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在现代诗歌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就应当放手让学生自己去体悟品味诗歌语言,描摹意境。从而实现新课标所提出的注重学生对诗歌的阅读领悟,关注教学中学生的创造性和主体性的提升,使学生通过阅读,品味体会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鉴赏诗歌美的语言、美的意象、美的意境。
关键词:诗歌 阅读 意境
现代诗歌在语言、感情、意境等方面与现代生活合拍,容易引起读者心灵的共鸣。而这正是培养学生学习现代诗歌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搞好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因此,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现代诗的兴趣点,巧设课堂导入,创设最佳的学习氛围。例如,在学习《诗人谈诗》时,可以这样设计导入语:电影《死亡诗社》中基丁老师曾如是说:“写一首诗,就是抒发一段感情,表达一种思想,展现一种人生;而读一首诗,则是进入一段情境,品味一份哲理,感受一种人格。”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首题为《一个深夜的记忆》的诗歌,也许我们会“进入一段情境,品味一份哲理,感受一种人格……”其次要抓住契机,让学生认识诗歌的本质。例如,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国诗坛涌现出大批和地震有关的诗歌,其简洁、生动、迅速、情感集中、表达畅快的特点被更多人所青睐。此时,教师可以把那些发自肺腑、直抵心灵深处的诗歌及时推荐给学生,使学生认识到:诗歌的本质是情绪和情感的抒发,充沛的感情是诗歌的灵魂,只有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紧密相连,才能创作出富有感染力和生命力的作品。另外,在语文教学中适时开展现代诗歌创作尝试,可以放飞学生心中梦想。因为“每个青少年本质上都是一位诗人。”写诗,可以让学生的创造力得到激发,文学素质得到综合提高。教师可以采用改写、仿写和自由创作等方法,激发学生创作诗歌的激情。例如,让学生仿写冰心的《墙角的花》这类小诗,学生的写作意识被充分调动起来,描绘心中的独特感受与绚丽多姿的世界,思维的触角延伸到生活的四面八方。
当现代诗歌逐渐成为中学语文教学中一个不可忽略的方面时,我们在教学中就必须把握现代诗歌的丰富内涵,并以此为教学重点,这不但有利于广大师生进一步了解现代诗歌的显著特点,而且有利于促进现代诗歌在整个语文教学中的不断研究,尤其能为中学阶段加强现代诗歌教学提供一个更加广阔的思路和前景。在现代诗歌教学,教师要让学生深刻认识诗歌的内涵,让学生感到现代诗歌有“形”可感。首先,教师要让学生知人论世,感悟诗情。知人论世即了解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教师可以引导采取学生课前查找收集相关背景资料,课堂上展示交流等方式,指导学生阅读现代诗歌。例如,鲁藜的《一个深夜的记忆》初读不大好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其写作背景正值抗日战争的艰苦阶段,这样诗的主旨就清楚了,同时教师在学生朗读重音、语气语调、节奏把握,表情达意到位等方面细心指导,通过范读、配乐朗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营造吟诵的氛围,从而让学生寻找导与作者心灵共鸣的契合点。其次,指导学生领会现代诗歌丰富意境,深化意蕴。诗歌创作是“立象以尽意”,阅读理解应该通过意象领会其情意。例如,《一个深夜的记忆》中先后出现的意象有月光、阳光、深夜、风、月亮、黎明、河岸、山影、流星以及抒情主人公,这一切构成了如画般的美丽意境。教师应引导学生展开想像,运用生动的语言,创造性地描述诗意,丰富意境,体会诗歌营造的宁静而深沉的意境,使学生认识到:诗歌描写的是月光下的美景,但目的不是表现景物自身的美,而是借以抒写盼望长夜结束殷切期待光明的乐观情怀。
现代诗歌是诗人对生活的艺术再现,是最精粹的文学形式之一,因此现代诗歌教学也就相应地成了一项富有创造性的工作。讲好一首诗是一种艺术创造,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提高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发挥独创精神,不断在教学上进行探索、改革,让现代诗歌教学逐步走上科学化、艺术化的轨道。
马岽丽,河南汝州市第一高级中学教师。