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学反思是教师立足于教学实践,对教学观念、行为的一种自我对照、自我扬弃、自我确认和自我追求。本文将从反思自己是否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反思自己是否与学生建立了朋友式的和谐师生关系和反思自己的英语课堂是否有效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得出有现实意义的结论。
[关键词]教学反思;英语;兴趣
教学反思是教师立足于教学实践,对教学观念、行为的一种自我对照、自我扬弃、自我确认和自我追求。它是提高教师职业素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搞好教学的有效途径。
教育家波斯纳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为此,他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叶澜讲:“一个教师写一辈子的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教师写三年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剖析许多优秀教师的成长经历,无不体现了“实践——反思——总结”这个共性的成长途径。由此可见,教学反思对于教师搞好教学的极其重要性。
然而,教师的一切教学行为,又都始于教学观念。在近10年教学实践中,个人也深深的体会到,教学观念往往直接影响和决定着教学行为的有效性。因此认为,现代教育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而是教师自身的教学观念。所以,我们要做反思型教师,通过不断地反思,深入地专研,体会教学理论,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能力,以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如何反思教学,增强自身的教学实效,我认为要从三个方面着手、用力:
一、要经常反思自己是否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英语教学的专业反思应注重英语学习兴趣的养成。评价英语教师优劣的标准固然很多,然而有无兴趣的英语学习则是决定性因素。在强调“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时代,在推进继承传统文化精髓,文化经典诵读等人文活动的进程中,如果英语教师不重视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实在是英语教师反思的重大疏漏。鉴于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对重庆市中学英语教师语言文学素养状况进行认真的调查和梳理,以便提出有理有据的英语教学专业发展的建设性意见,这样才能提高英语教学,同时进行反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好学的内在动力,更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强大推力。学生一旦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乐于接触它,并且兴致昂扬地全身心投入学习和探索,变“苦学”为“乐”学,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联系自己在教学中的点滴感悟,我认为尤其要注重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注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努力通过反思,不断更新教学手段,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语言实践活动,比如值日报告、开展讨论、演讲比赛,英语角等方法形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让他们觉得学有所用,并有一种成就感,培养、增强他们自觉、主动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要经常反思自己是否与学生建立了朋友式的和谐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学生学习生活中最主要的人际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在理智、情感和行为诸方面进行的动态人际交往。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认为,“师生之间是一种互相有好感、互相尊重的和谐关系,这将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回顾总结个人教学实践,感到教师用理解与宽容的原则,平等地对每一位学生,让他们感受到平等、自由、理解、尊重,感受到老师的爱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仅有益于建立起互相信任、互相尊重的和谐师生关系,营造一种平等、民主、活跃和朝气蓬勃的教学氛围,而且有益于师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有益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益于学生智育的形成和提高、有益于班风学风的营造、有益于学生身心全面的发展。因此,我们要经常反思自己的英语教学行为是否伤害了学生的自尊,是否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尽量创建并呵护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要经常反思自己的英语课堂是否有效
课堂是教师的灵魂。课堂的质量,即课堂的有效性,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产生直接影响。个人认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认真对待自己的每一堂课。认真对待每一堂课,就要做到课前反思,思考自己的教学设计是否合理,教学过程是否流畅,思考将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把教学内容呈现给学生。此外,还要进行课后反思,反思自己在课堂上是否关注了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课堂上是否注重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技能的培养;课堂是否和谐、民主,具备探究性;课堂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育目标。而教师要做好这些,最有效、最重要的就是通过写教学后记、反思日记等,对自己的课进行剖析,提高自己课堂的质量。
总之,反思在教师专业化成长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和教师专业化程度的逐步提高,教学反思变得更为紧迫而重要。自己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英语教师,就须作一名忠实的反思型教育工作者,努力在不断反思中改进自己的教学,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明庆华.教师公正与学生发展的现实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8(z2).
[2]郭晓娜,靳玉乐.反思教学与课堂公平[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7(02).
[3]董小平.课堂公平:蕴涵,缺失与建构[J].辽宁教育研究,2006(03).
[4]张卫卫.课堂教学中师生交往关系浅析[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03).
[5]李专.对教育公平的思考[J].湘潭师范党报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
作者简介:张仁容(1980—),女,重庆南川道南中学教师,研究方向:外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