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协调训练对每个孩子的成长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不仅要重视它而且要研究它,把它贯穿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让幼儿通过这些活动来提高身体各个机能的协调性。本文主要讲协调训练的重要性,针对新〈〈纲要〉〉中的精神,我们不仅在各类教育活动中对幼儿进行协调训练,而且同时还要提升家长和老师对幼儿此方面的教育,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协调训练;幼儿;教育;活动
一、协调训练的定义
协调性(coordination)指身体作用肌群之时机(timing)正确、动作方向及速度恰当,平衡稳定且有韵律性。协调能力是看似简单,而事实上需要更科学、正确的方法去训练的一种活动能力。
二、教育活动促进幼儿协调训练
1.各种区域活动促进幼儿协调训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幼儿“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要求幼教工作者“为每一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我们尝试了在各种活动区中开设区域活动、师幼互动,从而培养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等。
例如,我们可选择在活动室的某块区域中摆放各类瓶子;各种盒子;还有许多不同材质的纸和不同种类数量较多的豆子。使他们的手指和手腕动作的灵活性、准确性和协调性得到了锻炼,同时孩子们的手眼协调能力也在这快乐的游戏中提高。
2.体育活动促进幼儿协调训练
新《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因而,要更多地创设轻松自由的活动机会,让幼儿在自主、自愿的活动氛围中发展协调性。例如,可利用晨间活动的机会让幼儿自选游戏:拍球、跳绳、接抛器等游戏;利用区域活动时间让他们自由玩桌面游戏、娃娃家、跨栏、摇摇乐等。把握每一个契机,使他们在自发的活动中,既掌握动作、锻炼体质,又促进个性的健全与协调性发展的提高。
3.美术活动促进幼儿协调训练
美术活动是一种高度复杂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它既是心智技能活动,又是运动操作技能活动。如早期的“涂鸭”,一是可以练习手、腕部的诸多关节与小肌肉群协调动作,较顺利的完成执笔的训练。 二是能对所画的对象加深观察与了解程度,提高观察能力。如:画一只小鸟,有眼睛,有翅膀……这样有意识地指导孩子看一次,再看一次,之后再画一次,当然不要对孩子要求过高,否则会让他失去兴趣。三是可以锻炼孩子的脑力活动。因此从小就应给孩子提供纸和笔,虽还不能画出漂亮的画,可在操作的过程中无形地就锻炼了他们的协调能力。
4.儿常用的协调训练方法有:
第一,积木 积木是幼儿不可缺少的玩具。“盖高楼”、“建大桥”等活动,能锻炼幼儿手的稳定性和随意性,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第二,画 握笔绘画是现代儿童所喜好的一个活动。2岁以后的孩子学会了正确握笔,可以教他画直线和圆圈或进行简单的涂鸦,每天都给他充足的时间去享受“作画”的乐趣。
第三,玩具上弦 这个游戏可以锻炼孩子腕部和手指肌肉的旋转力量,同时学习两手协调地操作一个物体。开始时先给孩子一个容易上弦的玩具,以后逐渐增加力度,不要使他第一次就丧失信心,在此过程中多鼓励孩子。
第四,扣子、鞋带 可让2岁半孩子学习按按扣,3岁就应教他如何解纽扣和系纽扣,4岁开始学系鞋带。父母可千万不要小看这些小动作或包办这些事情,它们充分锻炼了孩子的小肌肉活动能力。
第五,力所能及的事情 如穿脱衣服、系鞋戴帽、叠被整床、洗脸洗手、扫地、发筷子等。
第六,展孩子喜欢的游戏 如放风筝、做贺卡、粘树叶等。
其实除了以上的几个活动,其他领域的活动也能促进幼儿协调训练的发展,幼儿在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中都可以得到锻炼。但还要求我们家长和老师要紧密配合,多多沟通,在平时的学习中老师应加强和重视这方面的教育,这样才能帮助孩子往好的方面去发展。
三、提升家长和老师对幼儿协调训练的培养和重视
1.培养幼儿协调能力的现状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在他的《活教育》目的论中指出“作为一个现代中国人必须先具备健康的体魄。”他主张幼儿园应把儿童的健康放在首位。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现代幼儿越来越远离自然,远离有利于集体协调发展的的户外活动,终日和高科技、高结构的玩具为伴,机能的协调得不到很好的发展。因此,机能的协调发展日益为人们所关注。
协调能力是指在进行身体运动过程中,调节与综合身体各个部分动作的能力,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协调训练对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我们家长、老师要全力重视这方面的培养,让孩子得到全面的发展。在各类活动中培养协调能力,尽管能促进幼儿知识技能的发展,促进幼儿各方面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初探活动区中幼儿手眼协调能力的培养 》作者:卢莹 陈峥
[2]《体育锻炼中提高幼儿协调能力的探索》奥林幼儿园王炜戎
[3]《浅谈体育活动中幼儿协调能力的培养》
[4]《早些“涂鸦”好处多》
作者简介:于甜甜,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幼教中心,研究方向:幼儿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