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 2011年第2期 ID: 151149

[ 李宝峰 文选 ]   

《所罗门之歌》中彼拉多.戴德的形象分析

◇ 李宝峰

  内容摘要: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历来十分关注黑人女性的社会地位和处境,即使在《所罗门之歌》这部以男性为主人公的小说中,作者也为我们成功的塑造了彼拉多·戴德这个黑人女性的形象。本文从名字的由来及其寓意,人物的魔幻主义色彩,成长引路人的角色以及飞翔模式等几个方面对彼拉多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托妮·莫里森 《所罗门之歌》 魔幻色彩
  
  一.彼拉多的人名来由及其寓意
  在《所罗门之歌》中,彼拉多·戴德(Pilate Dead)是奶娃的姑姑,也是众多女性人物中一个不同凡响的人物,她一出生便没有肚脐。彼拉多光滑的肚皮让我们想起了人类的始祖———夏娃,所以她被认为是伟大母神的化身,具有非凡的能力。彼拉多这个名字所蕴涵的多层意义使她成为作者刻画得最成功的女性之一。首先,这个名字来自一个圣经典故。在圣经中,彼拉多是一个杀害耶稣的凶手,而在这里,彼拉多则是黑人妇女的领袖,黑人社区的灵魂指引者。这实质上象征了黑人女权主义者对白人男性占中心的文学传统和种族主义社会传统的一种挑战。书中的彼拉多正如她的名字所提示的那样,就像是大树一样庇护着自己的民族文化。其次,Pilate还是Pillar(支柱,强大支持者)的谐音,是Palliate(减轻,缓和疼痛或疾病)一词的词形近似字。彼拉多确实像柱子一样保护着她的种族,特别是自己民族的妇女,抚慰并缓和她们的苦难。再次,Pilate还是Pilot(飞行员、领航员)的谐音。作为领航员,她是黑人社区学习传统文化习俗的导师和引路人。正是她指引了奶娃找到梅肯家族的历史,甚至是整个黑人民族的传统文化。
  
  二.彼拉多的魔幻主义色彩
  小说里有多处事实证明彼拉多绝非凡人。她母亲在她出生之前便已死亡,她在毫无外力的帮助下,自己从母亲的子宫里爬了出来。更奇怪的是,她竟然没有肚脐,正是由于缺少了肚脐,使人们确信她不是按正常渠道降生到这个世界上的人。彼拉多的确有超人的魔力,她天生就会排忧解难,别人制服不了的醉汉她能制服,别人解决不了的争斗她能解决。她可以与死人交流,时常见到她死去几十年的父亲,并聆听他的教诲。她没有文化,但对圣经的诗句与篇章却能信手拈来,熟练运用。
  
  三.彼拉多的成长引路人的角色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每个人的成长都会受到一些人的影响,这些人从正反两面丰富着主人公的生活经历和对社会的认识。《所罗门之歌》中的彼拉多是在知识和道德上接近于完美的引路人。首先她有深沉、宽广的爱心。正是她的爱滋润了她嫂子的心田,保护了侄儿,更为重要的是教育影响了奶娃,为他最终的成长指明了道路。其次是她质朴、自然。她身上较多地保留着黑人民族未经雕琢的特点。再次她是一个意志刚强的人。
  
  四.彼拉多的飞翔模式
  《所罗门之歌》尽力回避美国社会“种族的沙文主义和无耻的泛爱主义”,在作品中,这种态度的两极是由第三种价值观的代表彼拉多来调和的。彼拉多作为黑人文化的守护者,用“民族激情”的观点影响着奶娃的精神。彼拉多在父亲老麦肯死后经历了一次飞翔,她的飞翔是一种追寻精神自由的飞翔,是一种已经接近完美的飞翔模式。她继承了与父亲在“林肯天堂”生活时与大自然的密切关系,以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来界定自我。她是“自然之女,没有母亲,她被自然所哺育,成了独特的领路人。”作为黑人文化的守护者和保护者,她参与了给予奶娃生命的过程,并且是第一个给奶娃讲述“林肯天堂”的人,使奶娃第一次觉得与人交往的乐趣。她常唱着“甜大哥飞走了”的歌曲,在潜移默化中给奶娃灌输黑人文化的碎片,使奶娃能够在以后的飞翔中得以把所有记忆中的碎片连成一个整体,也使奶娃终于理解了彼拉多的精神高度:“甚至无须离地,她即可飞翔。”彼拉多的自由、自信使她成为作品中的一个极精彩的角色,她的作用,确切地说是辅助奶娃飞翔的主要角色。
  
  李宝峰,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讲师,主要从事学前教育专业(双语方向)综合英语课程的教学与研究。

《所罗门之歌》中彼拉多.戴德的形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