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台寻石遇雨即晴
季德贵
头顶骄阳身未遮,披荆斩棘苦寻查。
卵形体逸山川秀,蛇状纹浮日月华。
雨慰英灵天降雨,花凝碧血地开花。
一枚捡得难禁喜,待到归来夕照斜。
此诗系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江苏省滨海县诗联学会副会长季德贵老先生《琢玉集》中的一首。全诗既有格律诗的古雅、俊逸,又洋溢着现代的气息。
诗题点出了地点、事情、天气,非细赏全诗,不能悟其妙处。从“遇雨即晴”看,诗人应在盛夏骄阳下的雨花台寻石,可见,诗人寻石心切。首联“头顶骄阳身未遮,披荆斩棘苦寻查”紧扣诗题之“寻”字;“披荆斩棘”写“寻石”之难,“苦寻查”直抒“寻石”之艰。
颔联写雨花石之美。“卵形体”“蛇状纹”写出了雨花石独有的外形,形象鲜明;“山川秀”“日月华”写出了雨花石上的图形之美,美妙绝伦;一“逸”一“浮”,写出了“山川秀”“日月华”并非人绘而是从雨花石内自然“逸”出,“浮”现于石面之上的,乃造化神工所致,让人叹服诗人炼字精准、传神。
诗的颈联以回文联的形式写雨花石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人们知道南京雨花台是悼念革命烈士的地方,雨花石是革命烈士精神的象征。诗人独步意境,扣住“雨花”设联:“雨慰英灵天降雨”,革命烈士的英灵感天动地,天为之泣而雨;“花凝碧血地开花”,诗人化用“苌弘化碧”的典故,用碧血丹心暗寓志士仁人的革命精神,如碧血沃野,盛开革命之花。
尾联上句以“一”字极言雨花石之稀珍,与“难禁喜”觅得后的狂喜心情形成强烈对比,量词“枚”字含有倍加珍惜之意。下句似写天气转晴,暮色已至,实写诗人在烈日和暴雨下忘情地“寻石”已有很长时间,意境深沉。
[作者单位:江苏省响水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