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从这个理念出发,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新课程要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而在众多能力的培养中,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则显得尤为重要。我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能力的:巧设问题,诱发学生口语表达的兴趣;创设多种情景,激发学生口语表达的激情;口语交际课,展示学生口语表达的舞台;走进生活,给学生一片口语表达的天空。
[关键词]口语表达;兴趣;激情;走进生活
一、巧设问题,引发学生口语表达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法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使人产生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所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努力诱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才能打开口语表达的闸门,才能对所学的知识滔滔不绝的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创设多种情景,激发学生口语表达的激情
口语表达是在特定的情景中发生的一种现象,其谈论的话题、对象都是在特定的情景中进行的。这就要求教师创设出合理有效的情景,提供一个口语表达的特定场景,激活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产生表达的激情,那么在情景中实现口语表达,在情景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便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在教学中我创设了如下情景来激发学生口语表达的激情:
1.提供范例,大胆想象,激发激情
想象是学生的天性,只有喜欢想象才会有所创造。而学生的想象仿佛是童话中的宝库,丰富而神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为学生创设激发想象的情境,引发他们的想象思维,从而激发他们口语表达的激情。
我在教学《北京亮起来了》一课时,借助课文中立交桥犹如一道道彩虹的句子,我随即引发学生进行想象:照明灯犹如(1);草坪灯犹如(2);喷泉灯犹如(3);礼花灯犹如(4)。学生们充分展开了想象的翅膀,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对于问题的回答,可以说是精彩纷呈:
学生1:照明灯犹如夜间站岗的卫士,排列整齐。
学生2:草坪灯犹如一只只萤火虫,飞行在草丛中。
学生3:喷泉灯五光十色,犹如一朵朵芙蓉花突然开放。
学生4:喷泉灯犹如小朋友吹出的泡泡,晶莹透亮。
学生5:礼花灯犹如天上亮晶晶的星星连成的一朵朵小彩花。
……
听着同学们富于个性的回答,我们不难发现,孩子们的确插上了想象的翅膀,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出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创新的种子在想象中萌芽,多姿多彩的想法在口语表达中飞扬。
2.创编故事,激发激情
小学生学生喜欢看故事、听故事、编故事。依据小学生这一特点,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创设是一个表达故事的情景,运用故事来训练学生说话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在教完《小摄影师》一课,我发现学生对这篇课文的兴趣很浓。于是,我又借着学生们浓厚的兴趣,让学生自己来编故事小男孩到底回来给高尔基照相了吗?
三、口语交际课,展示学生口语表达的舞台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最基本的是从口语交际课堂开始。展示学生口语表达的才能,这就要求教师为学生搭建展示才能的平台,而口语交际课堂是专门训练学生说话、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课堂,是学生发挥才能最好的舞台。因此在开展与落实上都要做到:利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力求取得最佳的口语表达效果。
例如:在口语交际《夸家乡》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夸夸家乡的变化。我是这样设计的:先让学生课前收集关于家乡变化的文字和图片资料;然后在课上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向同学介绍自己眼中家乡的变化;最后让学生说说我为家乡做点什么事。四、走进生活,给学生一片口语表达的天空
日常生活是口语表达的“发源地”,也是口语表达的大课堂。人与人无时无刻不在为某种目的而交际着,日常生活就是一个口语表达的实践场所。因此在生活中有目的地组织口语表达,让学生在无意识的状态下接受训练,是提高学生口语表达水平的一条有效途径。例如布置一些口语家庭作业:比如汇报当天的学习情况,把每天在学校、班级、路上、书上、看电视、上网所看到的、听到的最感兴趣的事,告诉爸爸妈妈。星期天、节假日,家长带孩子外出旅游、参观时,把孩子的表现反馈给老师。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家长又可以了解学生在校的情况,老师也可以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还可以让学生针对喜欢看的动画片谈谈自己的感受;班上来了新同学,鼓励学生大胆地介绍自己等等一系列的话题,这样,学生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进行口语表达,打破了口语表达“高不可攀”的畏惧心理,是学生感受到口语表达就在我们身边,就在人类的生活中。从而增强了他们口语表达的信心,使他们乐于在生活中表达。
总之,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而是天长地久,日积月累。我们不要吝啬每一个机会,时时处处还学生一片口语表达的天空,让学生们像自由的小鸟一样,在广阔的天空中展翅高飞,不断的发展自己,勇敢的表现自己,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作者简介:弥俊亚,蒲城县城关镇南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