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1年第2期 ID: 152669

[ 许崇强 文选 ]   

园林手绘中的审美教学

◇ 许崇强

  [摘要]“美”是园林艺术的生命,园林的设计和建造过程就是创造美的过程,与其它艺术门类一样,都是以表现美为己任的。一个园林设计者,应该具有一定的审美水平和艺术修养,因此,在园林教学中,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园林手绘;审美教学
  
  手工绘图作为一种技术表现手法,因其工具简单,表现手法灵活多变,同时融入了设计师的个人情感,很好地体现设计师的绘图风格,以及呈现出它的艺术性,所以更具美感,更人性化。而利用手工绘图的便捷性、随意性及艺术性等优势又可以解决现代园林设计中计算机绘图无法弥补的不足,因此,手工绘图在现代园林设计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当前综合类院校园林专业所开设的手工绘图课程,以素描、色彩等美术基础教学为主,一直强调基本功训练的重要性。教授没有任何美术基础的园林专业学生,教师把教学的重点都放在了造型、结构、透视等技术性课题上面,而学生通过大量的习作练习去解决这些问题。诚然,扎实的基本功是学生所必备的,基础美术教学基本功的训练也是勿庸置疑的。但我们应该改变在手绘基础教学中对基本功和基本功训练的习惯性理解,应赋予其新的含义,即美术基础教学基本功训练不仅限于技术训练,还应含有专业修养的内容,也就是审美感受能力的培养。学生创作思想境界的变化,表现情调倾向的雅俗,师承技法选择的优劣,都取决于学生审美感受力和审美情趣的水平。因此,我们要改变园林手绘基础教学的观念,在教授美术技法的同时,更要注重从审美的角度唤醒每个学生自己独特的审美知觉与想象,并采取相应的方式塑造它、强化它,从而在手绘教学中能够使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感受得到真正的培养和提高。
  基础技法训练中的审美教学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认知的第一阶段,当前综合类院校园林专业所开设的手工绘图课程,以素描、色彩等美术基础教学为主,下面就素描、色彩两种课程中所涉及的审美教学作介绍。
  一、素描
  素描,学习绘画的根本,它所包含的基本元素:线条和明暗,既是造型的基础,同时又具有极其丰富的审美体验。所以学生对线条和明暗的深入理解的过程,也是对自身审美能力的提高的必经阶段。
  1.线条
  首先要告诉学生,线条具有很强的感情色彩,有着独立的审美价值。线条的性质是抒情的,可以用一般的情感状态来描述——忧郁的、疲软的、强劲的、生动的,等等。不同的线条在不同的地方往往给人们以某种不同的感觉,使人们产生不同的情绪,在不同的作品中展现直线的肯定、曲线的波动与不安、竖线的严肃与宁静、横线的安宁与稳定等,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审美感受,主动的去体会线条。
  线条的类型丰富多姿,可以是笔直的或弯曲的、直接的或迁回的、短的或长的、宽的或窄的、z字形的或螺旋形的。不同的线条的形态及取舍、排列、组合、分割会产生不同的美感。不同类型的线条通过其基本运动方向的变化而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一个水平方向的线条一般可以表示宁静和稳定,相反,一个成角方向的线条则包含不安与运动。一根曲线有节奏的起伏变化形成视觉快感,并有着固有的美感。线条可以有色彩、深浅和质感,它可以创造形状,形成空间。一根有深浅变化的线条会产生前趋或后缩的感觉,一根轮廓线上较重的某一线段往往暗示出一个平面的,较轻的线段则暗示出一个曲形体面的转折。线条的浓淡,可以表现出物象的深浅层次,线条的穿插,可以交代出物象结构的来龙去脉,线条的疏密,可以引导出视觉的主次空间,创造出质感与色调的面积。了解了不同形态的不同功能,就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取舍、排列、组合、分割,从而达到想要的效果以满足不同人们的审美需求。
  2.明暗
  在素描绘画中,有时候,光是单纯的线条,难以表现出物体的质感以及它的光影的变化。这时候就需要用到明暗这一手法进行表现。对黑、白、灰有意识地经营安排,通过明暗值的对比来构筑空间,构成一种新颖的视觉表现形式。它来源于自然,却高于自然。在许多设计领域中,黑白的明暗值对比是重要的视觉表现语言。它使我们摆脱客观因素的束缚,提高空间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黑白灰的组合、排列是一个奇妙的过程,它有着太多的未知元素。例如在一幅园林风景手绘写生的作品中,教师并不作任何明暗对比要求,任由学生自由处理画面的黑白灰关系,最后得到的结果是一些学生的画面以灰色调为主,黑白对比较弱,展现出的是一种雾朦朦、若隐若现的画面效果,而另外一些学生的画面黑白灰对比强烈,画面展现出阳光灿烂、明快的效果。我们并不对这两种明暗处理手法作优劣评比,因为这都是学生针对客观事物的一种主观的审美体验,在对画面进行自由的明暗处理的同时,学生无形之中也是在积淀着自身的审美感悟能力。
  二、色彩
  色彩应该是园林专业手绘教学中所占比例较重的课程,因为我们最终完成的手绘效果图都要用色彩的方式表现出来。在实际的园林规划设计中,可以利用色彩的组合,改变构图方式,得到不同的景观艺术效果,营造或热烈或静谧的氛围与环境。虽然园林手绘中的色彩包含了水彩、水粉、马克笔、彩铅等不同的工具,但都是建立在对色彩本身审美理解的基础之上的。只有对不同类别色彩的审美特性有了深入的了解和感悟,才能在手绘效果图中运用不同的工具,生动、灵活的表现色彩的魅力之处。
  1.冷暖色
  冷色与暖色并不代表色彩实际的温度,而是出于人们的生理感觉和感情联想。以红色为例,学生会很自然的联想到自然界中火和太阳等与之相关的事物,因为这些事物本身就具有较高的温度,所以红色系自然归为暖色。同理,蓝色可以联想到水、天空等清冷的物体,那蓝色就属于冷色系。有了对冷暖色彩感情和温度的理解,有利于学生在实际手绘效果图时,对画面色调的把握。例如暖色能烘托和渲染热烈、欢快氛围,适用于节假日的花坛及儿童娱乐场所等处理。在展示冬季或寒冷地带的春秋季的效果图时,暖色的花卉可打破寒冷的萧索,渲染热烈的氛围,使人感觉温暖。纪念性建筑及场所可以多利用冷色所特有的宁静和庄严,烘托和增加庄严肃穆的氛围等。同时,领暖色又给人距离远近不同的感觉。暖色有拉近距离的感觉,所以在手绘的画面中,近景处运用大量的暖色调,可以推近物体与观者的距离。当然冷色有退远的感觉,在展示园林手绘效果图中用于空间较小的环境边缘, 能增加空间的深远感。
  2.中性色
  中性色是与暖色相比较冷而与冷色相比较暖的颜色,如绿色、紫色。金、银、黑、白、灰在色彩感觉上也属于中性色,常用于建筑环境、园林小品、城市雕塑、护栏、围墙等。对中性色的审美理解可以上升到对中国传统文化理解的高度,中庸之道是中国人的立世之本。同样,中性色能与任何颜色调和,起协调、缓解作用。中性色相互组合,能调节出超凡脱俗的魅力。如在深浅不同的绿色植物掩映下的白色雕塑突出于人的视野。这种突出没有大红大紫的喧嚣,却有一种不卑不亢的清高。
  3.同类色
  在色环上相邻近的各种颜色,又称邻近色或邻接色。它们之间都含有少量的共同色素。如红与橙、橙与黄、黄与绿等,这种色彩组合在色相、明度、纯度上比较接近,容易取得协调。在园林手绘效果图中,利用类似色的植物组合,既能体现高低错落的空间感,又能体现深深浅浅的层次感,统一中富于变化,变化中又有统一,营造柔和、宁静的氛围。学生只有自身体会到了此类色彩组合的审美特性,才能在实际的手绘中充分利用色彩组合所产生的和谐的感情色彩,来表现静谧的林阴路旁,低语窃窃的私密小空间,远离城市的喧嚣,在柔和的宁静中让心在安详中徜徉。
  4.补色对比
  补色即是在色轮表中处在相互正对的角度的颜色,如红与绿、黄与紫、橙与蓝等。由于对比色在色相等方面差异大,对比效果醒目、强烈、突出。对于补色的运用,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确一种观念,所有的补色都不能等量运用。“红花需要绿叶配”,但红花的体量要远远小于绿叶。如果红花的体量远超绿叶的体量,那反而成了“绿叶需要红花衬”,这是最基本的色彩审美基础。在手绘图中利用对比色植物组成花坛、花柱、主体造型等,显示出强烈的视觉效果,营造出洋溢欢快、热烈的气氛。
  审美感受力培养的另一个渠道就是读画。教师应该在课程教学中安排出一定的时间对中外优秀园林设计师的各类作品重点从审美角度进行分析,并由此启发学生在实践中对自己审美感受力的培养由自发阶段进入自觉状态,这是十分重要的。一幅优秀的手绘设计作品,除了作者成熟的设计理念、娴熟的技法之外,他对整幅作品的构图、线条、色彩的独到的审美感悟也是至关重要的,也正是这些审美体验,构成了一幅作品的艺术灵魂。一些园林专业的学生,甚至参加工作以后,接触并创作了不少园林设计作品,却还不太会看画,对着图册或展览中一些也许是极常见的手绘设计作品,只因设计者的名气大,不敢忽视,却又看不出名堂。许多学生勤奋刻苦,却仍技艺平平,排除天斌因素外,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们只知道“画画”二字,不知道有“看画”或“读画”一说。学生在求学过程中,好画随时可见,看不出奥妙所在,而请求师长点拨,不就是为学习审美、欣赏吗?只有在审美、欣赏这个问题上有所提高,知道那些作品好在什么地方,也就懂得如何提高自身技能了。所以教会学生如何欣赏手绘作品,是培养学生审美感受力的另一个必不可少手段。
  在手绘教学中,我们应从技法中抓起,既要让学生做到基本功扎实,又要注意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感悟力,加强其画外修养,强化其审美感受能力,并在表现手段上适当鼓励学生进行探索。这样,学生在提高造型能力的同时,他们的审美感受能力、艺术素质、艺术语言及其创造性思维能力都能得到相应的提高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姚铭.素描教学之我见[J],青岛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第1期
  [2]聂庆娟,孟朝,陈洁.色彩在园林中的应用[M].河北林果研究,2002.9第17卷第3期
  [3]鲍时东.关于艺术设计专业素描教学的思考[M].设计教育,2004.11,总391期
  [4]宫晓滨.园林素描[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年7月
  
  作者简介:许崇强(1981—),男,山东诸城人,贵州师范大学讲师,研究方向:园林美术教学、园林设计。

园林手绘中的审美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