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课程
评价
教材
考试
视听
阅读
写作
教研
名师谱
入驻
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
文学教育-2009年第9期
收藏:0人
我要收藏
在读:2人 编辑:
编辑合辑
补全文档
开始阅读
文学教育 / 2009年第9期 目录
还原与颠覆
/ 邹建军
审美距离说与文学作品教学
/ 朱季远
回眸2008年的文学批评
/ 吴义勤
白桦镇
/ 纪永亮
在古诗鉴赏中获得文学教育
/ 唐毓秀
有声与无声
/ 李遇春
语言艺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 王芳华
在富锦的想象
/ 阎连科
想象:富丽如张天之锦
/ 席星荃
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弊端
/ 成德祥
北京的微风
/ 莫卧儿
浅谈流行歌曲与语文教学的互动结合
/ 李 朝
诗歌教学与学生审美心境的培植
/ 刘 志
弹性预设促生成
/ 陶红玉
浅谈中考作文的写作技巧
/ 穆 敏
评论写作的要素及其分类
/ 闫 志
语文学习兴趣培养初探
/ 黄永秀
新课改下古诗词曲的鉴赏教学
/ 林安熙
创造性阅读教学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 滕学艳
多媒体与语文教学
/ 夏祖军
思维水平与作文评价
/ 史云霞
阅读教学小议
/ 王 华
议论文写作中求异思维的运用
/ 顾锦霞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因素
/ 刘海鑫
《黄金时代》的叙事逻辑分析
/ 谢 强
培养学生情愫在作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 孟爱梅 刘建国
论管道升逸兴飘然的艺术成就
/ 珊 丹
有关写作的三点看法
/ 刘巧芳
试论《长恨歌》的理性化叙述策略
/ 孙绍荣
《三国演义》中的貂蝉形象
/ 王秀玲
在习作教学中促进语言感悟
/ 刘亚丽
浅析《雷雨》的戏剧气氛
/ 宋彦青
创意作文教学设计
/ 范盈盈 韦懿贞
《红楼梦》中邢岫烟形象解读
/ 漆 娟
《聊斋志异》中的清清女子
/ 彭海燕
《红高粱》对传统阅读习惯的反叛分析
/ 刘绪君
写作中创意表达的教学策略
/ 孟学武
《诗经》中政治讽喻诗的民生之忧
/ 吴育芳
论张爱玲都市小说中的欲望书写
/ 吴 颖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 李秀平 田值永
梅尧臣《陶者》赏读
/ 李 栋 张 清
谈王维诗歌的“禅”与“和”
/ 邓红梅
葛朗台与高老头之比较
/ 秦泽玺
论朱生豪莎剧译本中的双关翻译
/ 何 津
卡尔维诺与我们
/ 石华鹏
浅析梅里美的《马铁奥·法尔科恩》
/ 肖 媛
关于提高鲁迅研究水平的思考
/ 高秀川
芥川龙之介的矛盾性格及归宿的必然
/ 马晶照
透过眼睛看葛朗台的奴性
/ 任亚娜
玛蒂尔德的现代解读
/ 王 倩
网络散文的特点及其他
/ 刘 蕊 杨静涛
另类视角解读《阿Q正传》
/ 常丽纳
《祝福》与《边城》的比较分析
/ 杨孝田
翠翠与爱斯美拉达的形象比较
/ 别菊珍
《少年维特之烦恼》的多重抒情
/ 黄慧红
《祝福》中祥林嫂的终极恐惑
/ 宋永胜
当下中国女性主义文学创作的误区
/ 刘晓克
“用件”类型选文教学对语文素养形成的意义
/ 郑力乔
语文教学改革的诗意解读
/ 唐少玲
例谈美剧中合作原则的违背及其效果的产生
/ 王文赞
让学生活跃在语文课堂上
/ 谢晓丽
试论关联理论对戏剧翻译的解释力
/ 张小琴
解读《落日》的新闻历史眼光
/ 周 岳
《格列佛游记》与《老残游记》的比较
/ 周 予 孙 博
影响农村语文教学效果的原因
/ 李永真
大学校园中文标语翻译的原则
/ 郭 辉 岳玉庆
论散文的诗意美
/ 林绿茂
试论《白鲸》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 周 如
《外国小说欣赏》微瑕细评
/ 贾桂强
浅析与汉字特点相关的修辞方法
/ 邢泽基
爱伦·坡小说的死亡主题解读
/ 段筱箫
校园网辅助下的英美文学课课外学习
/ 赵 霞
读阳子和水晶珠链的诗
/ 陈仲义
礼乐制度对言的规范及意义
/ 张 亮
从“境界说”看现代绘画
/ 熊 艳
追风筝的人
/ 王 烨
中国女儿节的情思
/ 张元红
李继红散文三篇
/ 李继红
《鲁迅传》离一个真实的鲁迅有多远
/ 刘云云
宇宙不曾限隔人
/ 曹奕阳
说说语文老师
/ 武万通
信息16则
/ 舒 坦等
猜你喜欢
文学教育 期刊列表
2015年第8期
2015年第9期
128
8/8
<<
1
2
3
4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