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1年第1期 ID: 152519

  

对当今全民健身运动的思考

◇ 姜涛 黄乐

  [摘要]本文对民族传统体育在当前全民健身活动中的开展状况作了可行性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了民族传统体育在全民健身运动中的作用,要在新时代获得生存与发展,服务于全民健身,并走向世界,必须准确把握其时代性与民族性特征的关系,改革与创新民族传统体育的生活模式, 加大民族传统体育人才的培养和宣传力度, 通过民族传统体育在全民健身运动中的开展, 从而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全面振兴。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全民健身;振兴
  
  
  近年来,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深入实施,我国群众体育事业飞跃发展,逐步实现“家喻户晓,人人参与”的目标。长期以来,民族传统体育在各个民族地区开展的如火如荼,在全国也逐渐的扩大了它本身对人们健身运动的影响。本文进一步探讨其作为全民健身手段发展的途径与方法,扩宽思路,使民族传统体育真正成为全民健身的有效形式, 更好地为全民健身服务, 这是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研究。
  一、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是指在中华历史上一个或多个民族内流传或继承的体育活动的总称。主要是指我国各民族传统的祛病、健身、习武和娱乐活动项目。
  二、民族传统体育的特征
  1.娱乐性
  民族传统体育学的娱乐性是一种以闲暇消遣、健身娱乐、祛病修身为主要目的,而又有一定模式的民族文化活动,它是人类在具备最起码的生存条件基础上,为满足精神的需要而进行的文化创造。有一些项目,如健球、跳绳等许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除了具有其竞赛性的特征外,也都具有相当的趣味性和娱乐性。
  2.地域性
  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居住呈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不同地区的人们生产劳动、生活方式,受地域条件的制约。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同时也受不同地区的影响。北方天高地阔,气候温差较大,生产简陋,北方民族在与大自然的严酷斗争中培养出英勇无畏的精神。南方山水环绕,气候温和,农业生产较北方发达,一些水上项目经久不衰。
  三、民族传统体育在社会上的价值及开展状况
  1.民族传统体育的社会价值
  第一,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是加强各民族沟通、增进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稳定。第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是调剂民族生活、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第三,加强民族传统体育与竞技体育的接轨,为我国竞技体育作出贡献。
  2.民族传统体育在社会上开展现状
  笔者在对兰州市黄河公园晨练市民的调查中发现,80%的40岁——70岁的中老年人在练习太极拳、太极剑、养生功、气功、武术、民族舞蹈等,调查结果分析,不同的年龄阶段会导致他们选择不同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太极养生类项目属于一种静力性的运动项目,它比较符合60岁以上的老年人的生理与身体适应程度,而武术类及一些民族传统体育强度大的项目,适合40岁以下的锻炼人群。40—60 岁的锻炼人群偏向于民俗娱乐养生类项目。
  四、民族传统体育普及与推广的基本思路
  1.加强宣传力度,让更多的群众了解民族传统体育
  加大报纸、电视、广播、网站等的宣传力度,要使人们了解民族传统体育, 并对其产生广泛兴趣, 很好地利用各种各样的民族传统体育健身活动, 加强全民健身知识和法规制度的宣传, 不断介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作用和价值, 深入持久地开展好宣传工作, 使更多的人投入到健身的行列中来,促进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
  2.增加资金的投入,建设一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场地
  政府部门及社会公益部门应该进一步加强公共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设施的建设, 为广大群众提供良好的健身氛围;同时加大学校体育场地与体育设施公开向社会开放的力度,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健身环境。
  全民健身计划是我国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 它关系着全国人民体质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民族传统体育具有作为全民健身手段的优势, 非常符合现代健身运动所提倡的注重娱乐性、趣味健身性、多样性、简易性的原则,是全民健身活动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民族健身宝库。我们要加快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推广,使其更好的融入到全民健身运动中去。同时这些民族传统体育发挥项目特色的优势,借助全民健身运动的人口基数,使其逐步走向国际化。
  
  参考文献:
  [1]芦平生.杨兰生,民族传统体育研究[M].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
  [2]李佳静.杜寿高. 浅议民族传统体育在全民健身运动的普及与推广[J].科技信息
  [3]张冰松.民族传统体育在全民健身中的价值研究[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8
  
  作者简介:姜涛(1986— ),男,山东淄博人,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研究方向:体育健身。
  黄乐(1985—),女 ,江西吉安人,研究方向:体育健身。

对当今全民健身运动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