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1511

[ 狄万琳 文选 ]   

情智交

◇ 狄万琳

  《印度洋上生死夜》是一首动人的生命之歌,这篇文章用朴实的文字写出了催人泪下的旋律。在教学过程中,邱建辉老师用对文本深情的解读,用非凡的教学智慧引领着学生的思绪,让学生体验着英雄内心的波动,感受那超凡脱俗的人格魅力。
  
  一、 紧扣“生死”,感悟生命悲壮
  
  在这节课中,邱老师从题眼“生死”入手,让学生说出含有“生”“死”的成语,然后找到能用在皮埃尔身上的词语。这样做,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词汇,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而且初步感知皮埃尔的精神品质,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再紧扣生死主线,引导学生对课文关键处进行朗读和感悟。以“情”贯穿,引导学生与文本交流,生生交流,师生交流,使学生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内化。
  本篇课文悲壮感人,为了让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完全投入到课文的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境中去,并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邱老师运用课堂语言,运用音乐、朗读等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验皮埃尔的高尚品质,沉浸在对皮埃尔的崇敬的情感之中。
  在深度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最后由有关“生死”的成语、名句引导学生在整体回顾的基础上升华,这样做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体悟文本 ,更深地领悟了课题中“生死”的意思,感悟生命的悲壮。
  
  二、 恰当点拨,引领价值取向
  
  本节课邱老师注重在关键处点拨,在质疑处引导。
  在皮埃尔用灯语使豪华客轮脱离危险,自己痛失爱妻这部分,邱老师抓住皮埃尔三段典型的心理描写引导学生感悟人物的崇高。这三段典型的心理描写是:“应该离开这儿”与“我不能走”;“心也在抽搐”与“急得要发疯了”;“请救救我们”与“变得分外平静”。课堂教学始终没有偏离文章的基本价值取向,同时也听到了学生多元化的理解声音。
  同时,邱老师有意识地让学生抓住有关皮埃尔心理描写的关键词句来质疑。在学习第一段式心理描写的时候,引导学生抓住矛盾的一组词语“应该离开”和“不能走”质疑。这一点拨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崇高品质。下面两段心理描写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自行质疑解读以后,就理解文本价值取向。
  
  三、 想象补白,促进情感升华
  
  邱老师是智慧的,课堂上多次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象补白:想象皮埃尔“心也在抽搐”与“急得要发疯了”时的内心独白;想象如果你是获救的船员、船长或乘客,你会对皮埃尔说什么?想象如果你是皮埃尔,在克勒松的葬礼上,你怎样向爱妻讲述她昏迷后的一切呢?此时的课堂成了表达与交流的乐园,你的感受、我的感受、他的感受在相互碰撞、相互补充和相互融合。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学会倾听,学会接受,学会汲取,学会欣赏,从而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有效转化,收到了思维的撞击、情感的交流和知识的共享增值效应。学生对生命意义的认识和情感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点评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教研室]

情智交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