织有着优质贴心的售后服务,那就能在同行中脱颖而出。优质的售后服务不仅可以巩固组织的形象,而且能在无形中拉近与公众的距离,使消费者买的放心、舒心,从而是成为该品牌的忠实消费者。
第三,员工形象。员工形象包括组织的人才阵容,以及各类人员的文化素质、技术水平、工作态度、道德风貌、社会行为、仪表仪态等。员工的形象代表着组织的形象,每一个员工都是该组织的发言人,他们体现着组织的整体素质程度、技术水平、价值观念。组织通过员工共同遵守的价值观念充分的激发他们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员工们都致力于同一个目标发挥着自己的能力,实现自身的价值。
第四,文化形象。文化形象主要指组织的价值观念和管理哲学、历史和传统、榜样人物、职业意识和道德,体现在组织的口号、训诫、厂旗、厂歌、厂服、宣传品等。企业文化是企业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集合,精神文明是核心和主导,是组织形象的精髓、灵魂。组织要通过建设组织文化去培育员工的创新精神,进步的价值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把组织的共同信心化为员工的积极行动,更好的完成组织的目标。例如:海尔集团“真诚到永远”口号就充分的体现出海尔的价值观念和管理哲学,真诚的精神打动着人们。欧莱雅公司“你值得拥有”的口号深深地激发了人们的拥有欲望。
组织形象是一种主客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具有主客两重性。组织要通过显现形象使公众得以感知,公众在主观因素的参与下,使组织形象在意识中逐渐固定下来。对于不同的公众个体,感知也存在着差异,人们带着其一生的生活经验和各自的价值观来审视和重构组织形象所传达的信息。因此,在公众头脑中最终形成的形象是渗透着个人主观价值观念和审美观念的。[3]树立良好的组织形象要考虑公众的价值观念和审美观念,要体现着美学的意义和宗旨。通过树立良好的组织形象扩大知名度,获取较高的美誉度,进而求得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金同.公共关系实务[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余虹.审美文化导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纪华强.公共关系的基本原理与实务[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商智茹(1985—),女,汉族,河南鹤壁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