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锦瑟》诗为李商隐自题《李义山诗集》的第一篇,诗人46岁时所作。元好问《论诗绝句》评曰:“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好,只恨无人作郑笺。”这首诗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教学审美空间,本文就此谈谈教学构想。
关键词:《锦瑟》 文化 意象
一篇《锦瑟》诗,一道千古谜。《锦瑟》诗为李商隐自题《李义山诗集》的第一篇,诗人46岁时所作。元好问《论诗绝句》评曰:“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好,只恨无人作郑笺。”这正如《玉溪生诗集笺注》中说:“吐词含味,如臻神境,令人知其意而不敢指其事以实之。”“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宫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花,言有尽而意无穷。”这也正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教学审美空间。
一.以历史文化激发“情”。
人之有情,毋庸回避,人情之美,更需留恋。上溯至《诗经·关睢》“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咏赞了男女相恋相悦之情。《诗经·邶风》“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男女之情演化为生死之约。《古诗·上邪》“山无棱,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用五种不可能发生的自然现象,唱出了长相厮守的执着。宋秦观《鹊桥仙》“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阐释了对爱情的忠诚,超越时空。再至元好问“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更让人百感交集、愁肠寸断。就是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鲁迅先生也毫不回避一个情字,“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大丈夫更是要有情有意,方能有血有肉。回望历史长空,讴歌男女真情的诗篇,如河汉星辰,而当代中学生又何尝不该在文化长河畅游一番?
二.以坎坷经历孕育“情”。
李商隐一生政治品质可谓热血心肠和骨鲠气节,生活品质可谓“至性至情”,李商隐虽为皇族后裔,但生不逢时,坎坷曲折,抑郁而终。年轻时,相识了一位美丽的洛阳富商之女柳枝,柳枝读李商隐《燕台诗》而真情相恋,主动相约,但李商隐的爽约造成柳枝被达官收为小妾,终生不得相遇而让李商隐抱憾一生,他的初恋之情可谓是痛苦的。不久,玉阳山访道,邂逅了陪公主学道的宋华阳姊妹,两情相悦,佳诗赠情,写下了很多《无题》诗篇,如“相见时难别亦难”、“昨夜星辰作夜风”,但是道德礼教的桎梏,让他们有缘相恋,却无果而终。二十六岁时,李商隐入泾源节度使王茂元幂府,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时李商隐与王家七小姐订婚,正月初五走进了新婚的洞房,贤淑温婉的妻子不仅是李商隐的红颜知己,更是李商隐的生活伴侣,她安慰了李商隐人生飘零的痛苦,抚慰了李商隐官场浮沉中生的创伤,两情相知,千里问讯,“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相守十年却先离李商隐而去,李商隐思之切,恨之深,守之贞,每到七夕,仰望星空,写诗投赠,终生不续,痛苦抑郁,直至终生,至情至性,可佩可叹。这难道不是留给我们更多鉴赏《锦瑟》的时空吗?
三.以意象解读品味“情”。
《锦瑟》一诗,用典深而曲,意象多而隐,形成了该诗委婉曲折、精深细腻之风格,鉴意时当以诵读为主,适时指导学生寻典故、找意象、品意境、味情理,结合商隐一生,想象开去,鉴赏才至佳境。
全诗用了“庄生晓梦”“望帝啼鹃”“鲛人泣泪”“暖玉生烟” 等典故,而意象意义的多元解读恰好构成了典故的多义性格诗歌意境的朦胧美。首联:锦瑟喻美好年华,以琴弦断裂喻发妻去世;五十弦喻人一生;无端,无来由,让人好不恼也,好不苦也。颔联:晓梦,美好、虚幻、短暂,乃生至寄托也;春心,悲凉、真诚、长久,乃死之哀思也;蝴蝶,喻庄子自由之心;杜鹃,显望帝执着之情。颈联:沧海,渺远而不可及也;蓝田,深邃而不可测也;明月,相恋之心;暖日,提携之望;珠,思情之美;玉,怀才之欣;泪,永别之痛;烟,希望之幻。意象意义的重组,意境更显曲婉精深,因而,庄生晓梦的浪漫神奇令人神往,“望帝啼鹃”的悲凉倍感离别思念之深,“鲛人泣泪”说尽思情之美,思亲之痛,“暖玉生烟”道尽埋没之憾,才美之欣。说不尽的爱情、亲情、生活、事业,亦真亦幻、亦虚亦实、亦长亦短、亦生亦死、亦悲亦喜,水月镜花,尽显朦胧凄美。
四.以拓展阅读领悟“情”。
读诗至此,还需锦上添花,让我们读读《无题之三·昨夜星辰昨夜风》就能品悟到李商隐“情”之高雅。首联回想往事,昨夜幸福生活历历在目,回忆让人刻骨铭心;颈联场面描写,送钩射覆,游戏热烈,酒暖人心,烛灯泛红,心情欢畅无比。尾联叙事抒情,但朝鼓催人,嗟叹应差的无奈;浮生转蓬,感叹半世的飘零。诗中诗人不仅述出一夜欢娱之乐,恨短之苦,更可贵是颈联“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道出了古今理解爱情、体验幸福的哲理,诗人虽有不能比翼双飞之忧,却能感受心灵感应、情意契合之乐,与秦观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有异曲同工之妙。
赵开植,四川省万源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