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1年第2期 ID: 152707

  

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 孙竹霞 王杜平

  [摘要]广大的教育界的同仁们注重兴趣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提倡“寓教于乐”。因此,就结合自己的教学生涯,浅谈在语文教学中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兴趣培养;课堂气氛;师生关系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活跃课堂气氛,诱发学习兴趣 。
  1.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的形成来源于教师的诱导和引发,而这种诱导恰恰是紧紧捕捉学生心理发生微妙变化的瞬间,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生发过程。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造新的教学情景,创造良好条件为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训练提供机会,使他们产生对语言训练的欲望,从而达到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的效果。
  2.教给阅读的方法
  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光有兴趣是不够的,作为读书的指导者,我们应该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第一,略读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堂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
  第二,精读发。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最主要基本的手段。有的文章引经据典,情节生动。教师可以利用这写作品为依据,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第三,默读发。默读法就是对所读的书报,不发音、不辩读、不转移视线,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的浏览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
  第四,摘抄评价法。此阅读法就是在阅读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注释,写评语。
  3.为写生创造良好的阅读条件
  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课外阅读的条件,让学生在自由的空间,幽雅的环境中舒舒服服地进行课外阅读。给学生创造足够的阅读时间。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及时推荐合适的图书资料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条件。
  二、注意课堂教学艺术,引导学生勤思多练
  1.提升课堂教学艺术水平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过程的主要形式。这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例如老师讲话,如果声音太高,学生受不了,但老是低音对小学生也不合适;快了学生听不清,慢了学生不爱听。要根据教学的需要,该高得高,该低得低,要高、低、快、慢适中。提问也要注意艺术,有的老师猛然提出一个问题,叫一个学生站起来回答,既没有让学生有思考的时间,也不是面向全班。结果,这个学生很紧张,别人看笑话;老师如果立即对这个学生和发笑的同学进行批评,一堂课就会全给搞乱了,有的老师提出的问题没有价值,有时过难有时过简单,怎么能培养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
  2.善于设问
  在课堂教学艺术中,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教师要善于设问,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勤思多练。要让学生多想想,多练练。想什么?练什么?小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能力差,教师要帮助学生设问,要为学生想想、练练提供明确的目标。当然,让学生想的、练的问题不能过易,也不能过难,更不能负担过重。所谓难易适度,就是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通过努力能获得一定答案的问题。
  三、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特点,用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来吸引学生
  在小学阶段,学生对生动、具体的东西要比抽象的知识更感兴趣。语文学科较之数学、常识等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课文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形象。因此,充分利用语文课中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就可成为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兴趣极有利的条件。
  1.要让学、变换形式,调动兴趣
  教学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说、议、诵、辩、唱、演均可。综合运用多种形式,既可以丰富课堂内容,又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增强理解记忆。在“献给母亲的歌”综合性学习活动中,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母亲的理解,笔者就指导学生开展了一次演讲比赛。
  2.运用技术,建立兴趣
  多媒体以有趣的音乐、图像、颜色、动作强有力地吸引着学生。教师结合课文内容,合理使用多媒体手段,让学生听听美妙的音乐,看看生动逼真的画面,欣赏品味形象化的词句,可以使学生的精神处于轻松的状态,走上一条轻松愉快的学习道路。
  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直接的感染作用,特别是年龄较小的学生,这种感染作用更为突出。学生对老师是真诚尊敬的,充分信赖的。如果老师不尊重学生,不爱护学生,学生就会产生反感,或者望而生畏,或者厌恶。这种反感的情绪,也会直接影响到老师所教的学科上,从而引起他们对该门学科的反感。
  总之,兴趣是知识的先导,教学一定要充满生机、充满快乐。学生乐学、愿学、想学,学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敢想敢说,思维敏捷。语文教学因快乐学生爱学。
  
  
  参考文献:
  [1]《慎重适度地开展“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 《中国教育报》 2005年6月1日
  [2]《学习语言:语文教学本体的回归——评洪镇涛的语文教学本体改革》钱梦龙 特级教师家园网
  [3]《阅读教学:走向服务与建构》申宣成 《语文教学通讯》2005年7-8期专辑《青年名师这样教语文》
  
  作者简介:孙竹霞,延安富县羊泉镇清涧小学教师,研究方向:中小学教育,语文教育。
  王杜平,延安富县南教场小学教师,研究方向:中小学教育。

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