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 2009年第9期 ID: 152202

[ 吴育芳 文选 ]   

《诗经》中政治讽喻诗的民生之忧

◇ 吴育芳

  《诗经》中有不少反映民生之忧的政治讽喻诗。在周代,虽然生产力较远古人类已有很大发展,但人们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仍然很弱,每遇到风霜雨雪、山崩地裂、旱涝灾害时,他们很可能颗粮无收,甚至失去家园和生命。人们无力与残酷的自然灾害抗衡,却又无法避免这些灾难,再加上统治集团的剥削和压榨,民生之忧便一发不可收拾了。《诗经大雅·云汉》便是一幅古代天灾的写真图:
  倬彼云汉,昭回于天。王曰于乎,何辜今之人!天降丧乱,饥馑荐臻。靡神不举,靡爱斯牲。圭璧既卒,宁莫我听!
  旱既大甚,蕴隆虫虫。不殄礼祀,自郊徂宫。上下奠瘞,靡神不宗。后稷不克,上帝不临,耗斁下土,宁丁我躬!
  早既大甚,则不可推。兢兢业业,如霆如雷。周余黎民,靡有孑遗。昊天上帝,则我不遗。胡不相畏?先祖于摧。
  早既大甚,则不可沮。赫赫炎炎,云我无所。大命近止,靡瞻靡顾。群公先正,则不我闻。昊天上帝,宁俾我遁!
  早既大甚,黾勉畏去。胡宁瘨我以旱?憯不知其故。祈年孔夙,方社不莫。昊天上帝。则不我虞。敬恭明神,宜无悔怒。
  早既大甚,散无友纪。鞫哉庶王,疚哉冢覃。趣马师氏,膳夫左右,靡人不周,无不能止。瞻仰昊天,曷惠其宁!
  《毛诗序》曰:“《云汉》,仍叔美宣王也。宣王承厉王之烈。内有拨乱之志,遇灾而惧。侧身修行,欲销云之。天下喜于王化复行,百姓见忧,故作是诗也。”诗歌描绘了炎热如焚、山荒水竭、饥谨齐至、民无孑遗的旱情。方玉润在《诗经原始》里说:“宣王为民禳旱也。”实则是宣王在国家和百姓遇到灾难时对民生的焦急忧虑之情,君王的忧心尚且如此,百姓的忧患就不言而喻了。
  西周末年时局混乱,国力渐衰的周朝战事频频,老百姓流离失所,生活困苦不堪,再加上周厉王和周幽王的残暴统治,阶级矛盾异常尖锐,社会处在内外交困的动乱之中。忧国思治、勤政为民的卿士大夫面对如此社会现状,忧患意识被催生。《小雅·何草不黄》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何草不黄?何日不行?何人不将,经营四方?
  何草不玄?何人不矜?哀我征夫,独为匪民!
  匪兕匪虎,卒彼旷野。哀我征夫,朝夕不暇!
  有凡者狐,卒彼幽草,有栈之车,行彼国道。
  《毛诗序》曰:“《何草不黄》,下国刺幽王也。四夷交侵中国背叛,用兵不息,视民如禽兽,君子忧之,故作是诗也。”而朱熹则说:“周室将亡,征役不息,行者苦之,故作此诗。”他们的分析虽然有异,但我们不难看出,这一“忧”一“苦”之间,诗人对民生的忧患已流于其间。由于统治阶级的残酷,他们对人民的剥削也不断加剧,人民的生活更加困难。《魏风·硕鼠》:
  硕鼠硕鼠,无食无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真!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本文揭露了统治者对人民的残酷剥削,讽喻诗人把统治者比作大鼠,他们的贪婪,使人民陷入绝境,为摆脱这种绝境,人民不得不逃离故土,流离失所,民生之艰难可见一斑。故《毛诗序》说:“《硕鼠》,刺重敛也。国人刺其君重敛蚕食于民,不修其政,贪而畏人,若大鼠也。”诗人一方面揭露了统治者的丑行,同时也将民生的艰难刻画得入木三分。《魏风·伐檀》: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伐轮兮,置之何之漘兮。河水清沦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毛诗序》云:“《伐檀》,刺贪也。在位贪鄙,无功而受禄,君子不得不进仕尔。”诗中,诗人对不劳而获、无功受禄者甚为愤慨,并对统治者提出质问:“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猪,胡瞻尔庭有县貆兮?”揭露出统治阶级的寄生本质,而正是通过对“不稼不穑”、“不狩不猎”的统治阶级的揭露,影射出百姓生存的艰难,民生之忧力透纸背。
  
  吴育芳,湖北利川市谋道初中教师。

《诗经》中政治讽喻诗的民生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