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1年第2期 ID: 152624

[ 杜泽云 文选 ]   

论高职院校兼职教师的现状及其专业发展

◇ 杜泽云

  [摘要]兼职教师已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展高职教育的重要力量。兼职教师队伍不仅数量不足、质量欠佳,其自身也存在选聘与管理难度较大、课堂讲授能力较差、知识结构方面存在缺陷、缺乏师范素质、归属感不强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因此,高职院校的兼职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较低,其专业发展势在必行。
  [关键词]高职院校;兼职教师;专业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高职教育快速发展,高职院校中兼职教师的规模也随之增加。2005年,全国独立设置高职(专科)院校拥有外聘教师6.8万人,其数量占专任教师数的25.3%,这些外聘教师中大部分是兼职教师。国家教育部规定,通过评估的高职院校,其专任专业教师与兼职教师的比例要达到3∶1。从2007年开始,按教育部规定进行示范评估的高职院校,其专任专业教师与兼职教师的比例要达到1∶1。由此可见,兼职教师已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展高职教育的重要力量。兼职教师已成为我国师资队伍建设的一项长期战略决策。
  一、兼职教师不仅在数量上存在较大缺口,其质量更令人担忧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毛才盛2007年对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和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等5所高职院校进行的兼职教师队伍情况的调研表明,总体来看兼职教师不仅在数量上存在较大缺口,其质量更令人担忧。
  1.数量与来源情况
  高职院校兼职教师是来自从企业及社会上的专家、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据统计,2006年浙江省独立设置的45所高职院校中拥有兼职教师2877人,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之比4.28:1。
  2.学历与职称情况
  在浙江省高职院校所聘任的兼职教师中,博士研究生学历教师的比例为2.1%,硕士研究生学历教师的比例为22.3%,本科学历教师的比例为54.6%,尚有21%的兼职教师的学历在专科及专科以下;从职称结构方面,具有正高级职称教师的比例为8.3%,具有副高级职称教师的比例为30.5%,具有中级职称教师的比例为43.9%,还有17.3%的人员没有职称。可见,目前兼职教师队伍虽然在学历层次、业务素质上与以往相比有明显的提高,副高以上职称所占比例逐渐加大,具有本科学历的教师已成为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的主要力量,而学历与职称的结构不甚合理,没有学历、职称的人员还是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3.职业教育教学能力情况
  据对5所高职院校部分兼职教师现场专题调查,有60.23%的兼职教师不能正确回答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目的。在学习三大职业教育类课程(职业技术教育学、职业教育心理学、专业教学论)的调查中显示,只有15.65%的兼职教师系统学习过职业技术教育学,20.23%的兼职教师系统学习过职业教育心理学,19.45%的兼职教师系统学习过专业教学论。尚有24.27%的兼职教师从未学习过职业技术教育学,28.04%的兼职教师从未学习过职业教育心理学,45.67%的兼职教师从未学习过专业教学论。可见,有相当比例兼职教师“职业教育教师素养”比较缺乏。
  以上是比较重视高职教育的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在内地经济欠发达地区上述情况更为严重,以我们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为例,截止2008年11月全院共有专兼职教师210名,其中兼职教师35名,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之比5:1,这35名兼职教师均来自社会上的大中小企业和事业单位。从学历结构看,无博士研究生学历人员,硕士研究生学历5名占14.29%,本科学历13名占37.14%,专科以下17名占48.57%。从职称结构看,无正高职称人员,具有副高职称的6名占17.14%,具有中级职称的16名占45.71%,没有职称的13名占37.15%。从接受职业教育教师素养培训情况看,有4名接受过职业教育教师素养培训,有14名接受过教师教育培训,有17名从未接受过职业教育教师素养及教师教育素养培训。
  二、兼职教师队伍自身存在的问题
  兼职教师队伍不仅数量不足、质量欠佳,其自身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兼职教师选聘工作难度较大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密切相关,必须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而调整。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对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给予了比较自由的空间,高职院校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院校的师资、设备、原有专业以及与社会的联系调整原有专业和开发新专业。因为市场需求的广阔、办学规模的扩大、学生专业选择的丰富多样以及高职院校依靠拓展专业领域提升综合办学水平和整体办学实力等诸多方面的原因,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处于稳步快速的发展状态。但由于专业设置数量多、涵盖面广,涉及的行业和企业多,高职院校本身很难与相关的行业或企业建立广泛的联系,缺乏对相关行业或企业人力资源状况的了解;国家行业协会体制尚未健全,现有的行业协会与高职院校之间尚未建立起长期稳定的联系,行业协会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指导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客观上不仅加大了选聘兼职教师的难度,而且选聘的兼职教师的质量不能保证。
  2.兼职教师管理难度较大
  高职院校兼职教师管理难度较大,突出地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兼职教师的授课时间难以按照常规教学计划进行确定,专业的整体教学进度安排和教学计划的制订会受到一定影响;二是兼职教师流动性大,归属感不强,高职院校难以建立起一支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与高职院校教学工作对稳定的教师队伍的需要之间有一定的矛盾;三是高职院校对兼职教师尚未建立起一套比较完善而科学的考核机制和约束机制。这样兼职教师的教学质量不能保证。
  3.兼职教师课堂讲授能力相对较差
  高职院校由于多年的办学历史,基本形成了富有本院校特色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师执教规范,在教师备课、教案撰写、课堂教学基本要求、学生作业布置、成绩考核、评教评学等方面均有比较明确的要求,高职院校的专职教师已将这些要求内化成了自觉的行为,学生也比较习惯这些要求。一些兼职教师因为没有相关方面的经历,尤其因为没有参加相关专业的教研活动,缺乏与同专业相关课程任课教师的沟通交流,缺乏与学生的交流,对学生的知识结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了解不够,加之缺乏课堂授课语言的训练,导致不能取得很好的授课效果,课堂讲授能力相对较差。
  4.兼职教师知识结构方面存在缺陷
  实践性教学不仅是训练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更深层的意义是训练学生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并通过这种结合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通过实践性教学,不仅可以提高专业技能和实际动手能力,还可以巩固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为将来在实际工作中自觉进行知识更新打下坚实的基础。部分兼职教师由于多年从事专门的技术工作,实际动手能力非常突出,这也是高职院校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迫切需要的素质,但其理论知识与动手能力相比存在着明显的不足,是实践性教学的目的不能完全实现。
  5.兼职教师缺乏师范素质
  聘用兼职教师有助于缓解高职院校师资数量不足的压力,改善师资结构,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并在实训、实践环节上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岗位适应性,但是大部分兼职教师有一个共性,即实践能力有余,而“师范素质”不足。所谓“师范素质”,就是作为一名合格教师所应具备的素养,它以德与才为基本内涵,具体包括教师的现代教育理念、科学的教育方法、先进的教育技术、全身心投入的教学态度等内容。合格教师的“师范素质”通常是在接受师范学院教育或在长时间的教学实践中积累起来的,这是一种能够让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驾驭课堂、因材施教、掌握学生心理、把握正确教育方向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大多数技术型、经验型兼职教师所不具备的。
  兼职教师“师范素质”的不足具体体现在:第一,兼职教师缺乏必要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知识,对教育教学规律缺乏有效准确的把握,对学生健康的身心发展规律缺乏正确的认识,从而导致教育教学效果不佳。第二,兼职教师教育技术不足,不能充分运用科学、先进的教学辅助设备、仪器和教学方法,导致教学手段的落后和教育资源的浪费。第三,兼职教师往往只注重传授学生经验和技能,而忽略了对学生正确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教育,还有可能带来一些社会不良习气。第四,兼职教师会出现对自己所从事教师职业的教师角色、教师职业道德标准、教师权利义务等认识不够深入的问题,从而导致责任心不强,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种种情况表明,兼职教师“师范素质”的缺乏定会使兼职教师的作用不能很好发挥,甚至在效果上适得其反,影响高职教育的正常发展。所以,抓好对兼职教师“师范素质”的培养培训工作,对提高教学质量、稳定整个高职院校的教学秩序,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6.兼职教师归属感不强
  兼职教师对学院的归属感,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其对学院的忠诚度和责任感。由于兼职教师对学院的归属感不强,导致他们对学院的印象就没专职教师那么深刻,如果学院受到公众的批评或指责,他们就不能站出来很好的捍卫学院的利益。但是,目前高职院校对此没有清醒的认识,对加强兼职教师对学院的归属感上也没有采取什么具体、可行的政策或措施。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使采取了某些增强兼职教师归属感的策略或措施,这样的政策难以坚持实施下去。由此可见,学院如果能采取切实可行、有效的措施促进兼职教师融入学院的整体发展战略,增加兼职教师对学院的归属感,就可以充分发挥兼职教师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让学院的整体力量在学院发展的各个过程中得以全面、彻底的体现。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使兼职教师队伍的质量不能保证,也直接影响了兼职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而影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由此可以看出,高职院校的兼职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较低,很难实现高职院校聘用兼职教师的真正目的,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高职院校的兼职教师专业化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刘旭灵,高职院校兼职教师管理中的经济学原理[J],中国成人教育,2007(9).
  [2]毛才盛,《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7(10)
  [3]刘兰明.高职职业技术教育办学特色研究[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4]陈祝林,徐朔,王建初.职教师资培养的国际比较[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5]李新,彭鹏.试论高职院校兼职教师“师范素质”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7(2)
  
  基金项目:河南省政府2010年度决策研究招标课题“高职院校兼职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编号:B170)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杜泽云,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研究方向:高职教育。

论高职院校兼职教师的现状及其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