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1年第2期 ID: 152681

[ 左学林 文选 ]   

美术教学中的多媒体运用

◇ 左学林

  [摘要]多媒体教学是教学现代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对教学改革,实现教学现代化有重要意义。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已为教学形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思想的改变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美术不同于其他学科,他必须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积累足够的表象,以开拓学生的形象思维,才能让学生轻松的进行创作。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灵活地运用多媒体教学,能迅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有效地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表象,会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美术教学;有机结合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最佳美术教学情景
  良好的学习环境,不仅包括教室、教学设备、仪器和挂图等,更重要的是情感因素、心理环境。多媒体教学特有的声、光、图,能很自然地寓情于声、寓情于画、寓情于理,为课堂教学营造出宽松、美妙、和谐的氛围。我们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让学生在图像的光线明暗、颜色的变换中体验美术质的美感;在声音的音量、音质、速度、节奏等的切换中进入教学的情景。可以说,这是一种全方位调动学生感观的教学模式,是一种可以把情感淋漓尽致地得以渲染的教学模式。
  美术欣赏其内容浩如烟海,时空跨越古今中外。以往要上好美术欣赏课,需搜集大量教学挂图,搜罗有关幻灯片,录像带,在讲课时要进行大量的口头解说,不少教师把上好欣赏课视为畏途,学生对乏味的欣赏课持不欢迎的态度。
  采用多媒体教学,美术欣赏课的效果则大为改观。只要教师拥有一台多媒体电脑,把存有美术欣赏资料数据的光盘装进光驱,操作鼠标或键盘,欣赏资料就在显示器上出现,再通过传输设备输送到银幕上(或大屏幕彩电上),伴随着图象、文字、声音的出机操作,那么学生主动性就更强了。
  当你欣赏经典名作时,鼠标一点,某个画家的代表作及其生平介绍就会出现在你的眼前。不但可以窥视作品的全貌,还可以放大局部进行观察;不但可以全面地把系列作品逐帧观赏,还可以有选择地选一些作品观摩或打印出来。学生身在课堂,却能打破时间、空间、地域的界限,驰骋中外、跨越古今,在绘画长廊漫步,在想象空间飞翔,审美教育寓于潜移默化之中。
  当你欣赏建筑艺术,不但可以用惯常的视觉方式欣赏建筑物在静止状态下的形或内部构造,而且可以作动感显示,让建筑物旋转起来,欣赏建筑物的多个侧面。另一种显示方式是设置一条观赏路线,让观者仿佛身临其境,可以跨越桥梁,穿过街道,欣赏周边的建筑外形,也可以按设置路线浏览一座建筑物的内部装饰、陈设。学生有一种现场感、真实感,真切地感受到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空间的建筑风格。
  至于欣赏美术的其他部类,如雕塑、工艺美术等,同样是丰富而生动的。随着国内外光盘产品的日益丰富,随着网络通讯的发展,将为美术欣赏课提供更多的资料。
  总之,美术欣赏时实施多媒体教学,有很多优越性:
  第一,光盘资料容量大,选择性强,一张12厘米光盘就可以容纳一部大英百科全书。在学校里能以极少的空间便可以建立一个美术欣赏图书室(资料库)。
  第二,多媒体教学演示直观、形象、生动,图形、文字、声音相结合,使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第三,打破“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使“精讲”、“多练”成为现实。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和坚定的自信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好学科知识的前提。信心是动力,是力量的源泉。美术课教学也是如此,倘若学生没有兴趣,没有信心,那么我们所授的各种画法、技法都将是劳而无功的。所以,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和坚定的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但有利于学生热爱这门艺术课程,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情感,促其健康成长。
  第一,教学观念更新,既推动美术教育向高层次、多元化发展,又为社会信息化发展培养人才,创造信息化社会的文化环境。
  第二,手段先进,为美术课实现高层次多媒体教学提供了方向与做法.
  第三,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发展,对培养动手型、创造型人才提供了优良的环境
  第四,有效地实施愉快教育,让学生肯学、乐学,有利于身心发展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达到真善美的高度统一
  形式和内容的高度统一是指真善美的高度统一,真与善的内容再与美的形式相结合,就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美。霍华德.加德纳在《多元智能》中指出:艺术的学习仅仅掌握一套技巧和概念是不够的。艺术是一种深度个人化的领域,学生在这个领域中将进入自己和他人的感情世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认为美术教学在素质教育中应担负起培养学生艺术美的责任,使学生达到真善美的高度统一。
  总之,多媒体形象、直观,教学上能化难为易、提高效率,体现“少”、“精”、“活”的教学原则,尤其在美术教学中显得非常重要,我们一定要借助现代教学技术,多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让学生能形象生动地看到更多优良的美术作品,增加他们对美术的兴趣,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鼓励学生多看、多想、多画、多创作优秀美术作品,这样才能既激活美术课的课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理解能力,想象能力与创造能力,为祖国培养更多高素质的美术创作人才。
  
  
  作者简介:左学林,延安市富县南教场小学教师,研究方向:美术教育。

美术教学中的多媒体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