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 2009年第9期 ID: 152197

  

创意作文教学设计

◇ 范盈盈 韦懿贞

  一.设计理念:
  
  1.用学生所居住城市的视频为引导,一方面,使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写作的素材,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另一方面,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及参与意识;
  2.以学生自主讨论、片段练习、互相评改为主体,构建学生自主型课堂;
  3.运用视频多媒体和网络BBS进行直观教学,促进学生交流,扩大教学容量。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从平时较为熟知的事物及环境中发掘写作素材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掌握作文创作及评改的方法,将地域文化内涵融入到作文创作中;
  3.情感态度价值观:加强学生对所处地域文化的了解,对自己家乡的热爱。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培养学生从习以为常的事物当中选取作文素材的能力。
  2.教学难点:让学生掌握作文创作及评改的方法。
  
  四.教学对象分析:
  
  初中二年级的学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但在写作方面相对来说却仍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比如缺乏观察力、想象力。针对这种现象,我们设计了如下的课程。
  
  五.教学过程:(2课时)
  
  (一)导语:
  教师:同学们,这节作文课我们来练习画画好不好?(学生惊诧:作文课画画?)我们用文字来给广州画一幅画。(学生稍有领悟且跃跃欲试)同学们,生活在广州这么多年,你们有没有想过你们对广州了解了多少呢?(学生若有所思)现在就让我们先来欣赏一个“广州旅游宣传片”,在看的过程中,请同学们细心观察,找出其中让你最感兴趣或者最贴近你日常生活的部分,然后我们一起在BBS上展开讨论。讨论完之后,我们就来分组进行一场用文字“为广州画像”的比赛,看哪一组画得好!画得好的有奖哦!
  (二)教师用多媒体播放“广州旅游宣传片”。
  (三)教师展示资料库,对学生的思维方向进行一定的引导。(资料库主要分成四个板块:城市景观、生活琐屑、文化蕴含和情感世界。四个板块下面又分别涵盖相关的许多内容。(如“城市景观”的资料库内,有许多风景名胜的简介,包含黄花岗烈士陵园、陈家祠、广州博物馆、莲花山、白云山等。“生活琐屑”中,包含各种各样与吃穿住行相关的事物,如吃的饭馆、穿的衣店鞋店、住的旅馆等。)学生通过浏览资料库,找到自己喜欢的方面,回忆生活实际,然后大致确定自己的探讨方向。
  (四)BBS讨论:
  浏览完资料库后,教师让同学们参考资料库的内容在BBS上对最贴近自己日常生活或者令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进行讨论;最后教师根据讨论结果将学生们分成不同小组,如“广州小吃组”、“太极拳小组”、“陈家祠小组”、“珠江夜游小组”等,并由小组负责人建立独立的帖子进行写作交流。
  (五)片段练习:
  根据小组分配,以小组名字为主题,教师布置写作任务,学生在BBS上进行作文片段的写作练习。以“陈家祠小组”为例,教师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提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对“陈家祠”进行创作描写,如陈家祠的景观环境、文化内涵、历史变迁、学生的旅游经历、周边人们的生活状况等等。
  (六)小组互相评改:
  在片段练习之后,教师布置任务:“让别人的作文换个样”。具体要求及步骤:
  1.各个小组互相评改对方的片段,在评改的过程当中,必须要运用到相关修辞和句式变换的方法;
  2.各小组将修改后的作文片段上传至BBS;
  3.各小组对评改后的作文片段进行对较;
  4.完成的学生可得BBS虚拟积分5分,多改多得。
  (七)结语
  经过刚才的“画像”练习,相信大家都对我们所热爱的广州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这一次课上,我们学习了如何选取写作的素材,如何评改作文等等的知识,希望同学都能够记住并在以后的作文写作中有所运用,最后,希望同学们谨记:写作源于生活,也来源于我们所处的地域文化背景之中。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当中,要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善于观察、乐于观察身边的事物变化。
  (八)布置作业
  最后,请同学们运用我们刚才学到的方法仔细观察日常生活中的一种现象或事物,然后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范盈盈,韦懿贞,华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

创意作文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