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随着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外来词已在许多语言中成为影响巨大的文化现象。英语作为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国际语言,其词汇中包含许多的外来词。本文从语言与文化关系的角度,浅析英语中外来词的发展。
关键词:外来词 萨皮尔·沃尔夫假说 文化冲击
外来词也称为借词或外来语,是指一种语言从其他语言中借来的词汇。要精确计算英语中的外来词数量几乎是不可能的,很多外来词在历史长河中融入英语词汇并早已被认为是英语的词汇。[1]词的借用是一种语言现象,同时,它与社会文化关系密切。
语言与社会文化的关系一直都是社会语言学所争议的话题。什么是文化?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什么?根据古迪纳夫(Goodenough,1957:167)著名的定义:“一个社会的文化是指为了在社会中以其他成员可以接受的方式活动并按照他们认同的角色行事,人们必须具有的知识和观念。”[2](261)文化是所有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集合,它的发展不可逆,具有历史连续性,它的载体是语言。语言可以体现出社会文化历史,社会的自然环境、生产劳作、民俗习惯、宗教信仰、历史典故等。文化的连续性也是通过语言活动实现的。学者邓炎昌认为“文化是指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信仰、习惯、制度、目标和技术的总模式。它是一个社会的整个生活方式。”[3]语言受文化的影响,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与社会文化同步发展。外来词的产生有历史的必然性,同时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首先,随着各民族间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的频繁,随着移民和战争等各种接触,各民族必然进行语言的接触,外来词便是这种接触的历史产物。其次,外来入侵以及英国自身贸易的发展使英语到达了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同时也使许多外国语中的词汇进入英语中。最后,作为表音文字的英语,它的语音和语法系统较为完备,而词汇的构成随意性较大。英语对外来元素具有较强的包容性与适应性,这也是英语词汇得以丰富的原因。
有学者认为英语中有大约80%的词汇都来源于别的语言。英语外来词之所以难以计算数量,是因为在漫漫的历史长河里,它们已经融入英语,成为它的一部分。它的几个主要来源是德语、法语、拉丁语以及希腊语。
英语与德语渊源颇深。英语发端于三支日耳曼小部族所使用的方言一一西日尔曼语。它与德语同属于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的西日耳曼语支。两者本就相似,某些单词的拼写和意义相同,如:winter,star,sand等。有些词拼写不同,单发音和意义都相同或相似,如:lack与德语中的lak,plunder与德语中的plundern(掠夺);还有一些反映社会生活方面的词,如;Fahrenheit (华氏温度表),来源于德语,以德国物理学家Gabriel Danied Fahrenheit的名字命名,pretzel(一种脆饼干),stein(啤酒杯),sauerkraut(德国泡菜的一种),frankfurter(法兰克福香肠),hamburger(碎牛肉,牛肉饼,汉堡包)等。
英语借用法语的第一个高峰期始于1066年法国诺曼底登陆。法语成为英国的官方语言,政府、法庭、学校等社会机构都必须使用法语。这种情况延续了三百年之久。这一时期法语和英语在语音和词汇拼写上进行了充分地融合,往往找不到借用的痕迹。政治方面,如state(国家),government(政府),king(国王)等;社会生活方面,如:fashion(时尚),habit(习惯),coat(上衣)等。十九世纪法语融入英语的词汇以文学、外交及饮食方面的词汇为主。如:renaissance(文艺复兴),literature(文学),menu(菜单)等。近代借用的这些词大多在读音和拼写方面保留着法语的特点。如:fiancée(未婚妻),Madame,chargé d'affaires(代办)等。
随着基督教传入了英国,大量反映宗教和宗教仪式的拉丁语传入英语。如:pope(主教),priest(牧师),gospel(福音)等。这类词的借用与宗教文化的传播息息相关。
英语从希腊语借用的主要包括科技专门术语和神话故事的习语。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弗斯有不少医学文献,是西方医学的鼻祖。因此英语中有许多医学术语源于希腊语,如:cardiology(心脏学),heliosis(中暑),stethoscope(听诊器)等。其他如:Pandora’s box(潘朵拉的盒子),the sword of Damocles(达摩克利斯之剑),Helen of Troy(红颜祸水)等。
外来语的存在不只是单纯的语言现象,也是一种社会和文化现象。正如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萨丕尔所言:“一种语言对另一种语言最简单的影响是词的‘借贷’。只要有文化借贷,就可能把有关的词也借过来。”[4]
关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通常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语言结构决定使用者的世界观;另一种观点则不那么咄咄逼人,认为语言结构并不决定世界观,但在说某种语言的人采用什么样的世界观方面,仍然有极其重要的先决作用。现在提及文化的和语言的关系时,人们通常会把语言结构影响世界观的看法和萨丕尔及沃尔夫联系在一起。萨丕尔承认语言与文化有密切的关系,他认为两者密不可分,如果不懂得其中一方面,很难去谈另一方面。沃尔夫深化了该观点,进一步认为语言是先决机制,及语言会决定文化。笔者则认为语言受文化的影响,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会影响文化。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
文化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东西,包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往往需要通过语言表现和表达。外来语的产生正是文化冲击的结果。英语中外来语可以满足英语同别的语言之间互通文化的需求。文章第二部分列举的英语中的外来词正是文化需求的体现,借用以上的词是为了政治目的,满足日常生活的需求,传播文学知识的目的。另一方面,这些英语中的外来词失去了支撑它的文化背景,便会渐渐退出人们的日常交流。如:yamen(衙门),taipan(大商行的总经理)和Toumingdu(透明度)等。可见外来词的产生受文化冲击的影响,它的使用也与其依存的文化息息相关。
根据沃尔夫的观点,语言会筛选或者过滤现实;它决定说话人怎样感知和组织周围的世界,包括自然的和社会的。因此,你所说的语言帮助塑造你的世界观。它对你的体验做出界定;你并不只用它来汇报体验。它是中立的,但起过滤作用。[5]外来词借用时往往附带它本身的文化含义,这种文化背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或决定使用者的行为。
吸收外来词是语言发展的趋势, 是丰富本民族语的一种手段。随着世界文化交流的发展, 语言之间相互借用现象越来越频繁。英语中的外来语是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源于不同文化间的交流。语言在劳动中产生, 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化发展, 以满足日益丰富的社会生活的需要。不同的地域往往呈现出不同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差异往往透过语言的差异来体现。不同地域间要进行文化交流,必然需要语言的延伸和词汇的扩展。外来词正是这一社会现象的产物,它是文化的载体。从语言自身的发展来看, 语言交际功能的日益扩大, 必然推动语言结构的不断更新变化, 具体表现在词汇上的扩展较为明显。
英语中的外来词来自不同的语言,内含的文化因素丰富,包括战争、文化革命、宗教改革、地理发现、航海冒险等等。外来语反映了不同文化联系,系统地了解英语外来词汇.也能从侧面了解多种语言文化,更能有助于进行语言文化交流。然而过多的文化内涵使得英语学习者在理解和掌握这些外来语时产生理解困难。因此学习英语中的外来词时,理解和掌握它们的文化背景是关键。(本文是榆林学院校级教改项目《英语外来词分类教学研究》成果)
参考书目:
[1]常漪、徐庆宏.英语中外来词的教学原则.考试周刊.[J],2010:4
[2]罗纳德·沃德华.雷红波(译),社会语言学引论(第五版)[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
[3]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年
[4]陈原.社会语言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3年
[5]E.Sapir,Language.[M].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1921
常漪,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在读,榆林学院外语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文学与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