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细细品味唐诗,你会发现很多表面与爱情无关的唐诗,背后都隐藏着一个或凄美、或哀婉、或团圆的爱情故事。其中的情诗演绎出两种模式,一种正面描述,另一种迂回描述。本文试就此谈谈看法。
关键词:唐诗 爱情故事
作为古典诗词登峰造极的唐诗,如果细细品味,你会发现很多表面与爱情无关的唐诗,背后都隐藏着一个或凄美、或哀婉、或团圆的爱情故事。其中的情诗演绎出两种模式,一种正面描述,另一种迂回描述。世事如此无常,爱情无端受伤,原来千百年前的古人的爱情远比今天网恋、闪婚、劈腿以及没完没了的见异思迁来得健康!
走迂回路线的情诗,读起来貌似与爱情风马牛不相及,实则内藏玄机,一旦解读其中的爱情内幕,百感交集之余,定会发出一声沉重的叹息!我们先看《全唐诗》崔郊的一首《赠婢》:“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单看诗面,与爱情没有丁点关系,但是解读完“绿珠”和“萧郎”后,便感觉与爱情略略搭界。绿珠本是西晋富豪石崇宠爱的一个歌姬,萧郎指梁武帝萧衍,此公年少时风流多才,深得女子爱慕,唐诗中用萧郎借喻风流才子。诗作者崔郊本是唐代元和年间的秀才,除诗情才华外一贫如洗,父母无力供他读书,只好依附远在襄阳的姑母。姑母有个非常漂亮的婢女,爱慕崔郊才华,先是眉目传情,接触时间日久,干脆以身相许。有段时间崔郊回乡省亲,半年后返回,得知姑母已将此婢卖给当时的大司空襄阳公于頔,于頔是襄阳最高军政升官,素闻此婢艳名,以高价将其买走。崔郊对美婢思念不已,却又无可奈何,只好整日长吁短吧。第二年寒食节,美婢回家祭拜,崔郊骑马等在柳树下,一见美婢,“马上连泣,誓若山河”,发誓今生今世要与她生死与共。分手时,崔郊作《赠婢》诗一首。这里的绿珠、萧郎实指婢女和崔郊自己。美婢拿着写上诗文的手帕回到府邸,每每展读,珠泪暗垂。后来,这方手帕被一个嫉恨崔郊的人得到,拿到于頔面前告密,要于頔惩治崔郊。于頔派人把崔郊唤到公府,握着他的手说:“‘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原来是你写的啊,为什么不及时告诉我?”当即把美婢送还崔郊,得知崔郊家贫,另送一批妆奁让二人成婚。
唐代是一个文学异常兴盛的朝代,不仅男人多具诗才,女子也不甘后尘,在对爱情的追求上,出自闺阁女子的情诗丝豪不比男人逊色,比如唐人孟启《本事诗》中记录的二首《章台柳》,背后就隐藏着盛唐诗人韩翊与柳氏悲欢离合的爱情经历。和崔郊一样,号称“天宝才子”的韩翊也是一贫如洗,不得不到好友李生府里混饭。李生有个姓柳的歌姬,不仅相貌出众,而且颇富文采,每次都主动要求演唱韩翊的填词,二人渐生好感。李生看出韩柳二人的情愫,便做主将柳氏嫁给韩翊。巧的是,成婚那天,恰值“安史之乱”爆发,韩翊接到通知,节度使侯希逸招他从军,当天下午即随开拔,一去就是三年。战乱期间,音讯断绝,等不到韩翊的任何消息,为了表明自己的忠贞,柳氏不得已削发为尼。韩翊回到长安,思念甚苦,作《章台柳》一首差人送到寺庙试探柳氏。诗曰:“章台氏,章台氏,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诗中提到的“章台”,即当年长安乐游原上的章台街,因大街两旁遍植垂柳,西出长安的人在此折柳赠别,“章台柳”代称“离别之情”,诗中暗合柳氏的姓氏,与后面“也应攀折他人手”连在一起,是试探柳氏三年离别,有没有移情别恋。柳氏接诗,不胜感慨,当即回诗首,让送信人带给韩翊,诗曰:“杨柳枝,芳菲节,可恨年年赠离别。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意思是说,杨条柳枝最恨春天与心上人别离,秋天已经来了,你不来迎娶我,谁来攀折我这枝柳呢?天论意境、情感,都强于韩翊那首。后人被这段经逢离乱始终不渝的爱情感动,更被柳氏的才情感染,遂将《章台柳》定为词牌名,也将他的爱情故事定格在古典诗词里,以此祝愿有情人无论经受多少挫折,永远都能成为眷属。
类如柳氏这样才情四溢的唐代女子,数目一定非常惊人,只是因为古人尊女卑的礼数甚严,史书不载罢了。至于主动追求爱情的女人,更属于冒犯男权统治的社会,不仅她们的名字要被打入地狱,她们优美的情诗也被彻底抹杀,传下来的可谓凤毛麟角。明代彭大翼著述的《山堂肆考》记载了一首唐代“红叶情诗”——唐僖宗时期,参加完秋闱的诗人于祐住在皇宫附近,等待放榜。一天傍晚,他散步到御沟边,正是“西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的深秋,于祐看见从皇宫流出来的废水上竟然浮着一片红叶,捞上来一看,上面用眉笔写着一首小诗:“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于祐一时兴起,也找来一片红叶,写了“深宫叶上题红怨,付与清流欲寄谁?”跑到御沟上流入口放进去。两年后,宫里外放宫女三千,悉数拨给王公大臣做家姬,而此时的于祐已经成为丞相韩泳的谋士。有一次为了奖赏于祐办事得力,韩泳将一名叫韩翠苹的外放宫女送给他做妻子。完婚之夜,韩翠帮于祐整理箧笥,发现夹在书里的红叶,大吃一惊,二人拿出各自珍藏的红叶,真是造化弄人——题诗人原来就是新郎新娘!
唐诗中绝美情诗数量不菲,唐人情诗背后的故事也并不是都以大团圆结局,而只要我们细品其中的几首代表作品,也已令你震撼心动,感概不已,惊叹唐诗背后隐藏的登峰造极的经典情爱故事。
池文清,河源市广播电视大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