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是“五四”时期一个极具影响力的作家,在她的文学创作生涯中,我们从她身上看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变革历程,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冰心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创作出了为世人瞩目的短诗集《繁星》和《春水》,后人将这种句式短小又内涵深远的诗称为“小诗”,后来又引发了众人的模仿热潮,成就了“小诗流行的时代”。在诗集《繁星》和《春水》中,“母爱”、“童真”和“自然”是诗人“爱的哲学”的三大主题。而作为三大主题之一的“童真”,它承载着诗人儿时的梦想和内心深处心灵的真诚。在诗人的诗歌作品中,追亿和赞颂是冰心诗歌童真意识所要表现的两大对象。
一、梦中的真与真中的梦: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
冰心出身于一个较为富有的家庭,儿时的冰心,有着一个温暖而幸福的家庭。她的父亲和母亲,给了她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同时也给了她丰富、诚挚的爱。同时也正是这种爱,为诗人最后形成“爱的哲学”奠定了坚实的情感基础。这正如她在《我的童年》一文中所说的:“我觉得我的童年生活是快乐的,开朗的,首先是健康的。该得的爱,我都得到了,该爱的人,我也都爱了。我的母亲,父亲,祖父,舅舅,老师以及我周围的人都帮助我的思想,感情往正常、健康里成长。”[1]冰心希望别的家庭也像自己的家庭一样幸福,而当她看到了别的家庭遭遇痛苦和不幸的时候,她的心就变得不平静起来,同时,也开始追忆自己天真烂漫的童年,在《繁星》第四则中,诗人这样写道:“童年呵!/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 在诗人看来,童年时代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它很真,同时也带着梦幻,就像梦境一般美好。
虽然冰心在她的文章里宣称她所写的《繁星》和《春水》只是许多“零碎的思想”的组合。但通过细读我们才发现,这些“零碎的思想”里蕴含着许多儿时的故事,同时也和诗人的儿童生活息息相关。冰心在《繁星·自序》一文中说这一诗集“是两年前零碎的思想,经过三个小孩子的鉴定。《繁星》的序言,就是这个。”[2]零碎的思想经过一番整理,本来就可以成文了,但为什么还要经过孩子的鉴定呢?这足以说明诗集《繁星》中所蕴含的深厚的儿童情结。冰心在谈到怎样创作儿童文学作品时就说过:“为儿童创作,就要和孩子们交往,要热爱他们、尊重他们,同他们平起平坐。你要是不喜欢孩子,而勉强去写,你就不会写出能使孩子们感动的东西来。”[3]而冰心也正是这一理论的实践者和倡导者。在《繁星》第四则中,诗人这样写道:“小弟弟呵!/我灵魂中三颗光明喜乐的星。/温柔的,/无可言说的,/灵魂深处的孩子呵!”在这里,她还把儿童比作她灵魂中的星星,有着无可言说的温柔和美丽,同时还代表着诗人的光明、欢喜和快乐。诗人在这里用她女性特有的温柔、细腻的感情与天真的儿童展开了对话,从这些诗歌作品中,我们看到了诗人对儿童无限的热爱,也看到了她对儿时美好时光的追忆。
二、细小的身躯与伟大的灵魂:对可爱童真的无限赞颂
冰心早年在她的一篇文章《寄小读者》中曾经表明过自己创作的目的:“在这开宗明义的第一信里,请你们容我在你们面前介绍我自己。我是你们天真队里的一个落伍者——然而有一件事,是我常常用以自傲的:就是我从前也曾是一个小孩子,现在还有时仍是一个小孩子。为着要保守这一点天真直至我转入另一世界为止,我恳切地希望你们帮助我,提携我,我自己也要永远勉励着;做你们的一个最热情最忠实的朋友!”而正是这个最热情最忠实的朋友,让我们看到了她对可爱童真的无限赞颂。她用优雅的文笔,描绘出了一个个天真烂漫的儿童形象。在《繁星》第三十五则中,诗人这样写道:“万千的使者,/要起来歌颂小孩子;/小孩子!/他细小的身躯里,/含着伟大的灵魂。”在这首诗中,诗人把小孩子的进行了美化,她认为小孩子虽然小,但他们却有着伟大的灵魂,同时要号召万千的使者都要一起去歌颂,这足以可见冰心把童心看得有多么珍贵。
在冰心善良的心中,儿童的天真的笑声、以及绯红的笑脸,都如天使一般的可爱,为着这份深沉的爱,诗人对儿童唱出了一首又一首赞歌。在《繁星》第四十三则中,诗人这样写道:“真理,/在婴儿的沉默中,/不在聪明人的辩论里。”在诗人眼里,幼小的婴儿虽然不能说话,却洞悉深奥的真理,甚至超过了善于辩论的聪明人。在她看来,婴儿才是最聪明、最智慧的化身。在《繁星》第七十四则中,诗人这样写道:“婴儿,/是伟大的诗人,/在不完全的言语中,/吐出最完全的诗句。”在这里,诗人对于童心的歌颂,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在她的眼中,婴儿虽然在言语上还不太完全,但却是最伟大的诗人,能创作出最为伟大的诗句,由此可见,婴儿的创造力是不可限量的。在诗人创作的另外一首诗歌《可爱的》中,诗人对孩子这样赞颂道:“除了宇宙,/最可爱的只有孩子。/和他说话不必思索,/态度不必矜持。/抬起头来说笑,/低下头去弄水。/任你沉思也好,/微讴也好;/驴背上,/山门下,/偶一回头望时,/总是活泼泼地,/笑嘻嘻地。”在这首诗中,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对孩子的深情赞颂,诗人连用了两个不必来描写孩子的可爱,同时将孩子的可爱和宇宙进行了对比,由此将童真上升到了一个更为博大的高度。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追忆和赞颂是冰心诗歌作品中童真意识所要表现的两大主题,在这两大主题中,我们感受到了诗人的诗趣和童趣,同时也体会到诗人真挚、亲切、温柔、细腻的独特情感和对亲人的爱。这正如郁达夫所说:“对父母之爱,对小弟弟小兄小朋友之爱,以及对异国的弱小儿女,同病者之爱,使她的笔底下有了象温泉水似的柔情。”[4]我们在诗人挥写的诗行里,在造就了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史上的辉煌篇章中,体验到了诗人活泼跳跃的童心,冰心对童真意识的追忆与赞颂,强烈地震撼着无数读者的心。
注释:
[1]冰心:《童年杂忆》,范伯群编:《冰心研究资料》,北京出版社,1984年版,第58页。
[2]冰心:《〈繁星〉自序》,范伯群编:《冰心研究资料》,北京出版社,1984年版,第131页。
[3]冰心:《儿童文学工作者的任务与儿童文学的特点》,范伯群编:《冰心研究资料》,北京出版社,1984年版,第187页。
[4]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范伯群编:《冰心研究资料》,北京出版社,1984年版,第396页。
(李正 四川南充 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 637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