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1年第2期 ID: 152666

  

从《月之恋人》看日本趋势剧跨文化传播新趋势

◇ 张思维 陈尚荣

  [摘要]跨文化传播的文化接近因素和日本趋势剧自身的高品质娱乐和消费品印象,使其可以穿越国境,进行国际传播。本文结合日剧《月之恋人》分析日本趋势剧近年来的跨文化传播现象及其原因;探讨在网络时代下,日本趋势剧传播的新要素和新模式;研究其传播优势和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趋势剧;跨文化传播;国际传播;文化接近
  
  日本巨星木村拓哉主演的富士台月九新剧《月之恋人~Moon Lovers~》于今年5月开始播出,该剧从播出前就一直受到各方关注,正式开播后便立刻引起了很多话题和讨论。不仅在当季趋势剧收视率中名列前茅,在各大网站上的下载率也居高不下。除了该剧本身所拥有的历史剧的温厚底蕴和经典纯爱剧的时尚唯美,其演员阵容也包含众多日本当红巨星,而当中最引人关注的要数台湾第一名模林志玲的加盟,以及故事发生地点的选择——上海。日本趋势剧常指日本的电视台在特定晚间时段所播出的电视连续剧,内容通常以爱情故事为主要题材,但也有不少着重于描述特定职业的职场生态,或以一般大众日常生活场景为主轴,或以漫画改篇故事、甚至性质偏向社会写实的电视剧。“月九”指的是周一晚上九点至十点,这个时间段被视为电视剧播放的第一黄金时段,而这种现象是日本趋势剧制作播出、宣传发行、营销策略的突出体现。作为日剧风向标的富士台月九春季档,首次在剧中引入如此多的外国元素,纵观近年来的日剧发展中越来越多的跨文化元素现象,这部新剧也可以称之为是日剧跨文化传播新趋势的里程碑。
  一、趋势剧中跨文化传播新形式
  1.演员国际化
  外国演员在趋势剧中早有先例,1998年的《神啊,请多给我一点时间》就曾让金城武在日本迅速走红,并奠定了其演艺事业的基础。近年来,随着许多外国偶像在日本受到极大地欢迎,电视剧中出现的外国演员已不再是名不见经传等待发展的新人,而大多是已经走红的偶像,如《有闲俱乐部》曾邀请台湾偶像贺军翔在剧中客串。尽管外国偶像在剧中客串演出屡见不鲜,但今年的《月之恋人》中模特出身的林志玲第一次出演电视剧,却开启了一个明星跨界首演的潮流。此后播出的《无法坦诚相对》和《beautiful love》分别邀请到了韩国偶像组合东方神起中的金在中和朴有天首次出演电视剧主角。这一现象表现出趋势剧在传播中不仅注重外国元素会在本国受众中取得的效应,而且开始尝试以跨界首演这样新奇的方式引起外国受众对于偶像的关注,并将之转化为对趋势剧本身的追捧,从而达到跨文化传播的效果。
  2.剧情通俗化
  《月之恋人》播出之前,最初的设定是改编世界文学名著《悲惨世界》为现代剧,但因为担心题材的沉重会令观众敬而远之,为了收视保险起见,最终回到与原先剧本蓝图完全南辕北辙的纯爱剧。与近年日剧流行的政治腐败、社会现实、侦探悬疑等题材截然相反,如此保守的纯爱构思,明显是被近年来在日本风生水起的韩剧潮所影响。曾创造了不少月九经典的富士台为了收视率和海外影响,打出了一张最保险的爱情牌。几个女生围绕多金男主角和灰姑娘遇到王子的故事模式无论在哪个国家,都不会被抗拒,都可起到良好的传播效果。因此,现代日本趋势剧为了抗击来自韩剧和台湾偶像剧的侵占,开始启用这样一些通俗的剧情模式,同时为了能更好的输出国外,获得更多的文化认同感,在进行跨文化传播时,往往会选择这样一些能被受众广泛喜爱的灰姑娘母题,以雅俗共赏的文化背景和情节设置,加入自身特点进行传播,以期能够达到良好的海外传播效果和日剧黄金时期的影响力。
  3.背景多元化
  趋势剧的背景往往都是选在日本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东京,对都市人生活的描写往往会引发对剧中人物模仿的热潮。在《月之恋人》中,故事的开始便是在上海郊区,衰败的工厂、破旧的弄堂、底层打工者的生活与都市的繁华形成鲜明的反差。在剧情走向趋于一致的同时,背景的变化出新反而成为吸引受众的重要手段。同样的,在《交响情人梦》播出受到广泛好评和支持之后,后续的拍摄便将故事发生地点改在了巴黎,异域风情的环境让该剧的续集和特别篇在本国和海外都获得很高的声誉和反响。在这样一些主打海外影响的趋势剧中,东京的形象已经越来越弱化,更多的是选择北海道、箱根、大阪这样一些知名的旅游城市,突出日本的风土人情和整体国家形象。在传播效果上,这些有悖于以往大都市高端生活的故事更能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在信息科技发达的今天,观众已经不再对大城市充满幻想和向往,返璞归真的身边故事反而能获得更多的共鸣和关注。现在日剧中这些多元化的背景,让趋势剧不再只是把东京包装的纸醉金迷,而是让受众能够看到更多更不一样环境和文化表现。
  4.文化接近化
  无论外国电视剧具有何种优势,由于观众区隔,总是不如本土节目更具有文化接近性。但是趋势剧以日本意象包装,使其比一般外国剧更敏感、更能召唤情感。《月之恋人》表面上看是两种文化的冲突和碰撞,其实是将日本社会文化以新颖和易被接受的模式重新展现。这种模糊日本特色的信息和文化原型的呈现方式,成功地把日剧推向亚洲和非亚洲社会。日本学者岩渊功一认为,日本流行文化和其他亚洲文化更具有相似、同步调、及对后现代的共同经验,由于地理和文化较接近,使得日本流行文化比其他国家的文化更能提供一个操作型现实主义的“镜”,相较于欧美问话遥远距离所能提供的“梦”,更能使亚洲人产生认同感,其中趋势剧借着传播媒介的帮助,以青少年为主要收视对象,把日本流行文化变成青少年向往的乌托邦。《月之恋人》中,不仅出现多个中国人角色,很多场景对白也使用中文,一些有中国特色的设定让华语观众都会有很多认同感。日剧能成功打入亚洲市场,显示出日本趋势剧中包含的一些不纯正的日本味或亚洲味,甚至多重亚洲味,这种加上特殊日本味的的日本制全球产品受到了极大地欢迎。
  二、趋势剧中跨文化因素增加的原因
  1.对外国文化接纳程度的提高
  日本流行文化一向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和融合能力。由于缺乏博大文化的滋养环境,缺乏坚定的文化内核,日本文化自身很难进行更新换代。所以只能从外部吸取养料,现在的日本文化中有很多东西合璧的产物。而日本的受众对于外来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向来也很高,随着韩剧和华语电视剧在日本的流行,各家电视台纷纷开始跟风,不仅播出外国电视剧,也在本土趋势剧中融入这些特色元素。2002年台湾偶像剧《流星花园》风靡全亚洲,07年日本便重新翻拍,尽管剧情相同,但是沿用台版的偶像路线后,日版的《流星花园》同样在全亚洲掀起另一次热潮。同样的,这次的《月之恋人》打的便是“韩流主妇策略”,“美男社长”令出身卑微的女生芳心初动、被一起在商场上并肩作战的同事暗恋,招来野蛮千金小姐的疯狂追求,从而陷入到多角恋情的角力中——怎么看都放佛是韩剧的“惯性设定”。黄金时期的日剧一直以其鲜明的特色和独创性领跑全亚洲的偶像剧市场,在进入后黄金时期的现在,各国自己的偶像剧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并发展出了自己的特色,甚至也在向日本大量输送。因此,现在的日剧已经无法再走纯日本特色的路线,转而吸取各家之长,探索新的跨文化传播方向,像《月之恋人》这样将韩剧模式结合日剧原有的特色升华为新的流行剧线,或许不失为一个新的跨文化传播创意点。
  2.网络时代新媒体传播的影响
  跨文化传播,这一当今时代十分活跃的行为和现象,深受新媒体传播的影响。网络时代,受众无需等电视台引进外国电视剧,便可以在网上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内容观看。可以说,大部分电视剧的跨文化传播都是通过新媒体实现的。新媒体支撑的全球性商业传媒系统推进了全球化市场并鼓励消费价值,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全球化流通。也正因为如此,跨文化传播的重要性才被凸显出来。国际性的传播媒介内容读表面的、短期的文化现象具有更大的影响,因此,电视剧很容易实现全球化传播。这一方面体现了受众对跨文化传播的喜好和关注,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个性声音在新媒体传播渠道中颇受重视。新媒体传播提供的是一个开放的机会,让各种文化都可以更好的展示自己。《月之恋人》从拍摄初期就因为是加入中国演员及在中国拍摄部分场景在网上引发讨论,即所谓的未播先热,关于剧情的种种猜测让该剧在前期宣传上取得良好的效果。此外,在剧集播出时,网上的讨论和观点或多或少的也影响了剧情的走向以及人物的发展,这也是体现了现在电视剧为了及时迎合观众口味而采取的边制边播方式的效果。趋势剧传播效果反馈的影响之后的改变说明,新媒体所催化的交流与碰撞,对于某些若是文化来说也许是一种压力,但也可以成为机遇和动力。
  3.文化扩张的需求
  近年来各种热播的趋势剧走向表明,日本的产业结构正在向以最终消费需要产业为主进行转变。这种产业结构重心的转移是各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文化产业是最终需要产业中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利用文化资源或创造新文化,从人的大脑中寻找资源,开辟市场,用人文精神去创造经济奇迹是日本文化扩张的目标。日本前首相竹下登把《新文化产业论》作为立国法宝。据此提出以发展“最终需要产业”为主,要把日本建成“文化经济国家”。凭藉无限的思想资源,经过工业化的过程,将离奇的故事裹卷着大和民族的价值观,凝结为各种“大和”牌文化产品,经过市场化的手段将大和民族的智慧和价值理念,传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日本的动画产业已经携带其民族特色价值观席卷了全球,为日本文化的传播奠定了基础。现在,日本要从想象的世界进入真实的世界,反映生活的趋势剧将成为日本推行其文化扩张理念的下一步,以新的跨文化传播策略包装,展现日本文化的方方面面,并在传播的过程中取得受众更多的共鸣。
  三、趋势剧跨文化传播发展前景
  近年来,日本趋势剧在亚洲甚至全球影音市场开始具有其独特位置,显示出某些电视剧类型可以克服语言文化的障碍,变成共享共视的流行文化。这背后虽不乏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力量展现于媒介产品的因素,但也显示着要提升影视工业的跨文化传播水准。整个亚洲锁国的媒介政策已经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形同虚设,这使得影视产品流通的空间剧增。尤其这几年来,宫崎骏和《入殓师》在国际上获得的极大反响和声誉,鼓舞了日本文化传播的士气,也为日本文化产业进入国际市场打开了大门。受到媒介国际化及全球化的影响,这些具有文化接近性和产质水准优秀的日本趋势剧开始在亚洲区域市场获利。其在向韩剧靠拢的同时也在积极拉拢华语地区的观众,同时也将目光放在整个亚洲乃至世界。趋势剧的跨文化传播不仅向世界推广日本文化,也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越来越多的日剧通过引入外国演员、翻拍外国剧集、国外取材取景等方式开始了跨文化的包装,虽然并不都一帆风顺,但也或多或少为日剧重归黄金时期做了铺垫,在各国电视剧产业都迅速崛起的时候,日剧以其坚固的文化底蕴和优质的制作水平以及独特的文化视角开辟了一条新的传播方向。纵观日剧的发展变化,现今的趋势剧势必会带起一阵电视剧跨文化传播的潮流,开创一种综合性的跨文化传播模式。
  
  
  参考文献:
  [1]单波 石义斌,跨文化传播新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2](英)格雷姆·伯顿 史安斌译,媒体与社会,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侯越,论日本电视剧在中国的传播,《日语学习与研究》2007年第三期。
  
  作者简介:张思维(1985—),女,江苏南京人,南京理工大学0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影视传播。
  陈尚荣(1964—),男,安徽和县人,南京理工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影视传播,广告学。

从《月之恋人》看日本趋势剧跨文化传播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