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49269

[ 陈伟光 文选 ]   

浅析黑格尔的自然美思想

◇ 陈伟光

  摘 要:黑格尔认为在自然美中,理念的感性显现得不到体现,因而轻视自然美。但自然美是黑格尔美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在黑格尔美学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本文从自然美的地位及其原因、自然美的缺陷等方面入手,论述黑格尔《美学》中有关自然美的思想。
  关键词:黑格尔 自然美 理念
  
  自然美在黑格尔的美学体系中是受到轻视的,黑格尔在《美学》全书绪论中就说:“我们这门科学的正当名称却是‘艺术的哲学’,或者更确切一点,‘美的艺术的哲学’”。[1](P3)从“艺术的哲学”名称来看,就把自然美开除了,但是自然美作为黑格尔整个美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仍然占有重要地位。黑格尔谈论自然美,是为了指出它的缺陷,否定自然美,从而树立艺术美。所以,我们很有必要分析一下黑格尔关于自然美的一些思想。
  
  一、自然美的地位
  
  黑格尔在《美学》全书绪论里就提到“可以肯定的说,艺术美高于自然。因为艺术美是由心灵产生和再生的美,心灵和它的产品比自然和它的现象高多少,艺术美比自然美也就高多少。”[1](P4)可见,自然美在黑格尔美学中地位不高或只有附庸地位;严格地说,自然美在黑格尔美学中没有地位,其地位被艺术美排除了。
  自然美的处境是由黑格尔对美的定义——“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来决定的”,这也是正确理解整个黑格尔美学体系的核心与基础。黑格尔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由先于它而存在的概念生发出来的,继而现自身于事物的活动。当概念出现在实在里,并且与实在结成统一体时,概念就成了整个理念。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美是经过人加工了的事物,而不是自然界自然生成物,诸如江河、湖海、鸟兽虫鱼等等。这样很显然就把自然美排斥在艺术美之外。理念在自然中找不到适于把自身妥帖显现出来的形式,因而沉没在自然形式中,而心灵则不然,它是真正符合理念的形式,可以把理念的内容真实全部地表现出来,达到“概念和体现概念的实在的二者统一”。因为自然美本身的种种缺陷,“心灵就不能在客观存在的有限性及其附带的局限性和外在的必然性之中直接关照和欣赏它的真正的自由,而这种自由的需要就必然要在另一个较高的领域才能实现。这个领域就是艺术,艺术的现实就是理想。 因此,自然美作为第一种美,处在美的初级阶段,是一种不完善的美。
  
  二、黑格尔论述自然美的原因和意义
  
  既然自然美在黑格尔美学中没有地位,为什么黑格尔还设专章论述自然美?道理很简单,黑格尔论述自然美是为了否定自然美,从而树立艺术美。因而,论述自然美是为论述艺术美服务。且看原文,“这就是自然美的基本缺陷,就连它的最高形式也在所难免。也就是这种缺陷,使得我们有必要去进一步认识理想,即艺术美。”[1](P171)“因为真实的统一都具有观念性的主体性,而这观念性的主体性正是一般自然美所没有的,不管自然美显得多么完善。这个基本缺陷就指引我们进一步研究理想。”
  
  三、自然美的层次性
  
  在黑格尔看来,尽管自然界有生命的东西与无生命的东西作为美都属于自然美范畴, 都不是艺术美, 但有机自然和无机自然还是有区别的, 这也是自然美内部的区别。“因为有机自然的生命既包括实在存在的各部分的差异面和在这些部分中单纯地自为地存在着的灵魂,同时却又包括这些差异面作为经过调和的统一,所以生命比起无机自然要较高一层”。 也正因如此,黑格尔将自然美由低到高地分成了几个层面,把自然美的各种类型逐级演进的整个历程向我们展示了出来:
  首先,便是那些单一的机械的无机物的美,如自然的矿物晶体。
  其次,较高一级的自然美便是那些既彼此独立又互相联系的无机物系统,如天体星系。
  第三,便是有机的动植物的美。这是一种符合理念的生命之美。
  这里我们看到自然美也有它本身的发展过程,也贯穿着一条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线索。而这就是黑格尔所说的自然美“有一种符合理性的前进过程”。这种根据自然界演进的历史来考察自然美, 为后人对自然美的研究提供了一条独特的线索,即要看它在何种程度上体现了生命的魅力。
  
  四、自然美因人而美
  
  美的客观事物是独立自在的, 本身具有美的客观属性。它的美既不是为自身也不是为人而存在的。黑格尔认为以这种方式存在的自然美是无意义的。他说:“有生命的自然事物之所以美,既不是为它自身,也不是它本身为着要显现美而创造出来的。自然美只是为其他对象而美,这就是说,为我们,为审美的意识而美。”[1](P154)因此,自然物只有与人也就是审美主体发生了关系,它才是美的,它的存在才有了意义。否则无论它具有何种构成美的客观属性,都无所谓美丑。在这个意义上,自然美,美都是由人来判断与规定的。
  同时,黑格尔认为,自然美也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劳动实践使人类在自然对象上打上了自己力量、智慧、才能和理想的烙印,劳动结果也就成了人的本质力量的象征,这时人们观照自然对象与其说是发现了自然美,毋宁说是发现了自己的美,主客体之间的审美关系与其说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毋宁说是人与人自身的关系。黑格尔在谈论英雄时代的史诗时指出,那时的英雄亲手宰杀牲畜,训练马匹,制造劳动工具和武器,所以在这一切上面,“人都可以看出他的筋力,他的双手的伶巧,他的心灵的智慧或英勇的结果。”[1](P332)从而人们在观照自然对象时才能发自内心地产生一种和谐自由的审美愉悦,对象世界才从生糙的自然变为“人化的自然”,以特有的意味和价值而成为一种美。
  另一方面,劳动实践也使人类脱离了纯粹的生理需要向更高的精神需要提升,使人的审美意识日益丰富的发展起来。黑格尔指出,人们不仅能从经过自己加工改造的自然对象中直观自身,而且也能以审美观照的方式把握自然界五光十色的形式美,如冰川雪峰、星空月夜,它们的形式结构与拥有较高旨趣的人的心理结构已经构成了一种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同形对应关系,自然对象就通过这种心物同形对应的关系跨入了社会生活,跨入了人类审美的视野,这时自然美的天地才大大地得到了拓展。
  
  五、自然美的缺陷
  
  黑格尔认为,艺术美是本身完善的美,而自然美是有缺陷的。这种缺陷是一切形式的自然美都具有的,就连它的最高形式也是在所难免的。自然美的根本缺陷,是自在而不自为的,缺乏观念性的主体性。在自然美中,始终是感性材料占统治地位,心灵或观念居次。黑格尔指出自然美存在三方面的缺陷。
  (一)在直接现实中的内在因素仍然是内在的
  “直接现实”即直接呈现于感官的自在的个别事物,也就是单纯的自然。最低级的是植物,“没有自我感觉的,并且也没有灵魂性”[1](P188)。而动物能够体现出内在的生命之美,但维持生命的一系列器官是完全被羽毛、鳞甲、针尖之类遮盖着的来维持的,动物只是在自身以内才见出生命性。因此,这种生命不是在身体各部分都随处可见的。由此可见,自然的事物内外两方面不能完全统一起来,不能充分的自由地向外显现。
  (二)直接个别客观存在的依存性
  黑格尔认为,直接的个别的客观事物在条件制约中存在,被不在它本身以内的现实整体力量控制,迫使它和其它事物发生关系,现出对无数方面的依存性。“个别的动物是束缚在一定的水陆空自然环境的,这就限定了它的生活方式、营养方式以及整个生活习惯。动物生活的无数差异都是从此产生的。”
  (三)直接个别客观存在的局限性
  黑格尔所考查的三个缺陷之间有严密的逻辑,它们既都源于根本缺陷,又是一个推演系列:因此有了前面两个缺陷,必然引出第三个缺陷。直接的个别事物既受到自身的限制,又为彼此的物身所羁,总括起来就是说,个别事物没有真正的独立性,这就是直接个别事物的局限性。
  黑格尔以其哲学家的眼光不断发现直接个别事物的各种缺陷,极力证明它们不自由的现实状态,直接的目的是非常明确的,就是否认自然美的客观存在,在此基础上提倡艺术美的重要性。应该说,这是他从先验的理念出发的结果,是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观在美学观点中的体现。但是,我们也不可否认,黑格尔对艺术的推崇,实质上也是对人的本质的确认,也是对其试图统一英国的感性主义和理性主义的一种尝试和努力,他实现了这个目标,从而也奠定了他在德国古典美学和西方美学中的重要地位。
  
  注释:
  [1]黑格尔:《美学》(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参考文献:
  [1]黑格尔.美学(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2]王元化.读黑格尔《美学》笔记[J].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8,(3).
  [3]钟兆惠.论黑格尔的自然美观念[J].池州师专学报,2007,(1).
  [4]姚文放.辩证思维与黑格尔的自然美论[Z].人文杂志,1990,(2).
  
  (陈伟光 南开大学文学院 300071)

浅析黑格尔的自然美思想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