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作为中国传统绘画中一种特别重要的和令世人瞩目的艺术表现形式,文人画是封建社会中、后期应运而生的艺术思潮,它与时代特征相吻合。如王维、苏东坡、董源、巨然、李成、范宽、米芾、米友仁、黄公望等等,他们都将绘画作为表达主体个性与情怀的一种艺术形式,所以常在画中题诗作赋,因而,文人画都具有思想性与艺术性契合无间的特点。本文就此谈谈看法。
关键词:文学家 文人画 表现形式
何谓文人画?文人画就是画中带有文人的精神气质,含有文人的生活情趣,蕴藏文人的文化内涵。文人画的特点是不太注重在“画内”过分考究艺术的形式,而是更加重视在“画外”表现画家的感受与心声,从画内与画外相结合的整体效果上表现出文人的心怀,所以称之为文人画。
作为中国传统绘画中一种特别重要的和令世人瞩目的艺术表现形式,文人画是封建社会中、后期应运而生的艺术思潮,它与时代特征相吻合。自唐宋以来,文化艺术发展迅速,文人墨客辈出,他们大多数人过着仕隐交替或入世与出世兼而有之的生活,是封建社会中被称为“士人”、“士大夫”阶层的知识分子群体。因此,他们有着得天独厚的思维方式与表达形式,有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表现能力,有刚正不阿不随俗媚俗的道德情操,有独辟蹊径别开生面地发展中国绘画艺术的远大理想。所以,他们是当时社会中精英文化或称高雅艺术的典型代表者,如王维、苏东坡、董源、巨然、李成、范宽、米芾、米友仁、黄公望等,他们都将绘画作为表达主体个性与情怀的一种艺术形式,所以常在画中题诗作赋,因而,文人画都具有思想性与艺术性契合无间的特点。
有人曾一度认为,文人画只不过是绘画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已,是一种以水墨写意为主的画风画法而已,它在艺术上不堪考究,在表现形式上较为粗糙,缺少完美、工整的艺术造型,与传统的绘画技巧相抵触,因此不能作为中国绘画的精华部分。其实这是一种迂腐偏狭的误解,纵观中国古今名画,优秀的文人画不在少数,而且都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欣赏价值,有很大的思想感召力和情感穿透力。正因为如此,千百年来,文人画在中国的画坛上经久不衰,而且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推崇(历史上对“四王画”的批判应另当别论)。
文人画的作者们大多数为文人雅士,所以都具有良好的艺术修养和文化素质,最早推崇文人画的苏东坡,是一位很全面的艺术家,他既是著名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散文作家、“苏辛词派”的创始人,又是“宋四大书法家”之一,因此他的书画艺术,他的艺术造诣达到了文学界、书画界公认的高度。
苏东坡与别的文人画家一样,喜欢水墨竹石。其特点是在摒弃了脂粉气“弄脂调粉”的同时,常常通过水墨松竹抒发自己的感情,表达自己清高傲岸狂狷不拘的性格。他非常注重作品的精神内涵,在构思立意和笔墨技巧上进行多方面的尝试与创新,他作画“枯木枝干虬屈无端,石皴硬亦怪怪奇奇无端,如其胸中盘郁也”(米芾《画史》)。他借枯木顽石寄情遣兴,写出胸中逸气,以冲淡平和的生活方式与人生态度,傲岸于人间。他平生写下了不少的论画诗史,他崇尚“诗画本一律”,强调诗与画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联性,要求画中蕴有诗意。实际上就是文人画最显著、最有代表性的风格特征。诗与画的自然融合,相互为用,拓广拓深了作品的意境,这是每一位文人画家所追求、推崇的目标。
但是,如果把文人画仅仅理解画中题上诗、写上句,表达一下感想而已,并没有什么新奇的,这种想法是不对的。试想一下,大自然中的山山水水万木草虫,经过画家手中富于创造性的笔墨运作,赋予它们生命与灵感,使它们成为某种“人的本质力量”的代表,使它们的存在更有意义,更有价值,不能不承认这是画家们通过艰苦的艺术创作所取得的艺术奇葩,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一种创举。
诗画的结合,虽为古今不少画家在艺术实践中所追求,但在理论上作为一种创作方法和艺术境界,苏轼的功绩不可磨灭。
文人画与其它绘画种类一样,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与特点,它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发展而不断演变,明末著名书画家和美术理论家董其昌曾推崇王维为文人画的始祖,其实不然。文人画由来以久,早在汉朝就出了蔡邕、张衡等辈,虽然他们没有传世之作留给后人评说鉴赏,但据史籍记载,其作品已含有文人“超世界之思想,欲脱离物质之束缚,发挥自由之情致,寄托于高旷清静之境”。到宗炳、王微之辈,在山水画中表现画家的书画与文心的契合。所以说,文人画的美学观念与创作特征早在汉时已初露端倪,只不过作为一种大规模的艺术思潮,直至发展到唐朝王维时,才蔚然形成一代之风。
苏轼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写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庠诘之画,画中有诗。”这一名言极其精辟地阐述了诗与画之间(同时也是文学家和文人画之间)的密切关系,因而历来被当作评论诗画佳作时必用的术语。所提摩诘就是唐朝著名的诗人和画家王维。董其昌将王维推作文人画的始祖和南宗之首,三百年来影响了一代叉一代的画家,使许多的后辈画家在力求绘画与诗赋的完美结合上,学习和继承王维的诗画传统。
王维精诗善画又通音乐,史料记载说他“琴、棋、诗、画,无一不精”。这就必然地奠定了他作为文人画家所必须的条件与素质。他的诗歌留传后后世的有四百余首,其中以描写自然风光和山水田园者居多,这些诗着墨不多,意境高远,色彩淡雅,把山水诗艺术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因为画受益于诗,他的山水画造诣很高,影响也最大。他把山水诗融入山水画中,使诗与画融为一体,使其山水画具有浓厚的诗味,成为无声之涛。而且他的诗与画之间,具有共同的意趣和韵味。所以王维的画作,富有更多的诗情画意。使人们在欣赏美妙的山水画的同时,还得以性情上的陶冶和美的享受,产生精神上更多更大也更深的效益。所以,他的绘画艺术一直深深地影响着元、明、清的文人画家们。
董其昌将王维列为南宗之首,在历代虽有异议,但他一改北宋著名画家李思训父子那种极其富丽堂皇的“金碧山水”,而以水墨山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王维是一位文人,常以写诗的手法与立意作画,所以董其昌有“文人之画自王右承始”之说。
总之,王维和苏轼等不少大文学家们在中国文人画发展史和文学发展史中同时具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大文豪们对文人画的发展做出的巨大历史贡献,应当说是已属不争的事实。
綦振芳,罗敏文,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