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指导学生写日记,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其主动性,让他们积极参与,指导学生善于观察、积极思考、多练多写,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长此以往,就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日记;习惯;生活;交往;评价
一、培养写日记的兴趣
著名教育家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指出:“儿童学习任何事物的最适合的时机是当他兴致高、心里想做的时候。”《新课标》指出,小学生习作教学首先要让孩子们乐于表达。”
如何激发学生对日记的兴趣?相似论原理提醒我们:学生的童年与老师的童年虽然相隔多年,但有着诸多相似之处——天真的笑脸、无邪的眼神、快乐的游戏、怪诞的幻想、美好的愿望……
我经常拿出自己童年时的日记本,并读几篇有意思的日记给孩子们听,将我儿时的欢乐、可笑、忧愁和苦闷传递给他们,告诉他们:我之所以能把几十年前的童年趣事拿来与大家分享,全靠这本日记!如果现在同学们也将自己生活中有意思的事及时写下来,并很好地保存着,那么就等于把童年都储存在宝库中,你的快乐、你的幸福将一直伴随着你,直到永远,等到你们再过二十年、三十年,甚至六十年、七十年,白发苍苍的你们那时再翻开日记本,将会被一下子带到那美好幸福的童年生活中去,那将是何等的趣味无穷啊!并且我以古今中外诸多名人,如鲁迅、爱因斯坦、马克·吐温等等,他们良好的写日记习惯,不仅让他们受益匪浅,也给世人留下了无比宝贵的财富。
学生写日记的积极性一旦调动起来,以后的工作就相对好做了。
二、培养写日记的习惯
坚持写日记,是提高作文水平的最有效途径之一。虽然“多练笔”(坚持写日记)也是新课标对习作的要求,但要让学生从开始就喜欢写,再到会写爱写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老师悉心指导,让学生感受写日记的快乐,不把它当成一项任务,把写日记当成一种享受,有话就说、有话想说,这样日记的作用才能得以真正的发挥。通过以下途径来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
首先,以身示范,做好榜样。要求学生养成的习惯,作为老师必须首先养成,写日记也不例外,即教师也要写“下水文”。因为教师的下水文,是学生作文的引子、参照物,同时对老师自身文学素养地提高也大有裨益。
然后,家校结合,共同参与。由于写日记一般是在家完成的,所以我很注重赢得家长的帮助。在跟家长们的联系中,教给他们一些方法和技巧,比如:要培养孩子的兴趣,不能打击其积极性;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多同孩子交流,激发孩子倾诉的欲望;引导学生多观察、勤思考,多说勤写;营造宽松环境,让孩子体验成功;父母热心参与等等。其次,勤于评价,及时表扬。学生前一天晚上的日记,无论多忙,我都争取在中午前批改完。点出他们日记的得失、解释他们心中的疑惑、回答他们那刁难的问题、安慰他那受伤的心灵、评价他们得意的图画等等。批改他们的日记,就像心与心的交流,不仅掌握了更多的信息,对于班级管理工作也是大有裨益的。然后找出有进步的、有特色的、文辞精彩的文章在全班朗读,让他们体会更大的收获和成功的喜悦。这样更会激发他们的热情,更好地养成写日记的习惯,也会进一步提高全体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这样做来,我高兴改,他们喜欢写,真正是教学相长,何乐而不为呢?
三、留心生活,让学生有话可写
“今天我什么事也没做就是上课、回家、做作业、玩,有什么可写的?” 同学们写日记最头疼的是没事可写。其实值得写的东西多着呢。
罗丹说:“美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日记的内容其实就在周围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只要留心观察,就会发现随处可见的日记材料。
1.日记材料在学习中
学习是同学们生活中很重要的部分,在学习中有乐趣、苦恼和困难,功和失败,这些都是很好的日记材料。
第一,学习中受到的教育。学习了伟人和名人的一些故事,受到了什么感染和教育,懂得了什么道理,学到了哪些新知识,提高了什么能力?上美术欣赏课,得到哪些美的感受?体育课、手工课都掌握了哪些技能技巧……
第二,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时,是怎样克服的,得到了那些人的指点帮助,悟出了什么道理……
第三,学习中的学习态度。怎样认真地对待作业的?对自己喜欢的和不喜欢的课,是怎样学的?在学习中经常和同学讨论些什么问题?……
2.日记材料在课外活动中
课外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参观游览、书报影视、游戏娱乐、体育卫生、科技常识、探亲访友、制作绘画、家庭琐事……这些都有丰富的内容,都有待他们去发现,去挖掘。
学生们最多的课外活动是自由自在地玩、做游戏:捉迷藏,跳皮筋,扔沙包、打乒乓球、“攻城堡”……这些游戏也都是写日记的材料啊!
3.日记材料在人与人的交往中
在班集体和同学相处中,有敬爱的老师、亲密的伙伴、讨厌的朋友、陌生的人群,这些人各有不同性格特点,他们的可爱、可笑、可亲、可恨等等有趣的事情,我们都可以写进日记中。
四、合作评价,在评改实践中提高写日记的能力
对于日记,它会随着孩子们年龄的增大而日趋封闭。所以,评价修改最好是个人自评自改与教师评改相结合,要遵循“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教师撤出完全以学生为主”的评改原则,不适合学生之间互评或组内评改。
总之,在指导学生写日记时,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其主动性,让他们积极参与,指导学生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积极思考、多练多写,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并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在积累生活经验的同时用手中的笔去描绘多姿多彩的生活。
作者简介:崔鹏,焦作市解放区上白作乡洪河小学教师,研究方向,中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