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1年第2期 ID: 152670

[ 金薇 文选 ]   

美术的自我创作

◇ 金薇

  [摘要]美术的自我创作,又称美术DIY,因为为它独特、实用、贴近生活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学生的欢迎,这也是我们当前美术教育所需要的。
  [关键词]美术;DIY;教学
  
  DIY,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创意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喜欢到如痴如醉的大有人在。一样事物的兴起必然有它的可取性,一样事物的流行必定是对多数人具有吸引力。而要真正究其原因,那就是因为它独特、实用、贴近生活,它正是我们的美术教育所需要的。
  那我们的美术教育到底能给学生带来什么呢?美术源于生活,我们要怎么做才能使她回归生活呢?近几年兴起的DIY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
  一、美术DIY——贴近你我他
   生活中的东西都可以用来DIY,家里的坐垫、杯垫可以用做衣服的碎布来DIY,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与窗帘、床单配套;碗、杯子、花瓶可以去陶艺教室DIY,独特而有个性;衣服过时了可以自己DIY,加个小配饰,做个小改动就又是一件新衣服。真可惜,这些老师都不教,老师只会一个劲的教蜡笔画、水彩画、国画、素描、……看着很美却没什么实际的作用。我们为什么不把所学的东西与现实生活实际结合,教学生一些实用的,不比教一些无用的更实在吗?
  在我上《爱书 藏书》一课时,有学生建议我把大家做的藏书票DIY一下,用打孔机打上孔,穿上线,做成书签,夹在教室图书角的图书里。我同意了他的想法,于是那一次学生们的兴趣空前高涨,频频对我的指导提出不同的见解,当然那一次的作品也都做得很好。后来每当看书的时候总会听到学生小声的议论,自己书里的书签,漂亮、不好看或怎么做才更好的时候,这远比我在讲台上讲得口干舌燥效果更好。
  二、美术DIY——环保利大家
  美术是用来美化生活的,可是在美化生活的同时美术也在破坏这我们的环境。我们用的彩色纸、颜料、画笔哪一样不是以牺牲环保为代价所生产出来的?国家都可以提倡循环使用课本了,我们为什么不能用更环保的东西来替代传统的东西呢?舍弃彩色纸换成各种零角布料;舍弃颜料,充分利用材料本身的颜色;舍弃胶水,饭粒就是很好的天然黏着剂。
  在我教学《巧折巧剪》一课中,我发动同学们收集生活中的各种广告纸,用那些广告纸做材料。没想到这无心之举竟大大激起了同学们的兴趣,短短两天,大家收集了许多广告纸。大家凑在一起纷纷议论这该怎么剪,那张剪成什么样更好看,我只对折、剪的技巧稍加点拨,大家就剪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这些作品后来还被用来美化教室,又节省了一大叠色卡纸。没想到我的一个小建议,竟然无意之中为环保事业做出了贡献。
  三、美术DIY——我形故我在
  “美术课程在引导学生形成社会共同的价值观的同时,也努力保护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美术要有个性听起来很难,因为不知从何时起学生都以老师为标准。老师说的就是对的,老师画的就是好的,老师做的就是没错的。信任老师本无可厚非,可是美术偏偏是这么一门说不清,道不明的课。它没有对错之分,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美术看似简单,其实却涉及到各种学科还有其中的技巧、思维、风格等变化万千。每个人学习的侧重不同,也各有长处,其实是很容易有自己的个性的。
  在我教学《风车转啊转》一课时,尽管大家普遍反映风车看上去太单调了,材料单一,方法简单,作品雷同;尽管大家想了很多办法,把改变风车的形状,给它涂上各种各样的颜色等都似乎不能打破常规。有人说风车的页只有四片,太少了,要是多几片就好了;有人说用圆形的纸做会好很多,可是圆形的纸用老方法不能做。只有一位同学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不一样的风车,那是一个用光盘做成的风车,在光盘的周围剪出8道口子,使用打火机使光盘变软,同时用镊子改变风车的弧度,最后按上支架,就这样一个用光盘作成的风车展现在大家眼前,大家都不禁为他欢呼起来。
  四、美术DIY——创意无极限
  “应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学习知识是为了自己,那学习美术呢?学习美术就是为了感受身边的美;感受学习美术的乐趣,用美术来表达自己的心声。不是一定要做出与众不同的作品,不是一定要特例独行,其实最重要的是要有独出心裁的创意。如果你要问我创意在哪里?我的回答是:在你的心里。
  在我教学《房间一角》时,大多数的同学都画了房间里最美的一角,只有一位同学把纸涂得一片乌黑,然后在这一片乌黑中画了一团花花绿绿的东西。我不解地问他:“你的画为什么是黑乎乎的?为什么不画得亮一点?”他回答:“金老师,我画得是床底下,是那么黑的。”他这么一说,我更疑惑了:“为什么要画床底下?难道你的房间里没有更美的地方了吗?”他突然神秘兮兮地说:“金老师,我的床底下有一个小箱子,那里面藏这我所有的秘密,那是我最喜欢的地方了。”原来在孩子的心中,床底下的小秘密才是他心灵最明亮的地方。结果那一张画成为了那堂课最优秀的作品。
  我们的美术由来已久,关于美术教学的话题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大家的看法也各有千秋,这只是我教学中的一点小小体会,希望也能成为一滴江水汇入浩瀚的大海,在阳光下发出一点光亮。
  
  
  作者简介:金薇(1983—),女,浙江人,学历:本科,职称:小教一级,研究方向:美术教学。

美术的自我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