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49279

  

天使的落难,落难的人间

◇ 梁 吉

  非常地偶然,笔者在很短的几天内分别读到了苏童的短篇小说《天使的粮食》和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短篇小说《巨翅老人》。《天使的粮食》中天使因人间遭难而下凡救济,《巨翅老人》中天使却因自己遭难而流落人间。但无论是救济人间还是流落人间,两位天使均遭到了“不公平”的甚至残暴的对待。天使们最后不得不远离人间,他们留下了巨大的遗憾,我们作为人间一员也将深深地羞愧。
  我们先来看《天使的粮食》。故事很简单,苏童的笔调也很简洁、感情控制得也很冷静。暴风雨过后,村民们面临饥饿和死亡,天使牵着牛车载满了金黄的稻谷来赈灾。村长在乱哄哄中分发了粮食给村民。当天使表示想用手中的圣坛装满人间的眼泪时,村民们喊出了“他是疯子”。有了粮食,村子又恢复了活力,天使却沉默和忧伤着。后来天使被发现身上长着翅膀,村民们聚集起来要驱赶这个“怪物”,天使哭泣了,震荡了天地,当他飞翔离开时,为人类留下了一坛自己的眼泪。
  天使哭泣了,为了村民,为了人类。这是一帮怎样的村民,怎样的人呢?他们自己面临了灾难还拒人于外,天使的牛车出现时,牧鹅少年全子赶着鹅群蹚过一片河滩地,“堵住了陌生人的路”,用柳枝在泥地上划了一道线,充满了戒意。全子在这里充当了一个从未得到拯救而又拒绝拯救的角色,在这故事的开头就预示了故事的结局。天使是怎么应对戒意的呢?天使说,我不是外人,我是天使。
  当全子亢奋地发现了牛车上的稻谷,“使劲嗅了嗅,他说,你是来卖粮食的吗?现在来卖粮食肯定赚死人”,他还偷偷地抓了一大把谷子。这时天使眺望着村子,发现村里真的没有炊烟,他若有所思地说,人间的消息总是来迟一步,可惜我来迟了。人间的消息岂止迟来一步?天堂对人间情况的错误估计,促使天使有了下凡拯救的行动,他还不知道人间的真实,他还不知道他前途的艰难。虽然他不辞辛苦一路赶来“脚步疲惫,赤裸的双腿沾满了泥浆”,“蓑衣上不时有晶莹的水珠滚落下来”。
  村民们狂喜地迎接来的一车金黄色的稻谷,要不是村长在主持,粮食早就给村民们抢分光了。在议论纷纷中,同样愚昧的私塾先生也只知道天使都长着两个翅膀,而不明了天使在真正意义上就是来拯救人间的“大善人”。又在议论纷纷中,有人开始担心白拿天使的粮食会遭到秋后算帐,也有人怕天使后悔,赶紧扛着米袋往外面退。面对粮食分发的混乱场面,天使的神情肃穆而安详。
  分到了粮食,苏童这样来描写村民们:“几天来村里充满节日般的气氛,这个贫穷的村子曾经因为饥饿而奄奄一息,但天使带来的粮食使人们再次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孩子们又在村头追逐玩耍了,河滩上又响起了女人们捣衣舂米的声音,而男人们又聚集在大槐树下,抽起已经发霉的旱烟,互相开起粗鄙下流的玩笑。”
  天使来拯救的就是这样的人类。遭难了不懂得自救,获救了也只顾自己短暂的欢乐不作长远的打算。怪不得天使想用圣坛装满人间的眼泪只能成为一种奢望。刚开始死人时还有人哭,后来死人多了,他们就不哭了。亲人死了不会哭,因为怎么哭也不能把她闹醒。只有婴儿才喜欢哭,可是村里好几个婴儿都死了,死了就不哭了。卢梭(Jean Jacques Rousseau,1712—1778)在《爱弥儿》一书的开篇说:“凡是出于造物主手中的东西都是好的;人一插手就变坏了。”看来是没错了。这里的村民已经不相信眼泪,也没有了眼泪,他们没有忧伤没有感激,丧失了基本的情感。天使收集眼泪的试验也就只能招致村民的惊悸、怪叫和敌视。
  于是,当发现天使长着翅膀,村民们驱逐天使的暴力言语和暴力行为就自然而然了。天使用布道式的口吻点拨村民“我不是怪物,你们知道我是天使,天使说,我的粮食赐给每一个饥饿的人,收下的只是你们的泪水”,“可惜你们还不知道什么是荣耀,什么是耻辱”。甚至想以舍生取义的行为来换取村民的眼泪。可是换回的却是“住嘴。我们就是把你扔进火堆也不会流泪!村长跺着脚高声大吼起来,你以为一车谷子就能让我们跟你一起发疯?快走吧,快点离开我们的村子,你要再说疯话我们就要动手了!”
  天使哭泣了,“那些泪水像珍珠雨一样泻落在圣坛里,朗朗有声,天使就那样一边哭泣一边对村民们说,你们永远不会哭泣了,现在让我为你们哭泣吧,让我为你们大声哭泣吧!”天使想唤醒村民们,最终唤起的只是自己的深深的失望和进一步的悲天悯人。天使离去了,我们看不见飞翔的天使,但天使不死心,他留下了痕迹,留下了一坛苦涩而清凉的天使自己的眼泪。
  再看另一部作品。《巨翅老人》依然延续着马尔克斯的魔幻风格,他用略微戏谑的语气展开了他自己所谓“这场震撼地球的动乱”之叙述。故事发生在一个不知名的小镇,连日的大雨造成了小镇的凄凉暗淡和人们的瘟疫痛苦,一位落难的年迈天使被暴雨打落在了贝拉约夫妇家的院子里。贝拉约把天使关进了鸡笼里,邻居们纷纷来围观。于是异想天开的,天使成了贝拉约夫妇招徕看客的摇钱树和居民们亵玩、戏弄和议论的对象,后来居民们渐渐对天使失去了好奇和兴趣,孤独衰老的天使忍受着愤怒和痛苦,渐渐地恢复了生机,振翅而去。
  年迈的落难天使也离去了,他没有在人间获得应有的温暖的东西,相反的他尝尽了人间冷漠。他来的时候“嘴巴朝下伏卧在烂泥里,尽管死命地挣扎,依然不能站起”,“穿戴得像个乞丐,在剃光的脑袋上仅留有一束灰发,嘴巴里剩下稀稀落落几颗牙齿,他这副老态龙钟浑身湿透的模样使他毫无气派可言。那对兀鹰似的巨大翅膀,十分肮脏,已经脱掉一半羽毛,这时一动不动地搁浅在污水里”。
  尽管有一位通晓人间生死大事的女邻居,指出:“这是一位天使,肯定是为孩子来的,但是这个可怜的人实在太衰老了,雷雨把他打落在地上了”,贝拉约夫妇还是警戒性地把他关进了铁丝鸡笼里。这已经是临睡觉前了,之前老人一直是伏卧在烂泥中的。后来是由于孩子想吃东西了,夫妇俩才慷慨起来,决定给这位关在笼子里的天使放上三天用的淡水和食物。第二天,所有的邻居都来了,他们倒不是来确认老人的所谓“天使”身份,驱使他们来的是幸灾乐祸式的“好奇”,因为“他们都认为当代的天使都是一些在一次天堂叛乱中逃亡出来的幸存者”。于是他们来“看戏”了。面对天使他们“毫无虔诚”,把老人当成了马戏团的动物,作着各种各样的推测。
  年迈的天使接下来真的成为了马戏团的动物,贝拉约夫妇开始向观看天使的人收取门票五分,等着进门的游客长队一直伸展到天际处,贝拉约夫妇的屋子里装满了银钱。天使遭到了折磨,缺乏同情心的人向他投掷石头,有人用在牛身上烙印记的铁铲去烫他。他忍受着痛苦,用一种费解的语言表示愤怒,眼里噙着泪水,扇动了两下翅膀。人们反而害怕了他的忍受将是“在大动乱即将来临前的一小段短暂的宁静”。可恶的贡萨加神父对此无动于衷,只是“向轻率的人们讲明家畜的灵感方式,同时对这个俘获物的自然属性提出断然的见解”。
  好奇的人也引来了杂耍班,杂耍班有许多引人入胜的节目,并且门票钱少。人们于是转向了观看有不幸遭遇的“蜘蛛女孩”,以获得那“富有人情味和可怕的惩戒意义”,在无意义地把玩别人的痛苦中得到“消遣娱乐”。
  于是院子恢复了孤寂,贝拉约夫妇用门票收入盖起了两层楼的住宅,经营起自己的生活,而让天使自生自灭。在接下的几年里天使又无奈地沦为小孩子恶作剧的对象,他突然苍老了,几乎走到了生命濒危处。贝拉约夫妇终于放心不下了,“用一床被子把他裹起来,仁慈地把他带到棚屋里去睡”。但熬过了可恶的冬天,天使的身体奇迹般地获得了恢复,“眼睛重新又明亮起来,翅膀上也长出粗大丰满的羽毛”,“他在满天繁星的夜晚还会唱起航海人的歌子”,他终于振翅而飞了,留下贝拉约的夫人埃丽森达放心地舒了一口气。
  天使在我们人间落难了,因为如今这人间是落难的人间。落难的人间有着这样的病人:一个从儿时开始累计自己心跳的妇女,其数目已达到不够使用的程度;一个终夜无法睡眠的葡萄牙人受到了星星的噪音的折磨;一个梦游病者总是夜里起来毁掉他自己醒时做好的东西;此外还有其他一些病情较轻的人;贡萨加神父也有失眠症(后来是那些可以消遣娱乐而胜于慰藉心灵的奇迹彻底治愈的)。怪不得两位天使在这落难的人间都是孤立无援的。送粮食的天使遭到了围攻,落难的天使遭到了围观和折磨,根本没有获得理解和帮助,因为他们面对的是失去了怜悯之心的人们。无论是村长、私塾先生还是所谓“上帝的使者” 贡萨加神父,包括了我们的小孩子如牧鹅少年全子,他们冷漠、无知,失去了激情和创造力。于是他们没有了眼泪,他们只能无聊地围观,从别人的苦痛中去找点安慰自己的东西,但请注意,这点安慰不是发自于自我内心的,因此他们也是心灵孤独的弱者。天使遇到了这些人,也就是秀才遇上了兵。天使耐心地忍耐愚昧无知的人类,而人类却宁可让他痛苦。天使只能远离。
  两位不同国别的作家创作的只是两个寓言,天使只是我们内心的产物。我们把我们造出来的天使赶走了,我们还剩下什么呢?我们连自己造出来的东西都不信任了,我们还能相信自己的力量,相信靠自己去实现人类终极的关怀,达到世界终极的彼岸吗?
  笔者认为我们也只能依托我们自己,依托我们人间,因为天使已离去。《天使的粮食》中牧鹅少年全子是几个事件发展的“针线”,他也是天使的安慰,他为天使驱赶蜜蜂,给天使送上鹅蛋,天使离去后,他发现的一坛天使眼泪会不会是拯救人间的又一“针线”呢?《巨翅老人》中贝拉约最后的仁慈,埃丽森达为她自己,也是为天使放心地舒了一口气,这会是他们麻木心灵的一丝温暖吗?
  两位聪明的作者和离去的天使一样为我们留下了种种的悬念与希望。或许这就是鲁迅先生教会我们的“绝望地反抗”。
  
  参考文献:
  [1]苏童.天使的粮食[J].北京文学,1996,(11).
  [2]莫言选.影响我的10部短篇小说——锁孔里的房间[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1999.
  
   (梁吉 广东佛山 华南师范大学南海学院 528225)

天使的落难,落难的人间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