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 2009年第9期 ID: 152232

  

试论《白鲸》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 周 如

  1851年,赫尔曼·麦尔维尔(Herman Melville)发表了长篇小说《莫比·迪克》(Moby Dick),又名《白鲸》(The White Whale)。遗憾的是在当时的文坛和读者中均未掀起波澜。然而,在20世纪20年代,赫尔曼·麦尔维尔和他的小说《莫比·迪克》在美国家喻户晓。有评论家认为,这部小说是“美国人想像力最丰富的表达”。小说的永久魅力以及它超时空的意义与价值就在于其复杂的象征意义。小说叙述的是一位名叫亚哈的捕鲸船船长率领全体船员,追捕一条叫做莫比·迪克的白鲸。最后两败俱伤,船毁人亡,只有船员伊什梅尔生还,向我们讲述了这个悲壮的故事。《白鲸》受现代读者欢迎的重要原因不仅在于生动细致地展现了捕鲸的壮观场面和过程以及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刻挖掘、对生活和命运的理性思索,也在于它娴熟地运用象征手法来表达作者的思想和见解。本文将对文中各个要素的象征意义作探索性分析。
  
  一.裴考德号、船上全体成员与海洋的象征意义
  
  《白鲸》描写的是一艘名叫裴考德号的捕鲸船在船长亚哈的带领下追击白鲸的故事。从表面上看,全书的焦点似乎集中在船长亚哈和白鲸莫比·迪克之间不共戴天的仇恨上,但实际上它不仅仅是一部曲折离奇的探险小说。小说中裴考德号全体船员向白鲸一步步的逼近以及他们的最终灭亡,象征着人类在社会、自然以至宇宙中的命运。作者正是通过象征主义来表达他对人类命运的忧患意识的。显然,裴考德号及全体船员的悲惨下场是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的。首先,这艘船的名字本身就象征着灭亡。裴考德是美国印第安人一个种族的名字,在美国被白人殖民者占领以后,许多本土的印第安人部落和种族在和白人殖民者的冲突中被消灭了。裴考德就是一个已经被白人消灭了的种族。赫尔曼·麦尔维尔用这个名字来命名捕鲸船,象征着它必定灭亡的悲惨下场。其次,因为全书的叙述者伊什梅尔是这艘遇难船上的唯一生还者,他的叙述只是将业已酿成的灾难复述一遍而已。正如伊什梅尔所说的,船员们做着一切努力,千辛万苦地穿过那无垠的大海,只是为了奔赴他们的死期。他们天涯海角地跟踪、追逐,只是在搜索那条最终会毁灭他们的东西。作者安排唯一的幸存者来讲述这个故事,预示了裴考德号和全体船员的悲惨下场。
  在《白鲸》中,裴考德号航船是来自陆地的力量,海洋则代表着自然,他们之间的对立比较也具有明显的象征意义:航船裴考德代表的陆地是有限的,但是相对海洋来说它是安逸舒适的;而海洋是无边无际、变幻莫测的,它象征着凶险。同时水是生命之源,因此海洋在这里也代表着深奥难测的命运。船与海代表着人类所必须面对的生活,象征着必须要面对人生途中的凶险,人们才能获得对生活的充分理解。陆地的封闭自足需要打破,到海洋上冒险求知,遵循自然规律,人们才能把握命运。只有在精神上,在理智上冲出有限的疆界,人们才能获得新知;但是同时,出海冒险又剥夺了人生的安乐。在作品中,麦尔维尔不惜点穿事物的象征意义,让读者不得不面对小说的深层寓意:“海洋与陆地有什么区别吗?为什么前者的奇迹必能给后者带来好运呢?当难以想象的恐怖降临到希伯莱人身上的时候,可拉一伙人脚下富有魔力的地面就张开大嘴,把他们给永远吞噬了;那富有生命的海洋天天都以同样的方式把船只和水手给吞没了。”陆地虽然安逸,但是却被恐惧包围;海洋虽然凶险,但人们却可以找到奇迹。这就是海洋与陆地被赋予的意义。
  
  二.白鲸莫比·迪克的象征意义
  
  小说中最具有象征意义的是白鲸莫比·迪克。它的象征意义是多层次的。西方的评论家认为它是恶的化身。确实,在小说中白鲸被描写成一种破坏性极大的、对人类怀有敌意而又难以征服的神秘物。然而,这种恶又不完全是形式上的。因为我们看到,麦尔维尔在小说中常常把捕鲸作为一种过程来描写。因此,这白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象征着那庞大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象征着生产过程与生产力相对立的那种力。作者在整个作品中精心制造的神秘气氛,一再表现的人在命运面前无能为力的悲剧状况,一方面反映出作者本人对当时资本主义生产力巨大发展的恐惧与惶恐,对新的社会矛盾的忧虑与不安; 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他对处在这一变动时代的人类命运的忧患意识以及对他们的处境的深切同情。
  对于麦尔维尔来说,白鲸还象征着具有巨大的神秘力量的自然,尤其是海洋。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麦尔维尔描写的另一个主题。他认为在冥冥之中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在摆布人们的命运,这种力量就是神秘的自然的力量。而这种神秘性在小说中一方面是通过对海的变化的描写体现出来的。无边无际的海洋变化莫测:有时它是安静、肃穆而又温和的,让人遐思无限;有时它又掀起狂风巨浪,让人头晕目眩。无论是在风和日丽、阳光明媚的白日,还是繁星闪烁的夜晚,它的深处都包含着一种巨大的毁灭力量和诡异的危险。另一方面,小说中经常出现预言和凶兆,加强了整个作品的神秘感。例如第三章里水手们投宿的那个客栈的名字就叫作大鲸客栈,而且它那幽暗而阴森的店堂,让人一进门就似乎坠入了鲸腹。客店墙上挂着一幅被熏黑的大油画,画的是一只在大旋风里将沉未沉的船,而一条激怒的大鲸正在向它猛扑过去。再如店堂底端那间被用作酒吧的昏暗的幽室,其形状恰如一只露脊鲸头,甚至还有一大块拱形的鲸下巴骨。所有这一切都暗示着前来投宿的捕鲸人难逃的悲剧命运。而这种命运和象征着自然的白鲸息息相关。在这里,作者暗示了人与自然相斗的必然结果:人类的毁灭。
  作者选取白色作为鲸的颜色也是有目的的。白色象征着纯洁和无辜。作者认为自然是很安静、很和平、很友善的,只要人类能够理解到人与自然的这种共存的关系,不去打扰它,自然就不会毁灭人类。否则,人必然自取灭亡。小说中水手们与白鲸的斗争就是人与自然的斗争。白鲸本无忧无虑地生活在自然当中,从不主动接近人类,从不主动进攻人类。可是代表人类邪恶一面的水手们却千方百计想要征服它、毁灭它,所以最后被它毁掉了。另外,白色也代表着宇宙的神秘性。对于人类来说,宇宙的秘密就像白色,除了白茫茫的一片,什么也看不到。这也是作者的悲观看法之一:人类在强大的自然面前是渺小无力的,是永远也无法了解到自然的秘密的。
  
  三.船长亚哈的象征意义
  
  船长亚哈是白鲸的对手,那他又象征着什么?他是企图摧毁美和善的邪恶的代表,还是人类反抗的英雄?是为了使自己成为主宰而徒劳地与宇宙力量抗争的狂徒,还是敢于搏击邪恶、探索宇宙秘密的勇士?亚哈为了报私仇,一意孤行,无视船东们的利益,置船员的生死于不顾,并且,他对水手们进行威逼利诱,最后使所有的船员除了伊什梅尔生还外,其余全都葬身大海。亚哈在这里成了比白鲸还要邪恶的魔王;他代表了人类意识中邪恶和黑暗的部分。他的所作所为不是以理性和道德为原则,而是被本能冲动所左右,这就必然要酿成悲剧。船长亚哈与《旧约全书》中那个刻毒的复仇国王同名,而那位告诫船员们提防亚哈的老水手则被人叫作伊莱贾。亚哈从他的狭隘心理出发,认为白鲸咬掉他的大腿是出于一种险恶用心,是蓄意与他为敌。因此,他必须与这条孽鲸决一高低,来求得自己心理上的平衡。为了复仇,他可以违背船主的利益私自追杀白鲸;为了复仇,他不惜重金悬赏,花言巧语蛊惑人心;为了复仇,它采用威胁逼迫的手段让全船水手绝对服从他的意志;为了复仇,他甚至置全体船员的性命于不顾,孤注一掷,死不回头。他就像一头发疯的野兽,一步步走向了悲剧的结局。
  但是,亚哈又是一个敢于反抗神明、反对旧规习俗、英勇无畏、百折不挠、经验丰富的船长。他“跟可怕的大海斗争了四十年”,他有着“高尚的灵魂、伟大而古朴的心胸”。他操鱼枪敏捷而又准确,他曾刺中过无数条大鲸。他遭受过挫折,但他永远不会被击败。这时,他又是一个普罗米修斯式的人物,他像拜伦笔下的该隐那样背叛天意、铤而走险;他又似歌德笔下的浮士德那样永不满足、探索不止;他还像弥尔顿笔下的力士参孙那样义无反顾地与敌人同归于尽。因此,亚哈的性格是多重的、矛盾的。这一形象的象征意义也是复杂的、朦胧的、难以把握的。在他身上,善与恶并存,美与丑相共。
  
  四.亚哈追击白鲸的象征意义
  
  船长亚哈对白鲸莫比·迪克着迷似的追击也具有很深刻的象征意义。这种象征意义要看我们对于白鲸和亚哈的理解而定。如果说白鲸是邪恶的象征,那么此时,亚哈就是人类的英雄,他追击白鲸的过程就是人类对于邪恶的挑战,对于厄运的不屈服。而亚哈的永不放弃也正是人类面对邪恶时,所具有的不屈的斗争精神的体现。如果说白鲸是大自然的象征,而亚哈代表着黑暗的资本主义,那么此时亚哈对于白鲸的追击就是人类无节制掠夺大自然的过程,他及其船员最后的死亡命运就是大自然的复仇。但是无论怎样分析,我们都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亚哈与白鲸之间的矛盾正是人类与自然、善良与邪恶、美与丑之间的矛盾,而这一矛盾也正是促使人们不断觉醒以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
  《白鲸》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被湮没之后终于成了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之一。因为我们面对着更加复杂,更加无法把握、无法逃避的世界,我们就更能体味到《白鲸》的象征意义和这部小说的价值。《白鲸》的永久魅力和它那超越时空的价值离不开小说的复杂的象征意义。对于“白鲸”的象征意义众说纷纭: 有人把它看作“善”的象征,有人认为它是“恶”的体现,还有人说它是不善不恶的永恒的大自然的代表。在作者的笔下,“白鲸”颇有神秘主义色彩。小说中所使用的象征手法还有很多,这种写作手法的使用使这篇小说意义深远,令人回味无穷。所以它被称为是一部“可以让读者任意理解的”巨著,深受读者和现代评论家的赞美。它的象征主义永远是最值得人们探索的宝藏。
  
  参考文献:
  [1]程爱民.美国文学阅读教程[M].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常耀信.美国文学选读[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
  [3]杨起深.美国文学选读[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4]卢洁琼.试论《白鲸》的象征意义[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7,(9).
  [5]刘杰.论《白鲸》中的象征意义[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3).
  [6]李英.《莫比·迪克》的象征意义[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3,(11).
  
  周如,男,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0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试论《白鲸》中象征手法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