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1508

[ 邱建辉 文选 ]   

《印度洋上生死夜》(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 邱建辉

  [设计理念]
  1. 加强朗读的指导和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感,在学习语言中熏陶情感,体验语言文字的内涵,悟出言中之意,文中之情。
  2. 加强语言文字的学习、积累和内化,注重课内课外结合,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提升语文素养。
  3. 培养学生自主读书、自主感悟的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亲近文本,超越文本,尊重学生阅读的个性体验。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能结合上下文和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两个“抽搐”的不同含义。
  3. 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体会主人公皮埃尔在生死关头,把自己和妻子的安危置之度外,关心他人胜过自己的高贵品质。
  [教学重点]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体会皮埃尔在生死关头,把自己和妻子的生命置之度外的高贵品质。
  2. 借助语言文字,体会皮埃尔丰富的内心变化。
  [教学过程]
  一、 课前复习,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人的生命是美丽的,但也是短暂的、脆弱的;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有时生与死仅一步之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印度洋上生死夜》这篇课文,带着自己的感受来读课题。(师板书:印度洋上生死夜。学生个别读,齐读)
  师:同学们想到哪些含有“生死”的成语?(学生稍作思考)
  生:九死一生、生死相依。
  生:生死与共、舍生忘死。
  ……
  (课件出示成语: 舍生忘死 九死一生生死与共 生死相依 虽死犹生 生离死别出生入死 生荣死哀 生死存亡 生死攸关死里逃生 死得其所)
  师:你觉得哪些成语可以用在皮埃尔身上?(学生回答)
  师:相信同学们学习课文后,对这些成语会有更深的理解和感受。
  二、 亲近文本,精读感悟
  师:通过上一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皮埃尔携妻子夜游印度洋,遇到危险,妻子生命垂危,急需返回救治,皮埃尔是选择离开还是留下?(学生齐答:留下)
  (课件出示文字:“我们应该立即离开这儿。”想到这,他立即将快艇加速,在海上飞驰。可另一个念头又冲入他的脑海: “不,我不能走!现在我可能是世界上唯一确切知晓这场海难即将发生的人。我有责任向来往船只通报这一信息。” )
  师:皮埃尔为什么选择留下通报信息?
  生:因为皮埃尔是世界上唯一确切知晓这场海难即将发生的人,他有责任通报这一信息。
  生:因为皮埃尔是名船长,作为船长,他有责任向来往的船只通报这一信息,避免海难的发生。
  师:皮埃尔作出这样的选择,他的内心有过矛盾吗?
  生:我想有过,选择留下,就意味着妻子不能得到及时救治,就会有生命危险,他不可能想不到的。
  生:一边是心爱的妻子,一边是来往船只上的游客,孰轻孰重,难以取舍。最后决定留下,通报信息,皮埃尔的内心经过痛苦的抉择。
  师:如果皮埃尔选择离开,你能理解吗?
  生:可以理解,救自己的妻子是天经地义、合情合理的事。
  生:妻子是皮埃尔最心爱的人,难道不应该救治吗?
  师:现在皮埃尔选择留下,意味着放弃救妻子。他不爱妻子吗?
  生:不是的,他爱妻子,但他更关心来往船只上游客的生命安危。
  师:你对他的选择能理解吗?
  生:能理解,他是船长,他心系着来往船只游客的生命安危,这是船长的职责,更是他高度的责任心的体现。
  生:皮埃尔是船长,他关心他人胜过自己和妻子,他留下报信,是他无悔的选择。
  师:皮埃尔的内心有过矛盾,有过徘徊和犹豫,这是人之常情,但他最终选择了留下,作出了无悔的选择。你能读出皮埃尔内心的变化吗?(指名读)你能读出他无悔的选择吗?(指名读,齐读)
  师:同学们,这可不是平常的取舍,皮埃尔是在进行生与死的抉择,选择留下,就是选择放弃急救,就是选择死亡的危险。你能读出这种坚定的选择吗?(学生再次个人读,齐读)
  师:在生与死的选择中,我们读懂了皮埃尔的心,让我们继续走进他的心灵深处,去感受他崇高的精神,去触摸他伟大的灵魂。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五、六小节,画出令你感动的句子,反复读读,细细品品,试着体会皮埃尔的内心情感。(配乐《爱无止境》)
  (课件出示文字:此时,克勒松的手脚不住地抽搐,嘴里吐出大团大团的白色泡沫。皮埃尔的心也在抽搐,他知道,这很可能是生命力即将耗尽的信号。“该死的船,快停下!快停下!”他一边打灯语,一边声嘶力竭地呼喊。轮船仍然在行驶。皮埃尔几乎急得要发疯了:天哪,难道克勒松的血白流了?难道我们俩将白白付出生命的代价?)
  师:这段话中,是否有个词深深地触动着你的心?
  生:是的,是“抽搐”。
  师:这段话中有两个“抽搐”,“抽搐”本来是什么意思?
  生:原来的意思是肌肉不随意地收缩的症状,多见于四肢和脸面。
  师:这里两个“抽搐”的意思一样吗?
  生:不一样。第一个“抽搐”指克勒松的手脚不由自主地收缩,是人的无意识动作,是克勒松受伤失血后出现的生理现象,是克勒松生命力即将耗尽的信号。
  师:你讲得很对!那第二个“抽搐”呢?
  生:第二个“抽搐”指皮埃尔看到妻子吐出大团大团的白色泡沫,生命已处在极其危险的关头,快要死了,心里异常难受,极度紧张,十分痛苦。
  师:是一种心理感受,皮埃尔因妻子即将离去,心里十分痛苦。
  师:妻子是皮埃尔的另一半,眼看着心爱的人忍受折磨,即将失去生命,自己却束手无策,无能为力,这是多么的痛苦啊!(学生个人读、齐读有关句子)
  师:皮埃尔的心在抽搐,还有别的原因吗?
  生:除了妻子即将离去的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轮船尚未收到灯语信号,仍在继续行驶,自己和妻子有可能白白送命,皮埃尔的内心更加沉痛。
  生:轮船尚未停下,不但自己和妻子可能白白失去生命,还担心游轮上的乘客也会在海难中丧生,他的心情极度紧张。
  师:你能读出自己的感受吗?(学生声情并茂地读出有关句子)
  师:你为什么声嘶力竭地读出“该死的船,快停下!快停下”?
  生:因为当时的情形非常紧张,皮埃尔的内心十分痛苦,一边是妻子的生命即将失去,一边是轮船尚未停下,自己和妻子都可能白白送命,轮船上的乘客也会遇难,皮埃尔心急如焚,可想而知,所以我这样读。
  师:皮埃尔是什么样的心情呢?
  生:焦急万分。
  生:急得快发疯了。
  师:请同学们想象皮埃尔急得发疯的样子。(学生再次个人读、齐读有关句子)
  师:皮埃尔一心只想到豪华客轮上乘客的安全,却将自己和妻子的安危置之度外,真是令人感动。文中还有令你感动的地方吗?
  (课件出示文字:他抱住了克勒松,发现她的躯体已经冰凉,此时,他反而变得分外平静,只是在亡妻的耳朵边轻轻地说着:“亲爱的,原谅我……”)
  师:这儿也的确感人,你们再读读看,有什么疑问吗?
  生:皮埃尔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他俯下身子,抱住妻子冰冷的躯体,他没有痛哭,为什么反而变得分外平静?(学生稍稍思考)
  生:因为豪华客轮上的游客已脱离危险,妻子没有白白失去生命,他很平静。
  生:游客脱离危险,妻子却失去生命,皮埃尔心中无比愧疚。
  生:因为妻子的死换来了更多人的生还,他很平静。
  师:这样的“平静”包含着客轮脱险后的如释重负,包含着对妻子的眷念和愧疚,包含着面对死亡的坦然……这样的“平静”是何等的伟大!
  师:皮埃尔请求妻子原谅他什么呢?
  生:原谅他没有及时带妻子离开险地,进行救治。
  生:原谅他妻子的死是自己一手造成的。如果及时离开,妻子就不会失去生命。
  生:原谅他没有向豪华客轮发出求救信号。
  ……
  师:“亲爱的,原谅我……”短短的六个字饱含着皮埃尔内心极为复杂的情感,一个省略号表达出皮埃尔对妻子无尽的愧疚。(学生读书)
  师:不幸中的万幸,豪华客轮上有直升机,皮埃尔获救了。当他在医院醒来看到了一条最新消息。(学生读第七小节句子)
  师:我们设想一下,如果当时皮埃尔为了救妻子,没有回到出事地点,他看到报上的最新消息会是怎样的?
  生:报上会写道:昨天晚上11时57分,在圣但尼港东南约75海里处发生了海啸,有艘豪华客轮在此经过,客轮葬身海底,游客全部遇难,这是自泰坦尼克号冰海沉船以来的又一次重大海难……
  师:这时皮埃尔的心情会怎样?
  生:会十分后悔没有给豪华客轮通报信息。
  生:会痛心疾首,自己不配做船长。
  师:而此时,没有船只损坏和人员伤亡,皮埃尔的内心怎样?
  生:感到欣慰。
  生:相信妻子在天之灵也会原谅他的。(学生读相关句子)
  三、 创设情境,训练语言
  (情境一)
  师:如果你是获救的船员、船长或乘客,你会对皮埃尔说什么?
  生:皮埃尔,你太伟大了,你不顾妻子和自己的生命安危,救了我们大家,真是我们的救命恩人。
  生:你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是名称职的船长,我要向你学习。
  生:皮埃尔,我在你身上看到了什么叫做“舍生忘死”!
  生:你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你有一颗伟大的心灵。
  生:皮埃尔,你就像哈尔威船长一样,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对死亡,你做出了英雄壮举。
  ……
  (情境二)
  师:如果你是皮埃尔,在克勒松的葬礼上,你怎样向爱妻讲述她昏迷后的一切呢?(学生稍做准备)
  生:亲爱的,当你昏迷后,看到你的手脚不停地抽搐,口中吐出大团大团的白色泡沫,我心如刀绞,可又不能离开,我急得快要发疯了,声嘶力竭地拼命呼喊,可是轮船仍在行驶,我以为我俩将白白付出生命的代价。或许是我俩的诚心感动了上苍,轮船收到了信号,开始减速慢行,并立即派来直升机,在机组人员的帮助下,我也脱离了险境,可是你却永远失去了生命。亲爱的,你的生命没有白白付出,你一个人的生命,换来了一船人的生还,相信你在天之灵,也会原谅我的……
  师:我仿佛看到了——你就是皮埃尔。
  四、 回归课题,巩固总结
  师:同学们,在危险和灾难面前,最能看出一个人灵魂的高贵与卑贱,皮埃尔用他的实际行动诠释了生命的意义,深深地震撼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永远记住他的名字——皮埃尔(生齐读),永远记住这个感人的故事——印度洋上生死夜(生齐读)。
  师:同学们,我们再次看前面的成语。学习了课文,你对这些成语有了新的感受和理解吗?
  生:皮埃尔和妻子置自己的生死于不顾,向豪华客轮上的游客通报信息,客轮避免了海难,而妻子却失去了生命,让我懂得了什么叫“舍生忘死”。
  生:皮埃尔眼睁睁地看着妻子遭受疼痛折磨,失去生命,自己却无能为力,痛苦万分,这才叫“生死相依”“生离死别”。
  生:克勒松一人的死,换来更多人的生,这就是“死得其所”“虽死犹生”。
  ……
  师:同学们通过课文的学习,加深了对生死的理解,你们知道哪些有关生死的名言吗?
  生: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皮埃尔为了豪华客轮游客的生命安危,放弃了救妻子,妻子的死比泰山还重。
  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生:《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说过,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悔恨,也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羞愧……
  生:爱因斯坦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地替别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
  生:泰戈尔说我们只有献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
  ……
  五、 拓展练习,延伸课外
  练习1:同学们自读老师下发的材料《海中救援》,交流感受。
  练习2:请同学们通过课外访问、阅读等方式收集有关生死关头想到别人,把自己生死置之度外的材料,在班级交流。下课。
  [执教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浦口铁路小学]

《印度洋上生死夜》(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