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伍尔夫是公认的女权主义代表。但她不愿置身于单一性别的一极,受困于性别的牢笼。她认为男女在社会生存结构中是互存互补,辩证融合的。《到灯塔去》是伍尔夫的杰作之一,本文通过对作品人物性格特征的分析来解读伍尔夫的双性同体的女性观,剖析伍尔夫双性同体思想所蕴含的魅力。
[关键词]双性同体;男性特质;女性特质;到灯塔去;和谐
双性同体又名雌雄同体, 从现代心理学上讲,“双性同体”指同一个体,既有明显的男性人格特征,又具有明显的女性人格特征,即兼有强悍与温柔果断与细致等双重性格。弗吉尼亚伍尔夫在《一间自己的房间》中,则明确的提出了“双性同体”的思想。她认为每个人身上都有两个力量在支配,即男性的力量和女性的力量,最适宜的存在状态是这两种力量能一起和谐共处,精诚合作。按照这个观点,纯粹的男性或女性人格特征都是有缺憾的,只有两者的和谐统一,才能形成理想的人格形象。伍尔夫写出很多经典著作,《到灯塔去》是其中之一。它显示了伍尔夫超高的艺术成就,这部作品是她的女性主义理念的具体实践,是一部理解其女性主义的很好的代表作品。
在《到灯塔去》中,伍尔夫通过对男女角色的描述来表现男女地位的差异和性格的不足。男女的优势和缺点是并存的,彼此是不可替代的。伍尔夫世界的平衡是在男女不同的基础上形成的精神和现实世界的一致性。就是由于男女的不同,才导致了男女理解彼此的不容易。所以建立一个男女和谐的世界是很困难的。在小说里,伍尔夫试图用她的双性同体思想来解决这个问题。女人失去了她们的声音,但是伍尔夫想要一个和谐的世界,一个男人和女人的声音像乐曲一样和谐的世界,尽管这两种声音是不同的。
一、男女特征的不同在小说中的体现
在《到灯塔去》里,伍尔夫描述了不同的男人和女人的性格特点,其中最细致是拉姆齐夫妇。在小说里,两个人都想在人群中创建一个和谐和相互理解的世界。由于对生活和世界看法的差异,他们的言行也存在不同。他们扮演了传统家庭中的男女角色。在传统的家庭里,男人出去工作为社会服务,而女人在家里做家庭主妇。拉姆齐先生研究哲学维持家里生计而拉姆齐夫人呆在家里做家务和教育孩子。这是一个理想的传统家庭:拉姆齐先生有能力,实际而且擅长思考;拉姆齐夫人拥有美丽擅长做家务,充满了幻想。他们的婚姻是智慧和美丽的相互对应。拉姆齐先生写书教授哲学,是一个令人尊敬的学者。拉姆齐夫人比较关注她的美丽和能够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利用她的美貌来赢得别人的欣赏和信任。拉姆齐先生比较理智而拉姆齐夫人比较感性,这是逻辑和直觉的对比。每天拉姆齐先生想到的是“主观和客观以及大自然的现实”。而拉姆齐夫人只想一些琐碎的事情。例如,当她给她的小儿子读书的时候,她在想她的小孩的不同的性格,他们的童年,保罗和明塔的婚姻,生活以及等等其他的事情。她的思想是杂乱无章和没有逻辑的,从一个主题到另一个主题的切换非常迅速。男人和女人看这个世界的视角和对待事实的态度是不同的。这是感性和理智的不同。文中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关于对天气的争论。拉姆齐夫人对她的儿子说如果明天天气晴朗的话他们就到灯塔去,但是拉姆齐先生说天天气不会好。他所说的是基于事实而进行的理性的判断。他从不篡改事实。他的妻子这样安慰她的儿子:说不定你醒来时太阳就出来了,小鸟在唱歌。
拉姆齐夫人常静静的坐着远望灯塔,与她所观望的事物融为一体。女人比男人更容易享受和欣赏自然。这些差异使男人和女人不能理解彼此而且在男人占主导地位的社会里他们无法触及到彼此的内心世界。一方面,拉姆齐先生害怕失败,他需要别人的赞赏,需要从妻子那里得到安慰和鼓励,他不得不用虚荣来保存脸面。而另一方面,拉姆齐夫人想表现她的能力且想为社会工作。但是她不可能全方位发展她自己。她的女性角色决定了她的局限性。她追求建立稳定和平放松和永恒,反对生活中的动荡和坎坷,她希望走出屋子,在社会中拥有一个职业做她认为有意义的事情。出身于中产阶级的女人在那个时期唯一的职业就是婚姻。然而她的丈夫和孩子就占据了她的所有的时间和精力。
二、双性同体的代表人物
小说 了提供了一个融合男人和女人性格于一身的人物,莉莉布里斯克。她的形象是伍尔夫双性同体的理想代表。莉莉性格成熟和统一的标志是她成功的完成了她的画的创作。对伍尔夫来讲,只有当一个人拥有了双性同体的性格时才能在艺术方面有所成就,如莎士比亚。在画画的过程中,莉莉逐渐的觉察到在父权社会里的种种困难,理解了拉姆齐夫妇的优秀性格。在此基础上,莉莉形成了她自己的完整的性格。
小说中,莉莉是拉姆齐夫妇客人里的其中之一。伍尔夫不仅给了莉莉直觉和灵巧,而且也展示了她男人性格的一面。然而在开端,莉莉性格里的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并不那么的和谐。
首先作为一个艺术家,莉莉很清晰的展示了她的男性特征的一面,她尊崇在画画过程中的色彩,就像拉姆齐先生尊崇在研究哲学过程中的事实和真理一样。其次在评价拉姆齐夫人的时候,两性原则在莉莉身上明显的表示出冲突。一方面,她真诚的喜欢拉姆齐夫人;另一方面,她不接受拉姆齐夫人关于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的看法。再次莉莉看到了男人消极性格在拉姆先生身上的表现:自私,大男子主义,虚荣。莉莉对于男性和女性原则的认识一直持续到第三部分的前半节。本质上来说,这种认知和反应来自于她自己思想的不平衡。最终,她仍然不能创造一幅有价值的作品。她意识到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但是她不知道这联系是什么。她考虑了很多年但是仍然找不到答案。事实上,她想通过她的画来传达她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和感觉,但是她无法完成。这证明了她的基本认知以及展示了她尚未达到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完美统一。
随着情节发展,莉莉变成小说里最重要的人物,这可以表明伍尔夫想推动这个从刚开始无法平衡两性气质的双性同体的角色进入到一个新的状态。10年以后,拉姆齐先生的变化深深的震动了莉莉,他丢弃了冷漠而且展示了他的耐心和善良。最重要的是,通过对拉姆齐夫人的回忆,莉莉发现了对男人展示关心和同情的价值。另外,她发现了和拉姆齐夫人有共同的精神追求:拉姆齐夫人试图通过对别人伟大的爱把生命中瞬间的时刻改变成永恒,而莉莉则努力通过色彩达到永恒的时刻。她们都试图把没有规则的情形变得秩序井然。在持续的对拉姆齐夫人的回忆中,莉莉最终理解了拉姆齐夫人精神的力量。
莉莉这个双性同体的角色,她从陪衬的角色到主要人物的转变深刻证明了单独的男性特征和女性特征可以从不平衡转换到统一。而且人类可以完全的发展自身的天份。
双性同体是男女关系的最好的状态。起初男女之间性格存在差异。男女确实存在身体上的差别。但我们无法意识到这是男女单纯的在身体上的不同。由于受到文化和历史的影响,男女在对世界的理解上有很大的不同:一般来讲,男人是通过理性女人是通过直觉,男人通常有智慧和理性但缺乏感情和直觉,女人有感情和直觉但缺乏理性和智慧。双方都单独的拥有自身的特征。在伍尔夫看来,男女是平等的,相互依赖和相互补充的,就像小说里的拉姆齐夫妇一样。双性同体同时也是一个作家的最好的状态。伍尔夫看到作家尤其是女性作家需要保持男女平衡才能创造比较优秀的作品。在文学创作中,对于一个人,无论是男女,他最好忘记他所持有的性别,在心里牢记着他是一个个体。然后一个作家就能创造出比较优秀的作品,就像小说里的莉莉布里斯克一样,通过她自身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完美统一,她最终创造出一副成功的画。
参考文献:
[1]Woolf,Virginia.To the Lighthouse. The Penguin Group,1996.
[2]Raitt,Suzanne.Virginia Woolf’s To the Lighthouse.Hemel Hempstead: harvester wheatsheaf,1990.
[3]程陵,对人生终极理想的独特表达——论《到灯塔去》中拉姆齐夫人的形象及意义,《江苏广播电台大学学报》,2001。
作者简介:吕莉莉,郑州大学外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