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主要采用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以湖北地区体育专业招生考试的制约因素进行了探究,研究认为,钳制体育素质测试成绩的主要因素有体育教师因素、体育考生因素等。针对上述制因,提出开设短期中学体育教师培训班,加强体育考生速度、力量、耐力、灵敏素质的专项训练等建议。
[关键词]高校;体育专业;素质测试;成绩
湖北地区体育专业考试是我国选拔体育专业人才和后续人才的重要路径之一,其考试成绩能否科学、客观、公正地反映出考生的真实水平,事关我国体育专业招生的整体质量,事关我国体育师资力量培养的整体水平,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事关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为此,笔者从主客观两个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湖北地区体育专业素质测试成绩的具体对策。
一、影响湖北地区体育高考体育加试成绩的主要因素阐析
1.体育教师因素
这里的体育教师是指中学体育教师,尤其是指带队参加普通高校体育专业招生考试的体育教师。调查显示,有28.6%的体育教师没有熟练掌握100米短跑技术,有23.8%的体育教师没有掌握中长跑技术,有40.5%的体育教师没有熟练掌握原地掷铅球技术,有68.3%的体育教师没有熟练掌握二级蛙跳技术,有82.5%的体育教师没有熟练掌握三角障碍跑技术。出现上述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因为大部分中学体育教师并非田径专业毕业,有的甚至很少从事过田径运动项目的学习和训练。另一方面,二级蛙跳和三角障碍跑并非径赛项目,绝大多数中学体育教师并未接触过。此外,中学体育教师所在学校的场地器材条件也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他们的技术能力和训练水平的提高。正因为中学体育教师受限于对体育高考加试各个项目的技术能力,所以影响了其对考生的训练效果,因而,出现体育高考考生成绩不理想的现实状况也就不足为怪了。
2.体育考生自身因素
体育考生自身因素是影响体育高考成绩的一项关键因素。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也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内在根据。据此,体育考生自身因素也就是影响体育高考成绩的内因,因此,其对体育高考成绩作用也就不言而喻了。体育考生自身因素大致可归纳为四个方面:第一,考生的身体素质水平有待提高。目前,我国中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指标持续下降。据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查结果显示,与2000年相比,7至18岁汉族学生肺活量平均下降了303至259毫升;19至22岁的学生肺活量平均下降238至160毫升。与2000年的调查相比,2005年学生50米跑成绩,87%的年龄组出现下降。立定跳远成绩全面下降,7至18岁学生成绩平均下降了3.2至4.1厘米;19至22岁学生平均下降了3.6至5.2厘米。此外,男生引体向上和女生仰卧起坐的成绩也普遍下降。长跑项目成绩下降更加明显,男生1000米跑成绩平均多用时9.7至13.8秒;女生800米跑平均多用时9.2至12.6秒。可见,我国学生在继续“发福”的同时,爆发力、力量、耐力、速度等素质也在继续走下坡路。第二,考生的运动技术尚待改进。第三,考生对考试的规则尚不清楚。走访调查发现有很多考生还不清楚考试项目的具体规则,特别是不清楚三角障碍跑的具体扣分规则。第四,考生的心理素质问题较为突出。考生的心理素质问题是一个不可争辩的客观存在的问题。
二、提高湖北地区体育高考体育加试成绩的有效策略
1.以体育加试素质测试项目为授课内容,开设中学体育教师短期培训班
走访调查发现,目前湖北省尚未针对体育高考项目开设培训课程,笔者认为,利用暑假或寒假期间,借湖北地区体育院校或体育师范院校的资源,开设体育加试素质测试项目培训课程,以提高基层中学体育教师应对体育高考的授课能力。
2.加强体育考生力量、速度、耐力、灵敏素质及心理素质的训练
体育考生自身因素是影响体育高考成绩的主要因素。因此,中学体育教师在平时的训练中应将体育考生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素质等专项素质的培养作为重中之重,与此同时,在训练过程中,还要通过各种训练手段,以加强体育考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
湖北地区体育考生的运动成绩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未来湖北地区乃至全国体育师资的运动技术、技能水平。因此,提高湖北地区体育考生的运动整体成绩水平将有利于为湖北地区乃至全国高等体育院校或师范院校输送优质的生源。
参考文献:
[1]郭毅平.提高初中毕业生中考体育加试成绩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田宝,郭德俊.考试焦虑影响考试成绩的基本模式[J].心理科学。
[3]王美春,刘涛.高等院校体育专业考生身体素质考试成绩的综合分析与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作者简介:方秋红,湖北省女子职业学校,研究方向: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